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关于孤独症
一、孤独症概述
(一)孤独症定义
关于孤独症,学界仍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常见的定义有如下几个:
1.维基百科的定义:
孤独症为一种脑部因发育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其特征是情绪表达困难,社交互动障碍,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有问题,以及日常表现出受限制的行为与重复的动作,有明显的特定兴趣;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常做一些刻板和重复性的动作和行为。
2.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对孤独症的定义: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发育障碍,这种障碍会导致严重的社会交流和行为问题。ASD的个体差异大,在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有的ASD患者能力很强,有的很弱;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帮助,有的很多,有的很少。
3.我国原卫生部于2010年发布的《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对儿童孤独症的表述为:
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随着人们对孤独症认识的不断增多,其定义也在变化,美国新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对孤独症的外延和内涵都作了调整:①将广泛性发育障碍改为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将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以及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不再做细分;②雷特(Rett)综合征从孤独症谱系中去除;③三大核心特征合并为两个(即社会交往障碍、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基于此,为了便于表述,本书统一以“孤独症”名称,代替或实指“孤独症谱系障碍”。
(二)关于孤独症名称
专业名称应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一般统称为孤独症,孤独症和自闭症都是英文autism的译名,“孤独症”主要被中国大陆的医学以及特殊教育界所使用;“自闭症”则主要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使用汉语的地区使用。
孤独症还有一些俗称,如肯纳症(因为世界首次提出孤独症的专家叫Kanner,汉译为“肯纳”)、星儿(孤独症儿童往往给人感觉似远方的星星般无法靠近)、雨人(来自世界首部描述孤独症的电影rain man的汉译)等。
(三)孤独症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著名儿童精神科医生Leo Kanner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孤独症的论文,里面列举了11个孩子的病例,并首次提出了孤独症的概念。1982年,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病学家陶国泰教授首先报告了4例孤独症患儿,此后引起国内的关注。2001年首次将孤独症纳入全国残疾人调查范畴,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将儿童孤独症纳入精神残疾范畴。
孤独症正在成为世界公共卫生挑战,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孤独症意识提高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旨在提高人们对孤独症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孤独症患者的关注。每年4月2日,联合国发布孤独症日宣传主题,联合国秘书长发表讲话,我国各地也会进行各种宣传活动。
(四)关于孤独症病因
孤独症至今病因未明,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筛查出很多可能导致孤独症的危险因素,但是没有一种是导致孤独症发生的直接因素。研究表明,其产生可能跟部分易感基因在环境诱发作用下发生改变有关,特别是新生突变(denovo mutation)可能是孤独症发病的主因,但具体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一些因素如高龄父母、孕期感染、孕早期不良用药或接触化学物质、环境因素,特别是在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接触的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发病可能性增加。
