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生儿用药特点
一、新生儿用药途径选择
1.静脉注射
包括静脉推注及静脉滴注,是新生儿最常用的给药方式,能保证药物快速有效地进入血液循环。但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且一旦发生渗漏可导致局部皮肤坏死以及静脉炎。因此,静脉注射具有高风险渗漏的特殊药物需谨慎选择静脉通路,尽量选用中心静脉通道给药如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减少外周静脉给药风险。
2.肌内注射
只能用于某些药物小剂量单次注射,如维生素K1、乙型肝炎疫苗以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等。其他血管收缩剂(如肾上腺素)及需要重复多次使用的抗生素等应尽量避免肌内注射。肌内注射及皮下注射药物的吸收主要取决于局部的血流灌注及药物沉积在肌肉中的面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肌肉组织少,局部血流灌注不足,在缺氧、低体温、休克等疾病状态下,肌内注射药物更不能有效吸收,容易造成局部硬结或脓肿以及局部药物蓄积。早产儿肌内注射吸收缓慢可产生“储库效应”,此时机体血药浓度在较长一段时间缓慢升高导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口服给药
也是新生儿常用的给药方式之一。但新生儿肠道给药时常因吸收问题可能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问题如胃排空延迟、胃食管反流等均可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此外,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腹泻时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所以重症患儿的给药途径一般不首选口服给药。
4.其他给药方式
临床还有其他的给药方式。①气管插管给药:一般仅限于急救未建立静脉通道时使用。可以通过气道插管给药的药物包括肺表面活性物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纳洛酮以及阿托品,但该方式给药需要熟练掌握插管技术。②皮肤给药:如局部外用药物经皮肤吸收达到治疗效果。但新生儿及早产儿体表面积大,皮肤角质层薄,药物经皮肤吸收较成人快,有些药物经皮肤吸收容易发生中毒,特别是皮肤完整性受损时。如酒精擦浴可导致酒精中毒,新生儿发热行物理降温时禁忌使用酒精擦浴。
二、药物在新生儿体内的代谢特点
药物进入新生儿体内会经历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四个过程。
1.吸收
不同给药途径确定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入血液循坏,是药物吸收最快的方式。
2.分布
药物的分布取决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流量、体液的pH、药物的理化特性以及药物与血浆蛋白的联结程度。新生儿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物结合有限,在血浆中的游离药物浓度升高,容易出现药物中毒。而早期新生儿以及早产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脑组织富含脂质,游离药物容易进入脑组织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药物与血浆蛋白的联结是影响药物分布最重要因素。只有未与血浆蛋白联结的游离药物才具有活性。阻止药物与血浆蛋白联结的因素如酸中毒、黄疸可发生药物中毒。一些与胆红素竞争清蛋白连接点的药物可诱发或加重新生儿黄疸。
3.代谢
体内大多数药物经过代谢转化为水溶性及离子化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肝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清除能力有限,在疾病状态下如缺氧、黄疸、摄入不足时更明显。
4.排泄
肾脏是新生儿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少部分药物由肠道、胆道以及呼吸系统排出。新生儿肾脏排泄能力有限,特别是缺氧及低血压造成肾小球血流量减少时更明显,容易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发生药物中毒。
由此可见,新生儿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尤其在疾病状态下,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无论任何一个环节受影响,均容易导致药物蓄积发生中毒或不良反应。因此,新生儿用药具有高风险性。
要点荟萃
1.新生儿用药途径包括:①静脉注射;②肌内注射;③口服给药;④其他途径给药:气管插管给药、皮肤给药。
2.新生儿用药注意事项:①需反复多次给药时一般选择静脉注射,尽量避免肌内注射,反复多次肌内注射容易发生药物“储库效应”,出现药物不良反应;②急救使用肾上腺素时,在静脉通道未建立前可选用气管插管给药;③新生儿皮肤给药吸收快,容易发生中毒,严禁使用酒精擦浴行物理降温。
3.药物进入新生儿体内会经历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四个过程。新生儿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当肝肾功能不全时容易导致药物中毒。
(苏绍玉 刘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