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2.3.1 系统工程实践先于系统工程学科
系统工程学科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至今不过是60多年。理论来源于实践,先有实践,后有理论;某一方面的理论不断积累、完善与深化,到了一定时候才会产生某个学科。系统工程也是这样。系统工程实践先于系统工程理论,先于系统工程学科。
系统工程实践,古已有之。许多材料可以说明,中国古代早就有许多成功的大型的系统工程实践了。下面介绍的几个古例,都是很精彩的系统工程实践案例。1.5节介绍了系统思想的演变。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系统思想、系统工程实践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是“系统工程文明古国”。
系统工程实践的古代案例。
1.大禹治水
传说在4000多年以前,神州大地洪水泛滥。“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国家领导人舜先派鲧治水。鲧采取“湮”的办法,治了九年,没有成效,受了处分,被充军到羽山。舜又派大禹治水。大禹经过调查研究,认识到他父亲鲧的办法“湮”是错误的,毅然决定改用“导”的办法。他率领群众挖了九条大川,放田水入川,放川水入海。他把全国分成十二州五大区,分派五个首领掌管。在治水过程中,他还注意调运物资,救济灾荒,让大家有饭吃,不断改善生活,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治理了洪水。由于治水有功,大禹深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爱戴,舜就把国家领导人的职位禅让给他。
这个故事中体现的系统思想是很明显的:处理的问题是一个复杂大系统,不仅包括“治水”的工程问题,而且包括“治人”的社会问题;大禹采用的方法是优的(“导”),他实现的系统的总体效果也是优的(治理了洪水,担任了国家领导人),即:实现了“一个系统,两个最优”。
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理水》对此进行了十分生动的描述。
古代很可能是发生过大范围的洪水的,例如《圣经》里就有“诺亚方舟”的故事。但是,大禹治水说明的道理和诺亚方舟的神话是大不一样的。
2.都江堰
鱼嘴分江内外流,宝瓶直扼内江喉。
成都坝仰离堆水,禾稻年年庆饱收。
李冰父子功劳大,筑堰淘滩尽手工。
六字遗经传不朽,友邦人士共钦崇。
这是革命老前辈董必武歌咏都江堰的诗句。
四川省灌县都江堰工程如图2-1所示,它是公元前250年前后,由当时的秦太守李冰及其儿子李二郎率领当地劳动人民修筑起来的。它有“鱼嘴”岷江分水工程,“飞沙堰”分洪排沙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体部分,加上一系列灌溉渠道网,巧妙地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成功地解决了成都平原的灌溉问题。李冰父子并且总结了“深淘滩,低筑堰”六字口诀,指导人们进行养护维修工作。两千多年以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四川人民。解放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多次整修,扩大灌溉面积。
图2-1 都江堰示意图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一项杰出的大型工程建设,今天的中外专家看了这个工程都惊叹不已。在当今世界上,两千多年以前的大型工程,现在还能基本保持其原貌并且保持其原有功能、发挥其巨大作用者,都江堰可谓是硕果仅存。
在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的主体工程基本上没有受到损伤,只是“鱼嘴”头部有一条不宽的裂纹,很快就修复好了。
附记:有一段逸事值得记取。在图2-1“离堆”的正前方,原来有一块巨石,名曰“虎头”,是李冰父子特意留下的,阻挡上游来水直接冲刷离堆,可以保护离堆。到了清朝,有一位朝廷派来的巡视大员黄观察不明就里,认为虎头很碍事(上游放下来的木筏可能撞上虎头),自作聪明,下令把虎头凿去了。于是,上游来水直接冲刷离堆,离堆比较松软,渐渐毁坏。人们采用种种办法保护离堆,收效很有限,直到钢筋水泥发明以后,加固离堆,才解决了问题。有人叹曰:
李公岂吝举手劳?虎头凿去离堆倒。
笑罢古人黄观察,再看今人有多少?
