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针疗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经筋

《灵枢》与《素问》共同构成中医经典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灵枢经》共12卷,81篇,内容十分丰富;详述了中医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脏腑生理、病理,病症、诊断及治疗等,该书创立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和针法原理,成为中医理论和针灸学发展的核心,有关针灸方面的论述,尤为丰富而深奥,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始终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灵枢经》专立“经筋”篇,其与“经脉”篇相映对举,其在书写风格、主病、治则诸方面均分别对应描述,充分体现了“经筋”与“经脉”的独立地位和各自的相应学术体系和应用范围。

“筋”字从竹、从力、从月(肉)旁。从竹,竹者,节也,说明为筋之物有竹节样的外形变化;从力,力者,效能也,说明为筋之物在竹节样外形变化的同时,可以产生力量;从月(肉)旁,月者,肉也,说明为筋之物是肉性组织。在人体中,可随人的意志伸缩变形、产生力量,并可牵拉肢体产生相应活动的组织,非骨骼肌莫属。所以,狭义的筋,是指骨骼肌;而广义的筋,则是指包括肌肉的腱、腹在内的,筋膜、韧带、神经、血管、软骨等一切软组织的总称。

传统中医学中,“筋”有以下诸种:尽筋(指肌末端的腱)、膜筋(片状的肌肉,或包绕在肌肉外层的筋膜)、宗筋(诸筋总汇的粗大处,即多条大筋汇聚而形象高突、刚劲有力的肌肉;另是指髋腹腰背之大筋,如腹直肌、髂腰肌、竖脊肌)、束骨筋(关节囊)、大筋(手足项背,直行而粗大的肌肉)、小筋(柔筋,是分布于胸腹头面的横行、细小、质柔的肌肉)、维筋(维系网络之筋,多指腱膜)。经筋主要有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的作用,《素问·痿论》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机关,即是关节。是说经筋有连缀和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另外还有保护作用:筋肉除附着于骨骼外,还满布于躯体和四肢的浅部,对机体起着保护作用。

一、经筋概述

《灵枢·经筋》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了论述:

(一)经筋的循行特点

经筋的循行分布,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循行走向却不尽相同。手足三阳的经筋分布在肢体的外侧,手足三阴的经筋分布在肢体的内侧,经筋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研究经筋循行、分布规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起、止点:经筋的起点,均位于四肢末端,与十二经脉的远体点基本一致。具体规律是:手足三阴、手三阳经筋与经脉几乎完全一致。唯手太阴经筋“起于大指之上”,而手太阴肺经“出大指之端”;手太阳经筋“起于小指之上”,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之端”,二者有细微差别。足三阳尤其是足阳明经筋与经脉差异稍大。足阳明经筋起于“中三指”,即大趾次趾、中趾、小趾次趾。而足阳明胃经的远体点位于大趾、大趾次趾、中趾;十二经筋唯此经筋有3个起点。余皆为一个起点,与十二经脉相同。

经筋的止点,均位于头面、躯干及胸、腹腔。少数经筋止于一点,如手少阴经筋“下系于脐”(图1-1-1),足少阴经筋“结于枕骨”(图1-1-2),足厥阴经筋“结于阴器”(图1-1-3)。其他经筋止于多处,如足太阳经筋止于肩、舌本、鼻、完谷等处。

图1-1-1 手少阴经筋

此外,经筋的止点与经脉的近体点不尽一致,甚至“离经叛道”。如足少阴肾经行于内脏,止于舌本,其经筋则“循膂内挟脊,上至项,结于枕骨。”(图1-1-2)但正是由于经筋分布的复杂性,扩大了经脉的主治范围,对

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再者,经筋的止点不同于起点,因不少止点呈“条”、“束”、“片”状,如足太阴经筋“其内者着于脊”,附着于脊柱上,呈条束状(图1-1-4);手厥阴经筋“散胸中,结于贲”(图1-1-5),止于膈部,呈片(面)状。

图1-1-2 足少阴经筋
图1-1-3 足厥阴经筋
(二)经筋循行有结、聚、散、著的特点

经筋在循行过程中,不断与邻近部位相“结”。“结”字含义多指经筋的聚拢处,为肌腱所在,一般说来,阴经“结”处较少,阳经“结”处较多。

(三)不属络脏腑

经筋在循行过程中未与任何脏腑发生联系,与十二经脉迥异。这是由其功能决定的,虽不入脏腑,但不少经筋在循行过程中均进入胸、腹腔,使其循行有内、外行之分。手三阴经筋均进入胸腔:手太阴“……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手少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贲,下系于脐”;手厥阴“……入腋,散胸中,结于贲。”足三阴经筋中,唯足太阴“……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图1-1-4)。手、足三阳经筋均行于体表,不入胸、腹腔。

