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藏象辨证学的应用
第一节 藏象辨证在临床各科的应用
藏象辨证学体系应用于临床包含两个层次:一为个体化诊疗中的藏象辨证应用;二为方法学研究中的疾病藏象辨治规律研究。在个体诊疗上,藏象辨证是临床各科的辨证基础;在疾病研究上,藏象辨治规律是疾病诊疗的指导范式。
(一)藏象辨证是临床各科的辨证基础
内外妇儿各科的辨证均离不开人体的藏系统,辨藏象病位与辨藏象病性是临床各科的共性问题。
中医内科主要包括心、肺、肝、脾、肾五大系统的疾病,涵盖了西医学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但在中医“整体观”的思维视野下,内科疾病常可一病兼及诸多藏象病位与藏象病性,表现为丰富多变的证型。因此对藏象病位与藏象病性的辨识是内科疾病的辨证基础,体现了藏象辨证学“以象测藏、从症辨证”的灵活方法,切实地满足了内科疾病的临床辨证要求。
中医外科主要包括疮疡、乳房病、瘿、瘤、岩、肛门直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中医外科疾病虽然多为局部病变,但其局部病变的发生仍与内在藏系统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其治法也宜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才能标本兼治以防后患。因此,藏象辨证同样也是外科疾病的辨证基础。
简而言之,藏象辨证体系普遍适用于临床各科,我们已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已经用于:肺癌等肿瘤类疾患,痛风、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类疾患,胃炎、失眠、脑卒中、糖尿病肾病、酒精性脂肪肝等内科疾患,痛经、不孕等妇科疾患,脱发等皮肤科疾患。
(二)藏象辨治规律是疾病诊疗的共性思维模式
疾病的藏象辨治规律是医家经过大量个体辨证后的升华总结,是疾病诊疗的共性思维模式。通过对某一病种的患病人群进行藏象辨证研究,可以逐步总结该病的藏象辨治规律,形成治疗大法与代表方药,使诊疗更具科学性与规范性。
疾病藏象辨治规律的应用体现为:根据病种不同结合患病个体的病位、病性变化进行病证结合治疗,体现藏象辨证系统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内涵,既涵盖了疾病的一般特征,使治疗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是藏象辨证思维中西医学检验指标D的升华,又体现了患者的个体差异,使治疗兼具原则性与灵活性,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以人为本、以象测藏、从症辨证、病证结合”的诊病特色,突破了“以病套证、以证套症”的固化思维模式。
以肺癌为例,我们经过对肺癌的藏象辨证研究,认为肺癌的病位本位在肺,兼及脾、心,病性属实者主要为痰浊、血瘀、热(火)、水停、气滞,病性属虚者主要为气虚、阴虚、阳虚。病位的研究结果与“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心主血脉”的中医藏象理论相印证;病性的研究结果说明肺癌的基本特点为“正虚邪盛”,正虚以气阴两虚、阳气亏虚为主,邪盛以痰瘀热水互结为主(如下图所示)。因此确立了肺脾心同调,化痰祛瘀、清热利水、行气导滞、益气养阴、温补阳气相结合的治疗大法。并根据不同肺癌患者的个体差异,在肺癌治疗大法的使用过程中,针对相兼病位与相兼病性进行灵活加减用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