很遗憾,时至今日,类似黄观察的“聪明人”真还不少。
3.田忌赛驷
这是博弈论中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
公元前350多年的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臣田忌赛驷,赌注为千金。他们的驷各有上、中、下三个等级。田忌的上等驷劣于齐王的上等驷而优于齐王的中等驷;田忌的中等驷劣于齐王的中等驷而优于齐王的下等驷;田忌的下等驷劣于齐王的下等驷。如果用同等驷比赛,田忌必定3场皆输。田忌在谋士孙膑的建议下,先用下等驷对齐王上等驷,然后用上等驷对齐王中等驷,用中等驷对齐王下等驷,结果一负二胜,赢得千金。
我们看到:系统的基本要素没有变化(六驷),但是运用不同的策略,进行不同的组合,得到了不同的总体效果。
附记:“田忌赛驷”与“田忌赛马”
一些书上把这个故事说成“田忌赛马”,是不准确的。“驷”是“四匹马拉的车”,“赛驷”是赛车。请看司马迁的《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类似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其中的“驷马”也是四匹马拉的车(这是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了)。无独有偶,今天有“宝马”汽车,“宝马”者,车也,非马也。
7.6节对田忌赛驷进行了延伸研究。
4.丁渭工程
北宋,宋真宗在位时期(公元998—1022年),皇城失火,宫殿被毁。皇帝任命一个名叫丁渭的大臣负责皇宫的修复工程。这项工程怎样才能进行得又快又好?经过反复考虑,丁渭提出一套施工方案:首先把皇宫旧址前面原有的一条大街挖成沟渠,用挖沟的土烧砖,解决部分建筑材料问题;再把开封附近的汴水引入沟内,形成航道,从外地运输砂石木料等;待皇宫修复后,把沟里的水排掉,用建筑垃圾、废弃杂物填入沟中,恢复原来的大街。
这是一个杰出的方案。它把皇宫修复全过程看成一个系统,划分成许多并行的与交叉的作业子系统,蕴含了统筹法(PERT/CPM)的原理。
5.赣州的宋代排水系统(根据2010年媒体报道材料)
2010年入夏以后,中国南方地区发生了汛情。截至7月20日,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受洪涝灾害影响,受灾人口1.13亿人,因灾死亡701人,失踪347人。汛情灾情有五大特点:降水过程长、强度大;汛情发生早、超警多;灾害种类多、范围广;洪涝灾害重、影响大;受灾区集中、损失重。但是,人们注意到:江西赣州也连遭暴雨,却未出现内涝,甚至没有一辆汽车泡水。当洪峰到达赣州时,一番景象却是:儿童在城门口的水塘里嬉戏钓鱼,买卖人在滔滔洪水边安然地做着生意。看起来,他们丝毫没有把洪水当作“灾害”。
这一奇迹让人们注目于900多年前北宋时在此修建的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福寿沟是一个主次分明、排蓄结合的排水网络。福寿沟与沿线众多的池塘连通,组成了排水网络中容量很大的蓄水库,以调节暴雨流量,减少下水道溢流。平时则可利用蓄水养鱼种菜。900多年前的工程让我们看到了雨水资源化与防汛抗洪、生态保护的有效统一。
据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也经常饱受水患。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一个叫刘彝的官员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福沟排城东南之水,寿沟排城西北之水。福寿沟根据赣州城的地势,采用明沟和暗渠相结合,并与城区的池塘相串通的方式。这样既可避免沟水外溢,又可以养鱼和种植水生植物。福、寿两沟均通过城墙下面的水窗,将多余的水分别排入章江和贡江。
福寿沟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福寿沟仅是整个赣州排水防洪体系中的一环。修建于宋代的坚固城墙是很好的防洪堤坝,城内还有数百口水塘,刘彝将福寿沟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以发挥调蓄作用。
为了防止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倒灌入城,刘彝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启闭之,水患顿息”。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同时,为了保证水窗内沟道畅通和具备足够的冲力,刘彝采取了改变断面,加大坡度等方法,确保水窗内能形成强大的水流,足以带走泥沙,排入江中。这样,该系统在江水涨时自然关闭,江水落时自然开启。
福寿沟现在全长12.6公里。该系统今天依然在为赣州古城服务。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都可以应付,也不会发生内涝,“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赞叹”。
讨论:今人一定比古人聪明吗?与古人倡导的因势利导不同,今人看上去更加崇尚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去“改造”大自然。现在的赣州市,古城门里装上了密封性更好的防洪铁门,新城区埋下了更粗的排水管,泵站里装配了马力强劲的抽水机。为了开发房地产,部分水塘已经被填平,成片的楼房拔地而起。有关部门认为,即使没有水塘,也不过是多消耗点电就能把水送出去。然而,在暴雨中,雨水总是先汇集到水塘,然后泵站才能直接从水塘往江里抽水,否则,根本来不及排水,难免要闹内涝了。赣州市的老百姓感叹:“幸好八境台公园的那口蓄水塘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