医生轶事:100篇从医背后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0.介入放射学界的“帅哥”

施海彬

他觉得自己并不聪明,而是好学。他在南京的生活大致就是看书与写书,似乎天天乐在其中,他从小追求上进,不甘落后,骨子里就是这模样。在他下一辈的人看来,他没有业余爱好,没有业余生活,而他自己的感受则完全不同,工作就是生活,忙着就是快乐,哪一天不忙了就觉得麻烦大了。他就是江苏介入放射学界的开拓者,我院原放射科主任李麟荪教授。

目光敏锐

对国内外的先进介入技术,李教授有敏锐的洞察力。从20世纪80年代的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布-加综合征球囊扩张、经皮胃造瘘、肾造瘘,到九十年代的TIPS、管腔内支架置入术,他均不放过。近十年来更是在国内首先引进了鼻泪管支架术治疗溢泪症、Straub血栓消融术治疗下肢动脉阻塞(并在国际上首先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与急性肺栓塞)以及分体式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与腹主动脉瘤。

实事求是

他最近正在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系列书之一《介入放射学——并发症》,这是国内第一本介入放射相关的专著。在各种会议上,李教授经常将自己的“丑事”亮相,以期让其他人吸取教训,能让他说好话实在不易。他对自己要求极严,对学生也如此,一些该讲好话的场合偏要说些与气氛不相称的“逆耳”之言,但是却切中要害。

言传身教

很多介入放射学界的同行偶遇李教授时自称是他的学生,其中部分李教授根本就不认识,他们都是读了他于1990年出版的《临床介入放射学》一书起步的,其中不免有恭维的成分,但主要还是受助于此书的实用性,是一本极好的启蒙教材,读者看了书上的基本知识就可以起步操作了。1994年他又出版了《临床介入治疗学》,随后更是相继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介入放射学——非血管性》及《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均成为经典教材。李教授外出会诊时耐心地给当地医生传授技术,从不保守,带学生时手把手,陪吃射线,从不后退。

碌碌有为

要在南京找到李教授并非易事,除非他“到南京出差”,他像一只勤劳的花蝴蝶,整天飞来飞去忙着开会与会诊。国内许多会议常邀请他,放射介入学界的人经常尊称他为“镇会之宝”,他所讲的内容都是前沿的、实用的介入放射技术。虽然已过古稀之年,他仍经常忙于全国各地的会诊,并指导临床操作。

追赶潮流

生活在这个时代,他觉得应该好好珍惜。他50岁学英语口语,出国一年多“镀了金”;65岁学用电脑写文章、写书、制作多媒体;70岁学驾车,拿到驾照时距法定年龄期限差44天,不知是否是国内的最高年龄记录;开车也很“野”,拿到驾照后一个月便只身一人开到宁波、温州,偏不要人陪,其逻辑是“牺牲不搭别人”。最近李教授还鼓动他的介入放射界哥们欧阳墉与程永德等学车、学游泳。

永葆青春

科室内的年轻医生很喜欢“带他玩”,因为他幽默风趣,没架子。他心态很年轻,大家也觉得他很有趣,他是“孩子王”,没他不热闹。在最近的一次聚会活动中,经过年轻人的严格评选,他光荣地当选为“最佳肌肉男”。他经常坐在他的车里探出头问:“你们谁要搭我的车?”马上就有一群年轻人争着上车,这时他手握方向盘,微笑着,那模样,帅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