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书评全集(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评康拉德·海登的《元首》[15]

大约八年前,刚刚出版《元首》的同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关于希特勒的大部头作品,起了个骇人听闻的书名叫《棋子希特勒》。它的主题是当时普遍为人所接受的观点:希特勒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是德国工业巨头的傀儡。

后来的事件证明这个观点是错的,海登先生这本详实的长篇作品很有可读性,尝试解释那些极其复杂的原因——思想、宗教、经济和政治上的原因——为什么一个半癫狂的人能够掌控一个大国,并让数千万人丧命。

海登先生以1934年6月的大清洗作为结束,他指出这个事件并不是一个随意的终止点,因为这一暴行标志着新的历史阶段,而这个历史阶段还没有结束。

故事从希特勒出生之前开始。确切地说,是从1864年一份如今已经被遗忘的抨击拿破仑三世的非法宣传册开始的。

过了不久,沙皇的秘密警察得到了这份宣传册,从中捏造出那部臭名昭著的伪作《锡安长老会纪要》。他们的目的是以种种犹太人的阴谋恐吓沙皇,然后促使他以暴力手段镇压俄国革命。

种族主义者罗森堡[16]来自俄国的波罗的海地区,革命期间在莫斯科上学,逃到德国的时候随身带了一份《锡安长老会纪要》,希特勒正是从这份文件中归纳出反犹主义思想,它成为希特勒高度重视的欺骗手段和政治工具。

海登先生详细地描述了希特勒的早年历史,以一位名为汉尼斯克[17]的画家的描述填补了《我的奋斗》的空白,他在维也纳和希特勒一起挨过几年穷日子。

根据海登先生的研究,似乎《我的奋斗》的自传部分是可信的。即使根据希特勒本人的描述,直到1914年战争爆发之前,他一直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从来没有干成过什么事情。他的性格特征就是懒惰,没有能力结交朋友,对不能让他过上体面生活的社会充满仇恨,还喜欢画画。(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独裁者都是落魄的艺术家——亨利八世和弗里德里克大帝都写一些蹩脚的散文,拿破仑和墨索里尼尽写一些没有人会排演的戏剧。)

那场战争是希特勒的天赐良机。他享受着战争的每一刻,这似乎是真的,虽然很多人总是否认希特勒战功卓著,曾因作战英勇而被受勋。他说当战争结束时他哭了,从那时开始,恢复战争的气氛成了他的主要目标。

在1918年乱糟糟的德国,像希特勒这种品性的男人自然会步入风云诡谲的政坛。他加入了德国工人党——国家社会主义党的前身——当时只有六个会员,全副家当就只有一个文件箱和一个用作收银箱的雪茄盒。

那些被遣散的帝国国防军的军官计划重建德国军队,反对凡尔赛条约,正在寻找一个能掩护他们的目标的政党,德国工人党假把式的社会主义纲领对他们来说似乎可以加以利用。

因此,希特勒从一开始就有了靠山,但一段时间之后,当他已经控制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势力时,那些工业巨头才开始大手笔地资助他。

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有三个优点。第一点是他完全没有怜悯或爱心,也不受人性的束缚。第二点是他对自己充满无限的信心,鄙视其他任何人。第三点是他充满魄力和感染力的声音,几分钟内就能让任何听众忘记他那查尔斯·卓别林式的长相。

几年后,他以三寸不烂之舌挑起一场可怕的运动,在一个又一个演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反犹、反资、反布尔什维克和反法言论——这些对无业工人、破败的中产阶级和渴望另一场战争的军官们来说都非常有吸引力。

但是,要取得最高权力则是另一回事,多年来国家社会主义党的历史起起落落。大体上说,当局势不好时,希特勒成了政坛明星;当局势好转时,他的地位就每况愈下。在景气的二十年代,道威斯计划[18]实施期间,英国和美国经济复苏,俄国的新经济政策和国家社会主义党似乎就要销声匿迹了。

接着大萧条来临了,希特勒平步青云。我们不知道那时候是否有机会挫败他,但不管怎样,事实就是他在德国的真正敌人——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一直在内讧,而不是联手对付共同的敌人。

希特勒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计将他们都消灭了,最后将自己党内的左翼分子屠戮殆尽,巩固自己的地位。接下来的故事我们都非常清楚了。

这本书除了介绍希特勒之外,还介绍了关于其他人的有用的背景信息——特别是赫斯、戈林、罗姆和休斯顿·张伯伦[19],那个古怪的英国叛徒,他是泛日耳曼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这本书很有价值,因为它既没有贬低希特勒,也没有抬高他。也就是说,它没有从狭隘的经济角度去帮他开脱,也没有假惺惺地说只要他一死,世界的主要问题就能解决。下面是海登先生的原话:

希特勒能够奴役本国的人民,因为他能为他们提供就连传统宗教也再无法提供的慰藉——对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的存在意义的信仰。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与邪恶为伍,但感觉与其在没有更宏大的意义的状态下空虚地生存下去,倒不如选择邪恶时,真正的堕落就开始了。

当今的问题是找到那个更宏大的意义和被物质世界矮化的生命的尊严。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消灭纳粹主义只不过是让世界的动荡不安少了一个迹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