孤独症的基因研究一直是孤独症病因研究的热点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充足的证据,但现有研究表明,孤独症与遗传具有很大关系。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双生子同病率研究。双生子分为两类,一类是同卵双生子,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而后发育成两个婴儿,属同性别,他们的遗传因子相同;另一类则是异卵双生子,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两个婴儿。孤独症基因的研究者们常以此为对象,研究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孤独症病因或后期行为的影响。根据双生子中一个患有孤独症,另一个不患孤独症,计算同病率的差异,以此说明遗传程度。大量的学者对此做过研究,1977年美国科学家福尔斯坦的研究发现,21对同性别双生子中,11对同卵双生子中有4对同时患有孤独症(占36%),而10对异卵双生子则无一对患病。2009年Rosenberg对277对双生子孤独症患者的研究发现,在同卵双生子中,如果一个孩子患有孤独症,另一个孩子也患有孤独症的可能性是88%;而在异卵双生子中,这种概率是31%。由于同卵双生子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他们的遗传基因是均等的。这些研究都说明孤独症的出现与遗传有密切关系。2004年,Chudley A.E的研究表明,大约有70%的孤独症儿童病因与基因相关。
来自美国冷泉港等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2508个有孤独患儿的家系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的分析,发现在检测出的新生突变中,类似于基因破碎(LGD)的突变与IQ<90的孤独症男患儿的患病密切相关。他们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指出,新生突变才可能是孤独症发病的主因。
(五)患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
孤独症被称为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孤独症的发生无种族、社会、宗教信仰之分,与经济条件、生活方式、父母教育程度无关。据报道,儿童孤独症人数大于癌症、糖尿病和艾滋病患病儿童人数之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的平均患病率为62/10 000(0.62%),相当于每160个儿童中有一位孤独症儿童,而且从各国报告的情况来看,WHO认为孤独症的实际患病率可能还要高于这个数字。以美国为例,1980年报道的孤独症发生率为0.01%~0.04%,1990年为0.02%~0.07%,2000~2002年为0.67%,2004年为0.8%,2006年为0.91%,2008~2010年为1.13%,2010~2012年为1.47%,业界普遍认为ASD患病率为1%左右,性别差异大,男女患病率为4~6∶1。
我国自1982年由陶国泰教授首先报道4例孤独症以来,孤独症的诊断率不断上升。2001年,我国对6省市的抽样调查发现,孤独症人数占了1%,2004年北京市的抽样调查发现,其患病率上升至1.5%。由于长久以来我国尚未展开对孤独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没有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鉴于此,2001年和2006年孤独症均被列入全国残疾儿童的调查范围。调查结果显示,孤独症已成为儿童精神残疾的最主要病种。
关于孤独症儿童的发病人数是否是真正增加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多数学者认为,孤独症人数和患病率确实存在不断升高的趋势,各国报道的孤独症人数不断增多,这既有可能是患病率上升,也可能与人们重视程度和诊断水平提高有关。
二、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与表现
(一)孤独症的核心症状
根据美国最新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有两种,即社会交往障碍、行为刻板和兴趣狭窄(之前三种核心症状包括“语言障碍”)。由于这些核心症状的存在,所以孤独症有不少特异性表现。
(二)孤独症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的缺陷
1. 很少或几乎没有目光对视。很多孤独症儿童缺乏与他人的目光对视。一位孤独症患儿家长这样描述到:“你站在他面前他都不会看你一眼,即使你叫他,捧着他的头,让他看着你,他也仅仅是看一眼,之后又去看别的地方了。”
2. 较少关注他人,对他人的活动不感兴趣。孤独症儿童大多关注他所感兴趣的东西,对人的活动关注很少。即使关注人的活动,也不是关注人本身,而是他人身上的某个东西。
3. 较少顾忌周围的活动,我行我素。有的孩子走路横冲直撞,根本不管周围到底有没有人,他们对别人的呼唤也不理不睬。
4. 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当有人叫他时,他不会回应。
5. 拒绝或抗议他人的接触。当有人想抱他时,会推开;若有人靠近时,会躲避。
6. 喜欢独处,不愿意参与他人的活动。大多时候自己一个人玩,不愿意参与别人的活动,即使有人拉他去参加集体活动,他也不情愿或在集体中表现出异常行为。
7. 看不懂他人的肢体动作或面部表情。
8. 不能理解社会交往的规则,没有规则意识。
9. 不能理解玩笑。
10. 不能理解他人的感受。
11. 不能理解别人行为背后的意图是什么。
12. 有时能对他人发出的交往有所回应,但大多数时候不能主动和别人交往。
13. 难以使用视线接触、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非口语方式与他人交往。
