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多面体
文化,是文化产业这种经济活动的基础性概念,如果对它不了解,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1.文化与文化圈
文化概念涉及广泛的内容,它包含了精神观念、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等领域的内容,如语言、道德、宗教、习俗、习惯、审美、艺术、文学、法律制度、象征符号、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其中的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也都是多样性的。
文化这个词的用法非常丰富,可以含糊着用,比如民族文化;也可以具体指文化艺术,如草根文化、京剧、动漫、先锋派艺术等;甚至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动漫可以划分为漫画、动画电视和动画电影等,漫画又可以区分为故事性漫画、批评性漫画、知识性漫画等。而且,人们在使用“文化”作为某个语词的前缀词和后缀词来标示某种文化时,这些概念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如文化生活、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艺术、文化娱乐以及历史文化、当代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企业文化、酒文化、影视文化等。
有时文化是指“与文化相关”的类别,即不是以文化为主体的概念,而只是包含有文化元素。如“产品质量文化”,主要是指重视产品质量的态度。一些人所谓的“物质文化”,不是有一类物质叫文化,而是指在文化观念指导下创造的物质。本书作者把它称为“文明”而不是文化。
对于涉及广泛领域的文化理念,都必须根据理念持有者的独特文化立场予以区别,如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民主、专制、民族国家、种族、女权主义、后现代文化、印象派、意识流、结构主义、市场化等,这些概念所传达的文化理念,各自可能特指某些价值,也可能泛指广泛的文化内容。
文化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有点像知识这个概念,知识的概念范围很广,有真的知识,有假的知识,文化也包括好的文化和坏的文化,我们都把它们叫作文化。总体上来说,我们身上的共性的事物叫文化,除了物质之外,人的精神和生活方式等有共性的事物都叫文化。
有共性的事物是一个历史的结果。这些事物的范围是不一样的,有的范围很小,有的范围很大。比如我们平时讲企业文化就是一个比较小范围的某种共性的事物。而全世界有很多种文化是基本的共性,比如婚姻,全世界的人类都用婚姻的形式来组合家庭,这是文化的共性。当然,不同范围的文化有不同的共性。我们身上共性的事物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或大或小的文化圈。
共性在文化圈中,其具体形式是彼此有差异性的。比如,我们中国人都过春节,都会用筷子,有很多文化上的习俗都是一样的,这是共性;而同样作为中国人的闽南人,其很大一部分文化和其他地区的文化是一样的,但是也有很多是不一样的。
从人类学家所理解的文化的本质上看,文化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习得的共性”。这里有两个要素很重要:一个是“人”,一个是“习得的共性”。文化是指群体的文化,一个人的个性不算文化;但是任何个人身上都体现了他所成长的环境中的共同文化特性或者文化要素。文化的群体性特征表明,如果我们拥有共同的精神活动和生活方式等内容,那就是拥有了共同的文化。群体可以大到整个人类,也可以特指特定区域的人群、某个群体乃至某个组织机构的成员。
简言之,群体共性是文化的本质特征。
2.文化多元与冲突
在群体共性范围内,文化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
差异性必然导致多样性,这意味着,不同圈子的文化可能会发生冲突。文化中包含着价值观、习俗、惯性、生活方式等构成要素,文化多样性必然意味着价值多元性。就是说,文化的多样性是每一个拥有某种文化的人的基本诉求,不同的人都需要保持自身的文化。
价值多元虽然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现象,但是不应该被当成一种原则。有些领域里可能不去强调价值多元和文化多元反而会更好一些,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形成共识和凝聚力。比如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英语,虽然也出版很多其他语言的报纸,但是在官方的层面上就一种语言,就像秦始皇当年统一文字一样,这种统一,缓和了美国文化构成上的冲突。
文化的多样性普遍存在于服饰、发型、饮食习惯、语言、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等具体形式中,也因为历史、地域、民族、群体、活动等的不同而不同,有时文化的共性突出,有时文化的个性分明。文化要素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可能导致冲突,而共同的文化要素也会使他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产生共鸣和亲近感。
共鸣和冲突是文化多元这个同一特性的两面,因此,社会生活要求人们应该具备有助于共同生活的能力,既保持文化多样性,又缓和文化冲突,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文化素质。在古代中国,这就是传统讲的“礼”,设立“礼”的目的就是要和别人减少冲突,寻找共性,文化有差异没关系,至少要有一种行为举止上的共性来化解人们的冲突。
处理文化差异的基本方式是求同存异,例如,各国的流行音乐都有各自的特点,影视的文化内涵和故事主题选择等也不一样,在涉及大众文化的层面上,关注人类共性的产品,更容易畅销全球。商业诉求介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化艺术和文化活动的全球化。当然,由于文化产业对青少年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会产生国家文化安全的危机。
3.文化的沉淀与惰性
文化的由来可能是具体行为引发的,也可能是心理需要造成的。比如现在结婚的时候,新郎都要租一队婚车队来接新娘以撑场面,就变成了婚礼文化。这是某些人的行为或者某个人的行为,久而久之就变成很多人的行为。
(1)文化的被动形成
社会心理需要也可能催生新兴文化。比如很多宗教就是创造出来的,它利用人们的信仰,提倡某种文化和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很多信仰最后都变成了一种文化。
信仰变成了一种文化以后,它就具有宗教和文化的双重力量。比如日本或是美国的基督教的礼拜,其教堂除了作为宗教信仰的场所之外,它又是老百姓聚会的场所,这些人组成了一个圈子,他们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宗教力量和社会交往的力量组合。
(2)文化的主动建设
文化形成的这个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被动的,都不是人们主动创造出来的。人们主动创造出来的部分,被称为文化建设或者建设性的文化。
文化建设成功与否,有两个及格标准:第一,如果希望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变成一种文化,那就至少要被某个圈子的人认可接受,比如20世纪末北京大学中流行在11月11日过“光棍节”;第二,即使它被认可接受还不行,还要变成一种习惯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比如淘宝把“光棍节”发展成了网购文化。
所以,文化建设是比较难的,与其说是文化建设,不如说是文化引导。文化的变迁是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力干预的影响是有限的。这个社会客观情况倒过来说就是:想改变老的文化是比较难的。就像“破四旧”很多年,但算命、看风水这些习俗现在还是有人信。
文化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形成这种生命力的原因在于,文化是个客观沉淀的过程。它是一种惯性或者一种习俗、习惯。文化的传统,是一种凝聚力,但如果一种文化持续的时间特别久,那么它的惰性、保守力量就很重,这种文化不愿意改变,特别是以老年人为主导的社会更不愿意改变。
因此,文化有两种,一种叫被动的文化,一种叫主动的文化,主动的文化会变成被动的文化,被动的文化反过来会束缚主动的文化。但文化毕竟是自身“野蛮生长”的,生生不息、自新自成。比如以前中国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谁掏钱都有一种共识,但现在80后和90后基本采用AA制,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