图1-1-4 足太阴经筋
图1-1-5 手厥阴经筋
(四)走行路线复杂

经筋的实际循行分布较经脉复杂,虽然经筋在走行过程中以经脉为纲纪,但远不受其拘制,多超出其分布范围,循行距离亦多较正经为长。比较而言,阳经经筋较经脉复杂,变异较大;阴经经筋相对变异较小。而阳经经筋中,足三阳经筋又明显较手三阳经筋复杂。如足阳明经筋“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图1-1-6),从股骨大转子部,向上经胁部联系脊柱。足阳明胃经则行于胸腹。其经筋的循行分布则弥补了正经循行之不足。再者,足阳明经筋起自中三趾、结于跗上后即分为两支。一支沿下肢前外侧上行到髀枢;一支沿下肢前侧上行到阴器,在四肢部即不以经脉为纲纪而“分裂”为两条主干,这在经筋中可谓绝无仅有。

图1-1-6 足阳明经筋
图1-1-7 手少阳经筋

其他经筋如手阳明“上左角,络头,下右颔”;足少阴“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足太阳“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手少阳“当曲颊入系舌本”(图1-1-7),等等,均超出经脉分布范围。但亦有例外,如足厥阴,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趾,沿下肢内侧上行,最终与督脉会于巅顶,而其经筋起于大趾后,沿下肢内侧上行,最终仅止于阴器。其循行距离尚不及足厥阴肝经一半。

(五)有主干、旁支之别

经筋循行与十二经脉相似,有主干、旁支之分,阳经经筋旁支的数量较多,分布较广;足太阳经筋旁支达6条之多,且明显超出足太阳经脉分布范围。需要注意的是,手、足三阴经筋几无旁支,唯手厥阴有一旁支,而十二经脉皆有支脉。此特点既异于十二经脉,亦明显异于手、足三阳经筋。阳经经筋皆有旁支,总数达15条之多。

二、经筋病的临床症状

经筋病的临床表现是经筋循行线上的诸筋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除疼痛外,尚有其他诸多表现,如筋肉的牵扯、拘挛、转筋、强直,筋肉的松弛、口僻,肢体的瘫痪麻痹、痿弱不用及关节活动不利等。如足太阳之筋病症“脊反折”,足阳明之筋“卒口僻”,足厥阴之筋“阴器不用”等。

三、经筋病的诊断

经筋病的诊断均为“痹证”,并根据不同的经筋,冠以“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组成经筋病的独特诊断病名。

四、经筋病的治疗原则

经筋疾病治疗原则是“针至病所”,正如《灵枢·经筋》篇所述:“以痛为输”,即阿是穴的治疗。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历代医家基本一致,即以疼痛部位或以压痛之处为治疗的部位,既要沿经穴切循,又不必拘泥于经穴的限制。以痛处为治疗点,疏通瘀滞最直接,取穴简便效果佳。

五、经筋病的治疗方法

“治在燔针劫刺”。燔针,亦名火针,劫刺是指刺火针时要快入快出,犹如抢劫般疾速;“以知为数”,是指不论次数多少,症状消失即停止治疗。对于“以知为数”,有的学者理解为数是刺激量,即每次治疗以患者感觉酸胀就停止治疗;对于“燔针劫刺”,在《灵枢·经筋》篇的结尾部分就有“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弛纵不收,无用燔针”之说,由此可见,“燔针劫刺”只宜治疗经筋病的寒证,并不适合治疗经筋病的热证。

综上所述,从经筋的字义、循行特点、病候与治疗等几方面来看,经筋理论深刻揭示了人体骨骼肌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中医研究院的薛立功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经筋理论就是古人运用当时解剖学知识,用当时的医学术语,以十二条运动力线为纲,对人体韧带学、肌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经筋理论为软组织损伤提供了定位诊断的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现代针灸、推拿、骨科及疼痛科的临床和学术研究有重大指导意义。

六、刃针疗法

刃针疗法主要治疗经筋肢节病,其理念如下:

(一)经筋肢节病和经筋内脏病

经筋病变引发的肢节症状,称经筋肢节病;经筋病变引发的内脏症状,称经筋内脏病。

以手太阴肺经筋为例说明:“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者,胁急,吐血”(《灵枢·经筋》)。

手太阴经筋的病变中,“所过者支转筋痛”(即经筋所过路线上的肌筋支撑不适,拘紧掣痛),此为经筋肢节病;而“贲”(即古病五积之肺积,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右胁痛,背痛,呕逆,两胁拘急有积块,气逆上奔,甚者吐血)则为经筋内脏病。

(二)经筋肢节病的传统医学诠释

1.“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篇》)意为人体经脉中的气血流行不止,如环无端,如果寒邪侵入了经脉,则经脉气血的循行迟滞,凝涩而不畅行,故寒邪侵袭于经脉内外,使经脉凝涩而血少,脉气留止不通,所以突然作痛。

2.“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灵枢·周痹》)意为风、寒、湿三气侵入皮肤肌肉之间,将皮肤肌肉之间的津液压迫为涎沫,涎沫受寒后凝聚不散,进而就会排挤肌肉与皮肤之间使它分裂,分裂就会发生疼痛……。