14. 缺乏主动寻求他人分享喜悦、兴趣或活动的行为(如很少拿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给别人看,或较少有向他人炫耀的心理)。
15. 对同伴活动不感兴趣,难以建立与其年龄相当的同伴关系。
16. 参与同伴游戏活动有困难。不知道在游戏或活动中,需要轮流。
(三)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沟通方面的缺陷
1. 无语言或语言发展迟缓。部分孤独症儿童到2~3岁时,仍不会说话或者只能说简单的几个字。
2. 鹦鹉学舌语言。不断重复他人说过的话或听到的广告词等。
3. 异常的语音语调,说话缺乏抑扬顿挫。
4. 不会使用人称代词(如你、我、他)。例如,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会回答:“你叫……”,而不是“我叫……”。
5. 说话声音过高或过低。
6. 不能持续和他人对话,不知道如何发起、维持和结束对话。
7. 与别人沟通时,总是答非所问,只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顾周围其他人的感受。如一位孤独症儿童总是问奶奶:“爷爷到哪里去了?”即使奶奶回答之后,他还是不停地问。
8. 不能使用常用的非语言沟通方式(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与人沟通。
9. 主动和别人沟通的行为不足。往往需要有人提示,才会主动和别人沟通。
10. 沟通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需求,缺乏社会性沟通的功能。如不会主动通过向别人发问的方式(如“这是什么?”)寻求信息。
(四)孤独症儿童刻板行为的主要表现 1.兴趣狭窄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兴趣狭窄,对一般小朋友喜欢的玩具(如手枪、音乐玩具等)毫无兴趣,却对家庭用品、家用电器(如电灯开关、按键、电脑、电视等)等很感兴趣,可以独自玩耍几个小时,他们对此类物品的操作能力也很强,甚至无师自通。部分孤独症儿童甚至对一些看似平常无奇的东西十分在意,如他们可以将一张广告纸、一片树叶、一个瓶子、一个小盒拿在手里,几天甚至十几天不离手。除此之外,大多数孤独症儿童不会玩玩具,他们大多只是敲敲打打,以固定的方式摆弄或者扔在地上,而不是按照玩具本来的功能来玩,更缺乏想象性的游戏。若是有人碰了他的东西,他会大哭大闹,不允许旁人打扰。
2.强迫或仪式性的行为模式
一些孤独症儿童每天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上厕所排便要用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会哭闹;若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则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反应。
3.过分专注于物品的某一两项特征
有些孤独症儿童只看某种固定的形状或喜欢某种颜色的物品。一位孤独症母亲说:“只要有人穿了一双白色的鞋子,他都会跑过去盯着别人的鞋子看。”
4.刻板的行为
这种行为表现模式在孤独症儿童身上尤其明显,一些孤独症儿童喜欢去闻一些物品;喜欢看着物体下落(为了能看着物体下落,他们总是喜欢从高处扔东西);喜欢搓衣服,不停地前后左右摇摆;不停地开灯、关灯,不停地开关屋门或冰箱门等。
5.自我刺激行为
例如,一些孤独症儿童会有不自觉地搓手、摆手、洗手、拍手、转动手臂,以寻求手部自我刺激行为;还有的会出现来回奔跑、单调重复的蹦跳等行为。
6.自伤或攻击行为
有的孤独症儿童具有明显的自伤行为,如打自己、撞墙、咬伤自己等;还有的孤独症儿童具有攻击性行为,如打人、扔东西等。自伤或攻击性行为需要及时进行行为矫正。
7.多动、精力旺盛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精力旺盛,一天到晚总是动个不停。家里的桌、椅、橱、柜没有他们爬不到的地方,而攀爬时,他们往往又会很灵活,很少碰到或摔倒。
8.活动少、不爱动
也有部分孤独症儿童不爱动,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摆弄自己喜欢的东西而自得其乐,有的则是长时间无所事事地待着。
9.突然的异常行为
一些孤独症儿童还会作出突然的活动。如在街上走时,会突然冲出去;有部分儿童在上课时会突然站起来或者突然打别人。
(五)孤独症儿童感知觉方面的异常表现 1.痛觉
有少数孤独症儿童存在痛觉迟钝,即使摔得很重也不会觉得疼;一些孤独症儿童甚至摔倒流血也不会有痛觉反应;有些孤独症儿童还有撞墙、抓自己头发、咬手等行为,但作出这些行为时,并没有疼痛的面部表情。
2.触觉
多数孤独症儿童具有触觉敏感的现象。如会拒绝他人的抚摸,避免他人的靠近。有的孤独症儿童只喜欢穿某种质料的衣服,若是换了其他质地便完全不接受。
3.听觉
孤独症儿童大多对人谈话的声音不敏感,但对其他声音却异常敏感。一些孤独症儿童对某些声音无法忍受,如听到某一首歌时,他会捂住耳朵或突然大哭。还有一些孤独症儿童对音色、音调分辨很清楚。他们可以将一首歌或新闻播音完整地唱出来或说出来,音色、音调一个不差;当成人或老师说的普通话某个音不准确时,他甚至会帮助他纠正发音。
4.视觉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缺乏与人目光对视的能力,部分孤独症儿童喜欢斜视或者长时间看着某物某处。即便如此,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对图片非常感兴趣,他们喜欢不断地翻各种有图片的杂志,有的对光线、色彩很敏锐,在绘画方面也比较有优势。
5.味觉和嗅觉
