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引论(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版前言

十年与五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过得真快!本书第1版第1次印刷是2004年10月,整整十年过去了。第2版第1次印刷是2009年5月,也过去5年多了。

感谢出版社和编辑朋友的辛勤工作,感谢读者的厚爱!本书比较受欢迎,年年重印,在同类教材中是比较突出的。这给我们很大的鼓舞。

系统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得到了两个方面的大力倡导与积极推动:一是以钱学森院士为代表的学术界;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多任最高领导人,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人。一个学科,能够在两个方面得到如此“高规格待遇”,系统工程是独一无二的。

在最近5年中,这两个方面都有重大事件发生。下面先说第一方面。

系统工程中国学派——钱学森学派

2009年10月31日,中国系统工程的第一推动力钱学森院士逝世,享年98岁。这是中国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是系统工程学术界的巨大损失。

钱学森院士走了,他的文章还在,他的精神还在,将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前进。钱学森院士留下的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思想与著作将会永放光芒,已经形成的系统工程中国学派——钱学森学派将会继续发展,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本书第1版就明确说明:“本书观点和内容属于钱学森体系。”后来,我们觉得“学派”这个词更好,所以第2版说:“系统工程与改革开放共生共荣,与时俱进,已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系统工程中国学派——钱学森学派。”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2008年10月,南昌)上,本书作者之一孙东川教授作大会报告《试论系统工程中国学派与系统科学中国学派》。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2010年10月,成都),以及其他多个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孙东川教授都对系统工程中国学派——钱学森学派进行了阐述。

本书是自觉按照钱学森院士的一系列论述来编写的,目的在于弘扬系统工程中国学派——钱学森学派(这两个术语无论是合用,还是单用哪一个,都是同样的意思)。第3版第2章增加了一节“2.7系统工程中国学派——钱学森学派”,还增加了“附录A钱学森院士生平与系统工程”,对于钱学森院士和钱学森学派进行了比较详细和全面的介绍。

系统工程中国学派——钱学森学派是客观存在,毋庸置疑。问题在于:在德高望重的钱学森院士逝世之后,如何巩固研究成果和研究队伍,并且发扬光大?我们认为:第一要务就是学习、梳理、宣传和推广钱学森学派。

系统工程的教育与普及工作是永远需要的。钱学森院士留下的《论系统工程》《创建系统学》等著作内容丰富,值得一读再读,按照钱学森院士的一系列论述来编写教材。教材可以包含其他内容,顺其脉络,引申、演绎和创新,但是,不宜“顶牛”。有了一本又一本(多多益善)这样的教材,钱学森学派就能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系统工程寄予厚望

周恩来总理生前殷切期望把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总体设计部工作模式移植到国民经济的重大工程建设中来。总体设计部的工作模式,就是系统工程的工作模式。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有连续五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七任国务院总理,以及众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人,都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系统工程,对系统工程寄予厚望。

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党的十八大以前,在他们各自的工作中多年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系统工程。十八大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们已经作了十多次论述,摘引如下:

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

201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总的要求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时说: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会带来经济和社会深刻的变化,需要各项配套改革去推进。

2013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指出:恢复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

2013年9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听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城镇化研究报告和座谈时指出: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科学论证,周密谋划,使实际工作趋利避害。

2013年9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指出:金融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抓住重点和难点或者说是关键问题,将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会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促进全面改革的深化。

2013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2013年10月29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住房问题,牵扯面广,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往往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

2014年1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积极推进;要把社会各领域都纳入信用体系,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金融等重点领域更要加快建设。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指出: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

2014年5月1日,《求是》杂志刊登李克强总理的文章《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对于推进利率市场化,他指出:需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利率市场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单兵突进式的改革难以成功,需要与相关方面改革协调推进。二是利率市场化赋予了市场主体更多自主权,金融机构和企业要加快完善公司治理,强化财务硬约束,不能不顾成本,盲目竞争,搞利率大战。

