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斯德哥尔摩效应:恐惧底线一旦被突破,就会选择屈从
2002年,美国犹他州发生了一件让人疑惑不解的少女绑架案。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的14岁女孩独自在家里复习功课的时候,一名凶悍的男性劫匪突然破门而入,将这可怜的女孩带到了一个隐秘的田间露营地。在自己的隐蔽所,这个绑匪猥亵并强暴了女孩,然后用拴狗的粗铁链将她拴在了大树上。
女孩最初坚决反抗,想尽办法逃走,但是,没想到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此后的9个月里,这个名叫米切尔的绑匪一边凌辱和折磨女孩,当她违抗命令的时候对她施以严厉的惩罚;一边给女孩灌输洗脑思想,成功地让她接受了这种被暴力囚禁的生活。到最后,米切尔甚至让她爱上了自己——以至于后来当她单独外出的时候,也完全没有想要逃走的念头。
最叫人瞠目结舌的是,伊丽莎白在外出遇到警察的时候也选择无视,从未想过说出自己的真实遭遇。直到后来米切尔带她回到犹他的家乡时,女孩才被熟人认出而报警。被警察解救后,她才彻底结束了这段噩梦般的生涯。
这个故事中,伊丽莎白的表现看起来十分不可思议——她在遭受到了劫匪的残酷虐待之后,居然完全泯灭了反抗的念头,甚至心甘情愿地站到了绑匪这边帮助他脱罪,甚至还爱上了这个暴力胁迫她的坏人!
然而,纵观犯罪心理学的历史,我们会惊骇地发现,像伊丽莎白这样的情形并不是孤例。历史上曾经有很多受害者都选择原谅那些加害自己的人,甚至还会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辩护。
社会心理学家们把这种奇怪的心理现象称为“斯德哥尔摩效应”,它是一种通常发生在受害者身上的病态情结,他们因为跟加害者长期相处,对那些害人者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依赖,被他们偶然在暴虐中施加的小恩小惠所感动,时间久了以后甚至可能发展成为不可思议的“虐恋关系”。
之所以叫“斯德哥尔摩效应”,是因为这种心理病态症候的得名源于发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场抢劫案件。1973年,两名穷凶极恶的罪犯持枪袭击了这座城市里的一家银行,并挟持了四名银行职员作为人质。与警方对峙了130多个小时之后,犯罪分子才最终放弃了抵抗。
然而,让人十分迷惑不解的是,过了几个月以后,那些被警方解救出来的人质却普遍对那些曾经挟持和虐待他们的两名匪徒十分怜悯,他们纷纷在法庭上作证表示原谅劫匪的恶行,愿意自筹资金给劫匪脱罪。最叫人诧异的是一名女职员甚至爱上了其中的一名劫匪。
有专家分析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因为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一旦恐惧的底线被突破,人们往往会选择屈从。那些挟持人质的罪犯看起来当然是穷凶极恶的,好像下一刻就要把自己杀掉了,所以人质会非常害怕,然而当这几名人质发现罪犯仅仅是把自己当成肉盾,而并不是想要真的杀害自己时,一种病态的感恩和依赖之心就产生了。
随即,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渐渐转化成了对劫匪的感激和崇拜——因为劫匪可以操控自己的生死。再进一步,受害者还会把自己的心理需求投射到劫匪身上,甚至于发展到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境况。
“斯德哥尔摩效应”广泛存在于多个领域的人群中,比如说战俘对战胜者、囚犯对看守、受害者对强奸犯等。这种奇特的心理的产生,通常包含了以下四个历程:
一开始是强烈的“恐惧”,接下来会感到强烈的威胁。这令他们非常“害怕”,本能驱使他们去找人倚靠,而和他们共处一室的劫匪自然是最方便的选择。于是,他们会把加害者给予的一点点好处当成是难得的恩赐。此后,他们就会陷入对加害者的“同情”之中,并且在之后以有形或者无形的方式“帮助”加害者。
广义上的“斯德哥尔摩效应”在婚恋关系中更为常见,有不少女性经常要忍受伴侣的家庭暴力,但是当警方进行干预的时候,她们却又会千方百计地为对方申诉,或是执意不肯离婚。很大程度上,这种在外人看来近乎受虐的心理,就是斯德哥尔摩效应(或情结)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