许多孤独症儿童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他们只吃某一种食物,对其他食物则相当抗拒,这与其味觉和嗅觉异常有关。在嗅觉方面,一些孤独症儿童会相当敏感,如在吃饭时,会先闻一闻,若是发现没有他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大哭大闹;还有的孤独症儿童会去闻他人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拿着某一件无味的东西去闻。在味觉方面,一些孤独症儿童也相当敏感,他们只吃具有某种味道的食物。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菜,若是家长稍微加了一点儿菜在饭里面,他吃进去后会马上吐出来。
6.空间知觉和本体觉
部分孤独症儿童在空间知觉上会超过普通儿童,他们能轻易地绘出立体结构的物品等。有的孤独症儿童在本体觉上会有异常,他们喜欢长时间旋转而不觉得眩晕,喜欢被挤压的感觉,喜欢长时间坐电梯而不愿意下来。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由于孤独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楚,所以缺乏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手段,主要是通过行为症状标准和经验判断来诊断孤独症。
(一)诊断标准
诊断可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Ⅴ)或《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为标准。最新发布的DSM-Ⅴ诊断标准如下:
DSM-Ⅴ将广泛性发育障碍改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ASD),将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瓦解症以及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不再做细分。患者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 在跨越多场景的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上存在持续性缺陷,现时或历史地表现出下列几项(举例仅为解释性的,并不详尽):
(1)社会情感互动存在缺陷,如异常的社交方式和不能进行正常一来一往方式的对话;缺乏兴趣、情绪、或感情的分享;不能发起或响应社会互动。
(2)用于社会交往的非语言沟通行为存在缺陷,包括:拙劣整合的言语和非言语沟通;异常的眼神接触、身体语言或理解手势和使用手势的缺陷;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语言沟通。
(3)发展、维持和理解关系存在缺陷,包括:难以调整行为去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共享想象性游戏或交友困难;对同伴缺乏兴趣。
2. 受限制、重复性模式的行为、兴趣或活动,现时或历史地表现出以下至少两项(例子仅为解释性的,并不详尽):
(1)刻板或重复运动的动作,使用物品或讲话(例如简单运动刻板、排列玩具或翻转物品、模仿特定的话语)。
(2)坚持千篇一律,僵化固守常规惯例,或仪式化的语言、行为模式(例如对微小的变化极端痛苦难忍,过渡困难,僵化的思维模式、问候礼仪,坚持走同样的路线或每天吃同样的食物)。
(3)高度限制、依恋的兴趣,且异常强烈或集中(例如强烈的依恋或着迷于不寻常之物,过度受限或固执的兴趣)。
(4)对感官输入有过高或过低的反应或对环境中的感官因素有异常的兴趣(例如对疼痛、温度的明显感知低下,对特定的声音或质地有异常反应,过度嗅闻或触摸物体,对灯光或运动的视觉迷恋)。
3. 症状必须存在于早期发展时期(但缺陷可能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直到社会沟通的需要超出其受限制的能力时,或可能被后来在生活中习得的策略所掩盖)。
4. 症状导致现时的功能运作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上严重受损。
5. 这些失调都不能用智力残疾(智力发展障碍)或全面性发展迟缓更好地解释。
(二)诊断方法
儿童孤独症主要通过询问病史、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心理评估和其他辅助检查,并依据诊断标准作出诊断。
1.诊断注意事项
合理运用筛查和诊断量表,单纯量表不能确诊ASD;全面认真聆听和了解病史;认真仔细地观察行为和情绪表达,争取机会与孩子互动;自然情景观察和行为录像分析很有意义;综合了解相关养育者的表述。
2.病史询问要点
要详细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运动、言语、认知能力等的发育,针对发育落后的领域和让家长感到异常的行为进行询问,注意异常行为出现的年龄、持续时间、频率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此外,要收集孕产史、家族史、既往疾病史和就诊史等资料。
3.精神检查
主要采用观察法,有言语能力的患儿应结合交谈。检查要点如下:
(1)患儿对陌生环境、陌生人和父母离开时是什么反应?
(2)患儿的言语理解及表达的发育水平是否与年龄相当?有无刻板重复言语、即时或延迟模仿性言语以及自我刺激式言语?是否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交谈以及遵从指令情况?
(3)患儿是否回避与人目光对视?是否会利用手势动作、点摇头或其他动作、姿势及面部表情进行交流?