2014年6月6日,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时说: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统筹考虑,又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的论述也有很多,各部门各地区领导人的论述更多,限于篇幅,不在此引述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激励了全体中国人和海外华人华侨,全世界为之瞩目。这无疑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学术界应该为之不懈奋斗。

系统工程,责任重大。系统工程,大有可为。系统工程学术界不但应该积极紧跟,而且应该主动寻找,争取把一些重大问题和难题作为系统工程项目立项开展研究,得出多种备选方案,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部门各地区领导人提供决策参考。

第3版修订概要

第3版的修订幅度比较大,每一章都有改动,更新或新增一些内容。主要情况如下:

(1)第1章,1.1节介绍了我国计算机研制的最新成就——天河一号、天河二号;在“1.5.1古例分析”中,把“田忌赛马”按照历史文献还原为“田忌赛驷”,补充了都江堰的一段逸事,增加了一个古例“赣州的宋代排洪系统”;

(2)第2章,2.3节更新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的情况,2.6节更新了对我国航天事业的介绍;增加了“2.7系统工程中国学派——钱学森学派”和“2.8系统工程要为实现‘中国梦’作贡献”两节;

(3)第3章,增加了“3.6现实生活中的系统工程举例”一节,其内容是“菜篮子工程”“校园一卡通”,并且分析了“拉链马路”的是是非非;

(4)第4章,增加了“4.3.5 Hal l-Checkland方法论”一节;在4.4.2节,把“顶层设计”与“总体设计部”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把原来的“4.5.4系统工程项目研究的一般过程”扩展为4.6节;

(5)第5章,各节有一些小的改动,5.2节改动稍多一些;

(6)第6章,增加了“6.5系统的系统(SoS)”一节;

(7)第7章,增加了“7.4.3实体模型:案例研究”一节;还增加了“*7.6公平博弈的线性规划模型”一节,对田忌赛驷的故事作了延伸研究。

(8)第8章,增加“8.7 PESTEL分析与SWOT分析”一节;原8.7节与8.8节作了调整,更新了8.9节的案例3;

(9)第9章,9.2节增加了少量内容,指出当前系统评价工作中出现的弊端:考核指标短期化、过度数量化等;

(10)第10章,本章旨在说明系统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删去了10.4节中技术性过强的内容;

(11)第11章,增加了“*11.6《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该表是我国已经出版的最新的投入产出表);并把第2版的附录A5修改作为“11.7里昂节夫与投入产出分析”一节;

(12)第12章,修改与补充了12.4若干重要的命题:系统工程概要ABC,列出62个命题。

第3版增加了一名作者:钟拥军。钟拥军博士在第1版的编写过程中,就做了很多工作。在第2版、第3版的编写过程中,孙凯和钟拥军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两位博士都比较年轻,富有活力,本书以后的修订和再版将要更多地依靠他们。另外,本书还要编写课件,并且筹划“系统工程”的MOOC课程,他们将是主力军。

第2版与第1版的“前言”,希望读者们再看看,其中已经说过的事项这里就不重复了;很遗憾,一些已经指出的问题依然存在。

修订系统工程教材,我们深感诸多“两难”之境。其一,与时俱进和相对稳定的关系。一方面,系统工程教材必须与时俱进,经常更新,否则就会陈旧,误人子弟。而且,系统工程是发展中学科,不断出现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教材应该及时反映;系统工程又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社会经济系统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系统是日新月异的,教材如果一成不变就脱离实际了。另一方面,教材不可能是“时事快报”或“新闻联播”,无论如何修订都跟不上形势变化。只能是既跟又不跟,教材内容与发展形势适度结合。其二,内容的经典性与研讨性的关系。本教材的基本对象是大学生和研究生,经典性的内容不可不讲,而且是主要的;研讨性的内容不可没有,尽管篇幅少一些,也要给读者以启迪,让他们明确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主要方向。研讨性的内容,既要联系本学科的发展,又要兼顾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动向。

我们深深体会到:系统工程教材的编写与修订工作是一项颇有难度的系统工程,颇有难度,令人煞费苦心。这项系统工程现在做得怎么样?请读者们评头论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孙东川 谨识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