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痹证
经筋病的诊断均为“痹证”。“痹”字源远流长,为较早的医学文字之一;“痹”作为病名,首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最早对“痹证”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在《黄帝内经》中,涉及“痹证”的章节或字句达40余处,其中还有专题论述两篇:《素问·痹论》和《灵枢·周痹》。从中可以看出:“痹”字的含义十分丰富,“痹证”的分类也比较繁杂,“痹证”包括的范围更是广泛。
“痹”字在不同的语句中,有不同的含义,它既可以表示病名、症状,又可表示病机和体质等。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此处是指病名。《素问·痹论》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此处是表示症状之意。《素问·痹论》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此处则有病机之意。《素问·逆调论》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对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水中出。”此处则是指寒胜体质。
“痹证”的分类比较繁杂,病名众多。按病位分类的有“五体痹”,即:皮痹、骨痹、筋痹、肌痹和脉痹;按脏腑分类的为“脏腑痹”,有“五脏痹”和“六腑痹”;按病邪深浅分类的有“浮痹”和“深痹”;按病势迟速分类的有“暴痹”和“留痹”;按病因特点分类的有“痛痹”、“着痹”、“行痹”、“热痹”等。经筋病的诊断在《灵枢·经筋》中均为“痹证”,则是按季节进行分类的,也是“痹证”的一种分类方法。
诸多的分类方法,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临床上治疗痹证,应根据症状特点确定病因,以辨清疾病的性质,再确定病邪所在的部位,以辨清病位,然后依据病势的迟速和受邪的深浅,决定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痹证”包括的病种比较广泛,是人体正气不足,遭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产生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变形,或累及人体内脏的一类病症的总称。
根据中医“痹证”的主要症状特征,“痹证”与现代医学的诸多疾病有一定程度上的对应关系:
风湿热——热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行痹;慢性纤维炎——着痹;类风湿关节炎——痛痹;硬皮病——皮痹;多发性肌炎——肌痹;大骨节病——骨痹;强直性脊柱炎——肾痹;颈椎病——颈肩风、项痹。
刃针治疗的痹证,目前主要是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的肌痹、筋痹、痛痹、着痹、行痹、骨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