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创作创伤
有时候人生中最糟的事却成了最好的,悲伤变成体悟,伤痛激发出伟大的艺术。至少在以下三人身上就是如此。
e.e.卡明斯
e.e.cummings,1894—1962
诗人
用法:如果你想举例说明一些东西实质相对粗浅却伪装成很高深的样子,可以提到卡明斯的诗。
当作家好处不多,但其中一项是如果发生了什么糟糕的事情,他们至少能靠写这件事来得到宽慰。美国诗人e.e.卡明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作为战地救护队队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本性是个和平主义者,在西线目睹了大量屠戮场景之后,更坚定了他的反战思想。他的这种情绪激烈到被法国军队怀疑他是个间谍,逮捕之后关押了好几个月。被释放之后,卡明斯借用这段经历写出了一部小说《巨大的房间》,广受赞誉。1926年,他受到了一次更大的创伤,他的父亲在一次可怕的车祸中去世了(母亲受了伤)。通常认为卡明斯的悲痛让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成熟的新阶段。
虽然他也写戏剧和小说,但最让人记住的还是他的诗歌——而且大家记住的是一个标点和句法极为怪异的诗人。卡明斯的诗你扫一眼就知道是他写的,因为他很少让首字母大写(甚至有时候会把他的名字设计成e.e.cummings)。而且他对语言的运用也很古怪,故意避开正常的词序,还会把词性改变,把动词用作名词,等等。所以最后写出来的诗读来很像是“高度现代主义”的作品,但卡明斯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能让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显露出来,不但不难领会,甚至会让你觉得感情太直白了。
他的诗歌经常写情欲的主题(大家读了都很兴奋),有时候,他还会表达活着是多么快乐。总之,卡明斯是个很讨人喜欢的诗人。
鲁米
Rumi,1207—1273
诗人
用法:要说英国比其他任何国家产生了更伟大的诗歌,并非无稽之谈。但你或许可以提出另一个角逐这一头衔的国家,那就是波斯。他们拥有的天才诗人之一叫做鲁米。
十三世纪的波斯人鲁米据说是在美国卖得最好的诗人,天知道这种排名是怎么统计出来的,但至少有统计在宣称这件事就很不可思议了。
鲁米出生的地方现在属于阿富汗,后来他和家人定居于土耳其的科尼亚。他长大后在伊斯兰教学校里当老师,但遇到了一位名叫大不里士的沙姆斯的神秘主义者,整个人生因此被改变。他们成了灵魂相通的挚友,但这段友情却因为沙姆斯的消失而突然终止了;他有可能是被一些嫉妒他的鲁米的学生杀死的。悲痛不已的鲁米在后院中绕着一根柱子不停地转圈,即兴背诵诗歌(他的绕柱而行也启发了“旋转的托钵”)。听见鲁米在念些什么的人震撼不已,开始把它们记录下来,因为这些朗诵出来的诗句在音步和押韵上都是完美的,而且很多人还觉得有种超凡脱俗的智慧,能深深地抚慰心灵。
这听上去或许有点像“新时代”那些胡说八道的东西,但鲁米的诗还是值得一读——至少在科尔曼·巴克斯相对随心所欲的译本中——融合了简洁浅白的语言和对生命妙处的感官享受。鲁米是一个为爱布道的穆斯林,相信要在与人交汇的狂喜中寻找真主,宗教是在经历而非经文之中。他说神学家为了教义争执不休,就像鱼在为大海的存在而论辩。是哀伤让鲁米成了诗人。“不要抛弃你特别的痛,”他建议道,“它能带你见到真主。”
保罗·奥斯特
Paul Auster,1947—
小说家
用法:发生了什么毫无逻辑、毫无缘由的事情,你可以用奥斯特这个名字指代一种不安和迷茫。“我试着用自动电话系统付我的水电费账单,但怎么都付不了,感觉自己被困在一本没有尽头的奥斯特小说里。”
奥斯特的小说里事情经常是无故发生的:作家称之所以会有这种氛围,是因为他经历过的一个听起来就很惊悚的真实事件。他小时候在暴风雨中玩耍,亲眼见到一道闪电击中他身边的玩伴,让那个小男孩瞬间没了性命。“我记得抓住他的舌头,不让他吞下去,”奥斯特后来回忆道,“看着他的皮肤一点点变蓝,要是你十四岁的时候目睹了这样的事,就会开始明白这世界其实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稳定。”这件事发生在他眼前自然是很可怕的,但却也给了奥斯特的作品一个深刻的主题——世界的随机性——也让他成为少数几位受到严肃文学圈推崇的惊悚小说家之一。
他得到赞誉最多的作品是他的《纽约三部曲》,里面借用了惊悚小说的气氛和技巧——比如你读下去的时候会越发地觉得不安,但故事关注的不是找到凶手,而是搜寻生命的意义(当然,那些角色们可想而知是不会找到的)。有些批评者说过,所谓的“存在主义惊悚小说”(不太关注“谁干的”,更关注“有什么意义吗”)是有些牵强的。奥斯特并不同意。“我认为世界充斥着奇怪的事件,”他评论道,“现实比我们所承认的要神秘得多。”他的书很多时候都把美国描绘成一个没有逻辑、让人费解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法国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近年来,他抱怨自己的想法已经耗竭了,承认:“以前我总有一堆备用的故事,但从几年前开始我发现抽屉都空了。”
奥斯特是个很会自损的人,但他的谦逊恐怕还是及不上另外一位小说家——当被告知她获得了文学的最高荣誉时,她说可能是因为评审的人知道她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