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感:战略定位走出迷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战略何以是方向作者:裴中阳,刊登于《哈佛商业评论》杂志,2019年8月。(代前言)

“银隆是个大窟窿”。2019年伊始,一向自信的董明珠终于坦言“过得很苦”。回到2016年年底,董明珠个人联合其他机构向珠海银隆增资。不料想,国家能源补贴政策调整突如其来,很快触发了银隆经营危机。

然而,很多人并未读懂董明珠的内心之苦。“好空调,格力造”。自2005年起,格力(家用)空调产销量连年位居全球第一。2013年,格力电器开始大张旗鼓地为旗下晶弘冰箱和大松生活电器摇旗呐喊。2015年,第一代格力手机在董明珠手中面市。

谁都明白,当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之后,它就无法再使市场份额翻番了。即使是总量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任何厂商的占有率都有其极限。

格力电器跳出空调单一产品的窠臼事出无奈,问题在于:冰箱、手机乃至新能源汽车等扩张投资是否正确?格力电器有无更好的方向选择?

困扰:战略理论学派林立,对方向问题却束手无策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影响最大的战略工具有以下三种。

(1)迈克尔·波特认为,作为战略的核心,战略定位的实质就是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运营活动,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聚焦策略普遍适用。然而,实践中不存在所谓“通行”的竞争策略,迈克尔·波特始终没有跳出运营策略层面。

(2)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影响深远,但其本质不过是一种营销传播工具,强调产品、市场的不断细分和聚焦。问题在于:成为一个品类的代表之后,企业应如何扩张和进取?

(3)麦肯锡公司的标杆战略简单实用,的确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赶超行为,但作为战略最多只适用于跟随型企业。更危险的是,“最佳实践”往往诱导企业展开同质化竞争、浅层次模仿,最终被经营指标绑架而走向崩盘。

突破:战略定位“三部曲”,破解发展方向与扩张路径难题

定位就是方向,战略方向自然离不开战略定位。

如前所述,虽然“战略定位”术语日益流行,但它始终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义,并且一直局限于营销定位和竞争策略层面。因此,企业战略方向长期得不到相应的理论支撑,战略规划更是日益令人失望。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笔者提出战略定位的开创性定义:战略定位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扩张路径,是在对外部竞争环境进行系统判断、对内部资源及能力进行客观评估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产业边界、商业形态和竞争地位。

1.明确产业边界

所谓产业边界,是指企业从事哪一产业或处于产业链的哪一环节,即业务范畴的宽度和产业链跨度。它回答企业“干什么”“做哪一行”的问题,这是头等大事。

确立产业边界有三大要点:

(1)从客户本质需求理解并界定产业——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堪称战略卓越的代名词,但对其成功秘诀的种种解读,实际上普遍难以自圆其说。低成本、低价格属于循环论证,“使用单一机型”更非什么商业机密,但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为何难以被模仿?

答案就在于它自我定位“大众客运业”,而非传统的航空公司:像大巴公司一样配置资源、规划业务和设计流程,由此创造了低价格、高盈利且优质服务的奇迹,甚至常居“最佳雇主”榜首。

飞机不过是一种交通工具,客运服务才是真正的客户价值主张。

(2)抓住产业链关键环节——“通吃”整个产业链的情况比较少见,抓住产业中的一个领域或环节也能成就大企业,因此确认并掌控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至关重要。

高通公司创立不久,就明智地放弃了手机制造业务,转向芯片研发与软件设计,通过技术标准制定、核心技术转让模式,带动了整个通信产业生态圈的繁荣发展。

(3)产业边界是动态的——企业是应当“归核”、聚焦主业,还是积极走向多元化?这一战略层面旷日持久的焦点之争,实际上不过是一个伪命题。

从动态看,创业期、成长期的企业一定要高度专注,聚焦核心产品与服务;企业做强做大特别是跻身行业第一阵营后,就必须及时拓宽产业边界或启动产业升级,否则难免遭遇“天花板现象”。

当初,本田公司利用废弃军用物资开发出摩托车,随后迅速进军汽车和汽艇(发动机)领域。2017年,本田公司生产的小型私人飞机出货量超过老牌企业塞斯纳飞机公司。

谁能想到,全球首款具备双足行走能力的类人型机器人阿西莫(ASIMO),就是本田公司于2000年推出的。

本田公司的产业边界在哪里?他们已从“个人交通工具”扩展到了“个人交通解决方案”。

由此可见,产业边界拓宽的最佳路径,就是以核心产品或服务为圆心,动态、有序地逐步向外延展;并且扩散半径越小,成功概率越大。

这就是多元化扩张的成功规律。

2.确认商业形态

零售业中早有相应概念,如购物中心、超市、连锁店及网店等各类业态。

我们将商业形态(Business Pattern)概念提升到产业高度,定义为企业在特定产业中的组织类型,或产业链上的存在形态。它回答的是企业(在相应产业中)“怎么干”“属于哪一类企业,其商业模式和商业本质如何”的问题。

