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研究新进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一节 概 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指生殖内分泌紊乱与代谢异常并存的综合征,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是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临床常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高雄激素症、卵巢多囊样表现等,同时可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成为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PCOS在生育年龄妇女占5%~10%,在无排卵性不孕中占30%~60%。我国育龄人群PCOS的患病率为5.61%[1]。对PCOS的病因迄今未明,可能是多基因遗传基础上环境诱发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有终生发病的倾向。治疗以生活方式调整为主,药物治疗代谢并发症,合并不孕症者可借助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PCOS的特点之一为多基因遗传,种族异质性很大。PCOS有明确的家族聚集性,呈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迄今为止,仅国内学者陈子江针对我国北方12省份汉族人群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并成功发现了3个强易感性位点,定位于染色体2p16.3、2p21和9q33.3,分别与黄体生成素基因、促卵泡激素基因及甲状腺腺瘤相关基因等的直接编码或调节有关,同时胰岛素受体基因也显示了较强的相关性[3]。随后,一些国外学者通过候选基因法对上述3个位点进行了重复实验,发现欧洲PCOS患者与亚洲患者差异颇大,这也提示了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之间,PCOS的遗传异质性是不容忽视的。此结果对于PCOS的遗传病因学研究至关重要,但目前仍然未发现对PCOS起决定作用的基因。

PCOS的另一特点为环境诱发。某一易感基因的外显率会很大程度地受到外界的影响,许多影响免疫系统的环境因素如饮食习惯和致病微生物感染等,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PCOS的发病。研究揭示,PCOS的发病可能通过交感神经引起卵巢病变[6]。环境因素还包括抗癫痫药物、地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而且因工作、学习压力加重,及环境污染加重,PCOS的发病时间提前[7]

PCOS还有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特点。生殖内分泌系统:月经稀发,LH异常升高,卵巢多囊改变,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可出现痤疮、多毛;消化系统: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可出现超重或肥胖;神经系统:高血压,不同程度地出现失眠、焦虑、信心不足、压抑、易怒、感觉困难重重、神经性厌食等精神症状[8],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老年时易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

1935年Stein和Leventhal在美国妇产科杂志发表论文,报道了7例双侧卵巢多囊性肿大病例和卵巢的病理学所见。这些病例的临床症状是:①无月经或稀发月经;②不孕;③男性型多毛;④肥胖等。双卵巢多囊性增大和上述临床表现被称为是Stein和Leventhal综合征。此时的Stein和Leventhal综合征的诊断还没涉及体内内分泌环境的变化。1957年Keettel首先发表了用生物学测定法测定了11例PCOS患者尿中的黄体生成素(LH),结果10例LH值均显著增加。进入1970年,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放免测定法问世,人们测定PCOS患者的结果是LH显著增高,FSH处在正常范围,LH/FSH比值为3。1970年以后血中雄激素测定方法建立,人们测定发现一部分PCOS病人的睾酮、雄烯睾酮、脱氢表雄酮升高。1974年明确了由于LH升高使卵泡膜细胞增生,雄激素分泌增加。PCOS患者约50%硫酸脱氢雄甾酮分泌增加,而该激素只能由肾上腺产生,因此提出了肾上腺参与了雄激素过量分泌的观点。早在1980年,Burghen等就已经报道了在一部分PCOS患者中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现象。一般认为,雄激素血症不是胰岛素抵抗的原因,而相反高胰岛素血症可能通过刺激卵巢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或抑制肝脏产生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而助长了高雄激素血症。综上所述,Stein和Leventhal综合征最早指的是卵巢肿大和相应的临床症状。随着激素测定方法的进步和对PCOS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垂体激素、性激素、胰岛素等在诊断中的价值。由于各临床专家研究角度不同,对激素测定结果解释的差异,近年来亚洲学者发现该类病人的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激素水平)、卵巢改变存在着极大的种族差异。

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PCOS的患病率与人种不同有关。目前大多数研究是在白种人或高加索人中进行的,按 1990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诊断标准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较多,结果显示PCOS患病率如下:一项美国东南部研究调查了227名在一所大学就业前体检的妇女,PCOS的患病率为4.0%,其中黑种人和白种人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40名无选择性的育龄妇女(黑种人占50%,白种人占38%),患病率为6.8%,白种人和黑种人的患病率没有显著差异[10]。为了更好地了解PCOS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我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开展了大样本、多中心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了10个省市的16 886名社区育龄妇女,15924人完成调查,调查遍布152个城市社区和112个农村社区,得到我国社区人口PCOS患病率为5.6%,按其高雄激素症(H)、排卵障碍(O)和卵巢多囊样改变(P)进行亚型分型诊断,得到 19% H+O,37% H+P,15% O+P 和29% H+O+P 的发病特点 [1]

中医古籍中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名记载,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疾病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