(4)患儿是否有同理心?如父母或检查者假装受伤痛苦时患儿是否有反应?是什么反应?
(5)患儿是否对玩具及周围物品感兴趣?玩具使用的方式以及游戏能力如何?
(6)患儿是否有刻板动作、强迫性仪式性行为以及自伤行为?
(7)患儿智能发育的水平是否与年龄相当?是否有相对较好或特殊的能力?
4.体格检查
主要是躯体发育情况,如头围、面部特征、身高、体重、有无先天畸形、视听觉有无障碍、神经系统是否有阳性体征等。
5.心理评估 (1)常用筛查量表
共57个项目,每个项目4级评分,总分≥31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样症状,总分≥67分提示存在孤独症样症状,适用于8个月至28岁的人群。
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2级或3级评分。2级评分总分≥7分或3级评分总分≥14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问题。该量表是针对2~15岁的人群,适用于儿保门诊、幼儿园、学校等对儿童进行快速筛查。
当上述筛查量表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将儿童转诊到专业机构进一步确诊。
(2)常用诊断量表: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是常用的诊断工具。该量表共15个项目,每个项目4级评分。总分<30分为非孤独症,总分30~36分为轻至中度孤独症,总分≥36分为重度孤独症。该量表适用于2岁以上的人群。
此外,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 generic,ADOS-G)和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utism diagnostic interview-revised,ADI-R)是目前国外广泛使用的诊断量表,我国尚未正式引进和修订。
在使用筛查量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诊断量表的评定结果也仅作为儿童孤独症诊断的参考依据,不能替代临床医师综合病史、精神检查并依据诊断标准作出的诊断。
(3)发育评估及智力测验量表:
可用于发育评估的量表有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盖泽尔发展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diagnosis scale,GDDS)、波特奇早期发育核查表和心理教育量表(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PEP)。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有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WPPSI)、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瑞文渐进模型测验(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RPM)等。
6.辅助检查
可根据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室检查,包括电生理检查(如脑电图、诱发电位)、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遗传学检查(如染色体核型分析、脆性X染色体检查)、代谢病筛查等。
(三)鉴别诊断
诊断孤独症需要排除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结节性硬化、Rett综合征等疾病鉴别;阿斯伯格综合征、高功能孤独症需要与多动症、学习障碍、天才儿童、精神分裂等进行鉴别。
1.Rett综合征
几乎仅见于女孩,出生后第1年发育正常,随后出现进行性脑病、孤独症样行为特征,丧失手的目的性和精细操作技能,特征性搓手样动作并发出特殊的响声,共济失调,痉挛性下身瘫痪。相关并发症有:获得性小头畸形、惊厥。遗传方式:X染色体Mecp-2基因突变,男性患者突变为致死性。女性患病率为1/10 000~1/15 000。
2.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下巴突出、大睾丸、耳大、孤独症样行为特征。男性患者(完全突变)常常有精神发育迟滞,需要间断或强化训练。部分儿童表现为ASD。病因是Xq27-q28的FMR1基因突变。
3.结节性硬化
皮肤色泽变浅,痤疮样皮肤肿块(脂肪腺瘤),婴儿痉挛,大脑钙沉积。相关并发症:惊厥、精神发育迟滞而需要间断性或强化训练、心脏肿瘤、牙釉质发育不良、视网膜囊肿、高血压。其病因是16p13或9q34染色体缺失。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伴不同程度表达。患病率为1/10 000~1/50 000。
4.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又称Heller综合征、婴儿痴呆。患儿2岁以前发育完全正常,起病后已有技能迅速丧失,并出现和儿童孤独症相似的交往、交流障碍及刻板、重复的动作行为。该障碍与正常发育一段时期后才起病的儿童孤独症较难鉴别。主要鉴别点在于Heller综合征患儿起病后所有已有的技能全面倒退和丧失,难以恢复。
5.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该障碍主要表现为言语理解或表达能力显著低于应有水平。患儿非言语交流无明显障碍,社会交往良好,无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6.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活动过度、注意缺陷和冲动行为,但智能正常。孤独症患儿,特别是智力正常的孤独症患儿也常有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多等行为表现,容易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混淆。鉴别要点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没有社会交往能力质的损害、刻板行为以及兴趣狭窄。
(四)孤独症的严重程度分级
按照严重程度,将孤独症分为三级,见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