在房地产行业中,按产业链顺序涵盖的商业形态依次是投资商、开发商、设计商、建筑商、装饰商、分销代理商和物业管理服务商等。

在制造业,商业形态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类:

(1)加工商——亦称代工商,一无独立的营销体系,二无自主的产品品牌,只能贴牌生产成品或提供半成品,沦为品牌企业的“加工车间”。

(2)制造商——亦称生产商,它们拥有独立的品牌和营销体系,一方面生产成品并自行销售或借助代理分销,另一方面只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即自产自销。

(3)提供商——企业提供产品、服务,掌握价值链关键环节,其余环节多借助分包或外协方式;在核心技术凸显的领域,可向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不难看出,企业转型、升级表现在商业形态维度上,就是从加工商(产业生存起点)到制造商(掌控关键环节),再升级为提供商(整合行业资源);从提供产品、服务,最终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抬高竞争门槛)。

身为“网约车鼻祖”,优步并非传统的出租车公司,其商业形态就是提供出行解决方案,并由滴滴出行在中国予以发扬光大。

需要指出的是,商业形态与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的概念很容易混淆。

简而言之,商业模式是一种在满足客户需求基础上的盈利模式,并达成利益相关方的交易结构。而商业形态,则是在产业生态或产业链环节上得以生存、发展的组织类型暨商业本质,它决定着相应的商业模式,切忌本末倒置。

3.确立竞争地位

竞争地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竞争中的相应位序。

所谓知己知彼,企业不仅要明确自己从事的是什么产业、以什么样的商业形态存在,还要对自己“算老几”有清醒的认识。

在波士顿、理特两家咨询公司的研究基础上,笔者提出新的行业地位分类法,并在实践中广受欢迎。

(1)控制地位——掌握行业关键资源(如特许经营权或专有技术),当市场占有率超过50%时,就具有无可争议的行业控制力。如英特尔之于电脑芯片领域。

(2)主导地位——竞争性领域往往难以一家独霸,但可能有两三家大企业结成寡头垄断,联手决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

(3)领先地位——任何行业都会出现领先者(哪怕只是阶段性的),它们不仅市场份额最高,而且在价值链主要环节居于领导地位,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4)优势地位——在价值链重要环节保持相当优势,经营状况良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

(5)维持地位——在盈亏平衡点上下起伏,产品市场占有率无从谈起,但有可能不按规矩出牌以搅乱市场。

(6)挣扎地位——资金链断裂、人才流失、债务纠纷不断,企业随时可能倒闭、破产。

在一般行业中,企业首先要实事求是、各就各位,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要直接对抗霸主;同时,还须高瞻远瞩,奋发图强以不断追求上位。当然,在创新领域中不需要论资排辈。

更重要的是,企业竞争策略首先取决于行业地位,正所谓小企业讲竞争,大企业重联盟。

小企业缺乏与人合作的砝码,只能在价格与服务上做文章,依靠聚焦、低成本在产业链上分一杯羹。对大企业而言,自身综合运营成本难免高企,打价格战更会影响自身信誉,所以多倾向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而攫取垄断利润。

从竞争到合作,恰恰是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必由之路。

总之,真正的战略定位,必须从产品营销与竞争策略层面跃升到产业战略高度,从热衷于商业模式创新深化为抓住商业形态本质,从侧重市场竞争转换到战略合作联盟,如此方能破解发展方向与扩张路径问题。

延伸:战略定位引领,战略规划得以走出困境

简而言之,战略规划就是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但长期以来相关争议此起彼伏:一方面,在内外部环境多变的背景下,战略目标、经营指标越加“测不准”,线性思维的战略规划日益束手无策;另一方面,缺乏战略定位基础、没有方向指导的策略无异于碰运气,制订的规划目标也只能“挂在墙上”。

战略定位“三部曲”构成了战略方向的“GPS”三维坐标。其中,产业边界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商业形态决定企业的组织模式及盈利模式,而竞争地位决定企业的竞争策略与盈利水平。(见图0-1)

图0-1 战略定位三维立体图示

至此,战略定位概念暨理论工具的真正确立,为战略规划解决了发展方向这一核心问题——先有方向,才有方法和策略,才能制定目标和措施,而不再“跟着感觉走”。(见图0-2)

图0-2 战略规划革新框架示意

值得指出的是,愿景就是践行使命所到达的理想图景,但图景主体绝非企业自身,而是你所服务的客户和所奉献的社会,如“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战略就是坚持,定位就是取舍,决策就是谋断。与追求独树一帜的营销定位不同,战略定位力求准确、持之以恒且与时俱进。

可以说,战略定位概念的开创性界定、相关理论体系和实践工具的基本完善,不仅厘清了与营销定位、竞争策略的差异,也使得战略规划变得有路径可循而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