3.“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灵枢·刺节真邪》)意为如果某一经脉出现了上实下虚而经气不通的现象,则必定有横络的壅盛之气加之于正经,才使得经气不得通畅。治疗时应找出横络,施行泻法,这就是所谓的解结的方法。

4.“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正体类要》)意为肢体外部损伤,就会伤及内部的气血,营血卫气不顺畅,脏腑随之调和。

5.“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故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灵枢·邪客》)意为肺心有邪,则邪气居留在两肘;肝有邪,则邪气居留在两腋窝;脾有邪,则邪气居留在两髀;肾有邪,则邪气居留在两腘窝。以上八虚,都是关节屈伸的枢纽,真气和血络通行的要处,邪气和恶血,自不能令其盘踞或停留,如果停留,就会损伤筋脉骨节,使关节屈伸不利,以致发生拘挛的症状。

(三)经筋肢节病的诊断

经筋肢节病的诊断,主要是以患者的症状、医生查体得到的体征,并结合中医的基础理论和针灸学的经络学说,加以综合分析、判断得出;其中“手摸心会”的“经络触诊”是其突出特点之一。

1.患者的自觉症状

病变区域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疼痛、拘紧、麻木、肌肉萎缩、放射性疼痛、放射性麻木等。

2.医生的触诊

根据“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的原则,主要通过“手摸心会”的触诊寻找“结而不通”处的硬、胀、片状紧张等异常改变,和“虚而脉陷空”处的凹陷或片状疲软等异常改变,以及局部凉感等进行诊断,以作为补或泻的依据。

3.符合《灵枢·经筋》中经筋病的临床表现

与《灵枢·经筋》中经筋病的临床表现相吻合,如手太阴经筋的“所过者支转筋痛”,即经筋所过路线上的肌筋支撑不适,拘紧掣痛。

(四)刃针疗法治疗经筋肢节病的机制

主要是通过对与疾病密切相关的“横络”进行“解结”,使人体的经络之气得以正常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通过刃针切刺“横络”而解结;或用钩拉刃针将因病变而紧张和排列紊乱的肌筋膜纤维,通过牵拉恢复到正常的力学状态和排列顺序;将因筋膜病变而受到卡压的周围神经解脱;以及加大浅、深筋膜之间的间隙,解除皮神经受到的牵拉或压迫,起到治疗“皮下肉外”、“分肉之间”的病变作用。中医以“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来描述。

(五)刃针治疗经筋肢节病

运用切刺、钩拉和平刺刃针操作技术治疗。

(六)肌筋膜及其病变的现代医学诠释
1.筋膜的特性

肌筋膜是一种由头至脚,由内至外联系全身的具有弹性和柔韧性的结缔组织,是机体重要的防御组织。所有骨、肉、筋、血管、神经线、内脏等组织都被同一的筋膜网络所包围。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层,感觉神经末梢的分支布于浅筋膜外,主支布于深筋膜外,浅、深筋膜上均有若干裂隙,称筋膜出口,供神经穿过。

2.筋膜的病变

筋膜出口卡压周围神经,筋膜间隙高压,皮神经被卡压和筋膜平面粘连等。

七、传统与现代诠释的对比探讨
(一)经筋与肌筋膜

传统医学的经筋与现代医学的肌筋膜,是接近的结构;传统医学的经筋肢节病与现代医学的肌筋膜病是近似的病变;而传统医学的经筋肢节病治疗与现代医学的肌筋膜松解术是类似的疗法。

(二)经筋路线与力线

分析肌筋膜的功能性连接时,发现可以把不同肌筋膜的功能分成11条“肌筋膜经线”及其上的“拉力转接点”,而这些“肌筋膜经线”又大部分与十二经筋走向一致;而“拉力转接点”又与皮神经走行路线上特定的腧穴类同。同时指出,头痛可以由脚引起,这就又与中医的上病下取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分肉之间”与筋膜间隙

“风寒湿客于外,分肉之间”的“分肉之间”,是指皮下肉外这一部分,与浅、深筋膜及其之间是同一层次。

(四)“沫”与炎性渗出

“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之中,浅、深筋膜之间组成的间隙中压力加大,与“迫切而为沫”中的“迫切”是相同概念;而炎性渗出与“迫切而为沫”的“沫”是一样的病理物质,由于间隙高压加上炎性渗出物质就出现疼痛。

(五)“阴阳平衡”失调与劳损

对于病因,西医取向的理解是劳损、过度使用、不良姿势及不正确的活动等超过习惯负荷,致使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造成肌肉短缩。中医取向的理解是“阴阳平衡”失调,二者是相同的。

(六)“横络”与“激痛点”

“横络”与“激痛点”近似。对于病理,西医取向的理解是,超过习惯负荷的肌肉,工作所诱发的延迟性收缩结构蛋白的解聚或降解优势(简称“降解优势”),导致了收缩结构的改变或解体,是造成肌肉短缩、压痛和硬结的病理改变。中医取向的理解是,“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有一些横络是激痛点,而另一些则是由其他病变所致的压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