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IPv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今日的互联网

1.1 互联网的发展

1.1.1 Internet的来历

互联网的英文名字是Internet,音译为“因特网”。它始于1969年的美国,当时用于美军的军事科研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ARPA)上,后来成功地将美国4所大学的4台计算机相连接,成为最早的互联网雏形,但没有涉足民用。直到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规划建立了一个由15个计算机中心组成的美国全国性教育科研网络(NSFNET),它的应用范围更广,渐渐代替了阿帕网的地位,1989年又再次与从军事网络分离出来的MILNET合并连接后,开始启用英文名字Internet,“互联网”一词由此诞生。

20世纪90年代初,Internet引进商业机构,开始商业推广和应用。1995年,NSFNET停止运营,Internet彻底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我国互联网的起源要追溯到1986年8月25日上午11点的北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吴为民在某单位的一台IBM-PC上,通过卫星远程登录到日内瓦一台机器账户上,通过该账户向位于日内瓦的Steinberger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而在1987年9月20日,在德国人维纳·措恩(Werner Zorn)教授带领的科研小组的帮助下,王运丰教授和李澄炯博士等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ICA)通过自建的电子邮件节点,向德国成功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邮件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在后来的几年里,中国科研单位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直努力建设中国的网络。1990年,中国的顶级域名.CN完成注册。1994年4月初,中美双边科技联合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此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作为中方代表,对于连入Internet的重申,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批准。并于同年4月20日,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开通了一条64K的国际专线,象征着我国正式走向国际互联网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