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 清末医界的“中西医汇通派”是什么意思?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大肆进入中国,西医随之在中国逐渐发展。传教士的到来,西医书籍的翻译、西医学校和医院的建立,迅猛地冲击了中国的传统医学。这一现象引起了中医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面对西方医学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医面临许多问题:中医学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对待中医和西医的关系?针对这样的问题,中医界出现了不同的主张。民族虚无主义主张全盘西化,都学西医。保守主义拒绝接受一切新事物,坚持中医。有一部分医家试图改良中医,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他们试图通过比较中西医学,维护和推进中医的发展,由此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派。对于中西医汇通派,《中医大辞典》的定义是:“简称汇通派,19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医学流派。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医学大量传到我国,一部分中医试图用改良的方法,沟通中西医学,他们或者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者以中医的有关论述印证西医的有关知识……其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
唐宗海(1862—1918),字容川,四川彭县人。16岁中秀才,23岁开始钻研医学,24岁写成《医柄》,1873年因父患血证多方求治无效后,开始潜心探索血证。1888年中进士。1918年扶母柩返四川遇疫病流行,染病回家,不幸辞世,终年56岁。唐宗海生活的年代正处国难深重,内外矛盾日益激化,欧风东渐,西学在中国迅速传播。他力主顺乎潮流,成为我国中医界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的第一人。他指出:“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
朱沛文(大约生于咸丰年间),字少廉,广东南海市人,出身医学世家。朱沛文自幼跟着父亲学医,父亲去世后,家境贫寒,生活困难,靠朋友接济过日子。除了熟读《黄帝内经》等传统医书外,朱沛文还学习了一些西医知识,并曾到西医院亲眼观看人体解剖。他对汇通中西医学的态度比较慎重,采取“通其可通,存其可异”,“不能强合”。
恽铁樵(1878—1935),名树珏,江苏省武进县孟河人。出身于小官吏家庭,自幼孤苦,5岁丧父,11岁丧母,由族人抚养长大。13岁就读于私塾,16岁考中秀才,1903年考入南洋公学,攻读外语和文学。后来因为长子病故,发奋学医。恽铁樵认为中西两种医学各有长处,两种医学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县人。1916年担任中国第一家中医医院——立达中医院院长。1928年定居天津,创办了国医函授学校。张锡纯的代表著作是《医学衷中参西录》,他在充分吸取前人见解的基础上,“采西人之所长,以补吾人之所短”,确立了“衷中参西”的汇通原则。他汇通的目的是印证中西医理相通,中医理论并不落后。
中西医汇通派的出现是传统中医与外来西医碰撞之后擦出的火花。中医与西医在哲学理念、思维方式、诊断和治法上都有很大区别,清末有识之士普遍认识到两种医学的差异,因而有中医治本、西医治标等说法。中西医汇通派希望融合两家之长,共同促进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历史证明,中西医汇通派的医家试图调和中西医理论,在疾病治疗上也出现了一定创新,如张锡纯擅长中西药并用,创有阿司匹林麻黄汤、阿司匹林白虎汤等方剂,在治肺结核时他说:“西药阿司匹林为治肺结核之良药,而发散太过,恒伤肺阴,若兼用玄参、沙参诸药以滋肺阴,则结核易愈。”不过,中西医汇通派的努力尽管在客观上维护了中医学,但由于思想的限制,他们没有认识到中西医差异的深刻原因和本质,因而这种汇通毕竟是浅层次的。从实践的角度来说,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和文化体系,不是简单的“体”和“用”的关系,因此中西医汇通的成就在实践中并没有让医学飞跃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