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学习
“想了解布,就得先了解丝的性能。就从我们熟悉的蚕丝开始,蚕丝是一种天然丝,不是人工合成的。天然丝可以解释为,人工无法合成的丝。蚕丝唯一的来源就是,蚕吐出来的丝,你先别管他,什么蚕。”张师傅开始慢慢讲解了。
“嗯!”
“这是一个标本集,这里有12种,全都是蚕丝,他们都不一样。首先,蚕的种类很多,最著名就是桑蚕,还有蓖麻蚕,木薯蚕,柳蚕,天蚕等。我们根据蚕的食物不一样,将它们分类。这样的丝,对消费者来说,没有什么区别,反而因为地域的不同,价格不同。在我们柯桥,桑蚕价格最便宜,其他的蚕丝价格就贵了。我们不怎么需要分别蚕丝的种类,而是要清楚是蚕丝还是人工合成丝,如果这个搞错了,那后果就很严重了。”
“怎么分别?”
“蚕丝其实就是一种蛋白质,而我们的头发也是蛋白质,理论上说他们是属于同一个东西。所以,我们分别是不是蛋白质,可以用火烧的方法。头发烧起来的味道,跟蚕丝味道一样,有种怪怪的味道。这个对于门外汉的要求,如果是专业人士,就不够了。要我讲的话,三天三夜也讲不完,需要自己的专研。”
“对!”
“我刚才说了,蚕丝是蛋白质,其实也算纤维,还有一种就是羊毛!”
“羊毛?”
“羊毛衫穿过吧!”
“嗯!”现在我的,只能机械式地回答了。
“小施,别紧张,现在我只是给你大概讲一下,让你有一个笼统的概念,记不住没事,一口吃不成胖子!”张师傅在安慰我。
“嗯!”
“羊毛,也是一种蛋白质,跟我们头发一样。还有,棉花,亚麻等,都是天然丝物。构成天然丝的最基本就是,蛋白质和纤维。所以,他们燃烧之后得到的东西很像。”
“这些东西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人类发现并且利用。一直到工业化出现,才有了人造丝的存在。人造丝的出现,那是模仿天然丝,利用现有的蛋白质和纤维进行加工合成。现在,市场上的价格,普遍是天然的要贵于人造的。不是说,人造的东西就不如天然的,这个不能这么说。照成价格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一条,天然的东西,生长很慢。需要一个周期时间,慢慢地来,量有限。人造的东西,只要机器开动,可以无限制地生产,量大。”
“这个我知道!”
“这个实验室,有八百多种丝,有天然的,也有合成的,还有一种是石油提炼,也可以当他为塑料吧!”
“塑料?”
“的确良?”
“的确良?”我重复了一变。
“原始人穿衣服,是为了保温。现在的人,穿衣服已经不是单单一个要求了。天然丝有一个重要特点,偏向保温的。棉花,羊毛,都是保温材料。问题是,夏天的时候,穿棉质的受得了吗?”
“那故人穿什么,丝绸吗?”
“以前的皇帝,夏天他们的龙袍都是用木棉做的?”
“木棉?”我第一次听到。
“跟棉花很像,但是它一点都不保温,非常凉爽!现在,我们电视中的领导人,夏天接待外宾,他们还是西装齐全,难道他们不热吗?”
“对啊!我常常会这样想!”
“他们的西装都是木棉做的,看上去很厚,其实很凉爽的。木棉的价格,很贵,一般人用不起。”
“哦!”其实,我只认识棉花,什么是木棉一点概念都没有,脑子里想的应该跟棉花差不多吧!至少,他们都叫棉。
“小施,我进入这一行,也没有什么师傅交我。我从十几岁开始,从纺纱开始做。将棉花,蚕丝纺成线,然后再织成布,时间久了,过手的东西多了,慢慢地就知道了。”
“对!”
张师傅,带着我走了很多车间,看了很多设备。
“小施,那些生产车间,我就随便带你看一下,让你又个感觉,至少知道布是什么生产出来的。你的心思,也不会在那里!我们还有一个地方,是一个博物馆一样的。那里,放了八千多种不一样的布,很多都是我们柯桥生产不了的东西。是老板从国外买回来,或者从别人厂里弄来的。说句实话,我们柯桥,能生产的布料,都是中低挡布料,那些高级布料能生产,量也很低。”
“技术原因吗?”
“柯桥现在好多了,现在知道将钱投入到研发之中,不再是一味的跟风了。”
“这些只能看,不能动,所以就不谈了。小施,这里有一百多种,都是自己生产的,所以你可以随便弄。你每一种拿一点回家,给我使劲地研究,火烧也好,水浸也成,刀割都可以,你要做的就是,我将上百种碎布,混在一起,你给重新分类出来。”
“上百种?”
“这里的布,我闭上眼睛,光用手摸,我就能分出来。”
“我明白了!”
“只有懂分类之后,才会明白手上的布,合适于哪里?做鞋,做衣服,做裤子,做窗帘等等!”
“我明白了!”
要学的东西多着,师傅讲解的分部只是九牛一毛,真正的东西是要靠自己专研和领悟。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自此开始,我跟工人同一时间上班,同时下班。车间可以自由进入,当然穿着得附和标准。我单独一人从不踏入生产车间,通常都是跟在张师傅后面,看他巡视生产车间。检查,那些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要我跟在身边,张师傅都会说出每一块异常的布,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所导致出现异样。这些瑕疵会引起什么变故,是否对接下来的成品造成什么影响。同样的丝,同样的机器,同样的工人,甚至同样的环境,却生产出不一样的成品。这种细微的差别,才是张师傅要注意的事情。如果,数值严重偏差,他时有权及时叫停整个车间。
“小施,这两台机器,生产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只是,原材料不一样,所生产的东西质量相差甚远,价格差好多。”
“张师傅,两种同样的东西,价格好的能生产,那为什么还要生产差的啊?”
“小施,汽车宝马,为什么要生产X1/X2/X3呢?按照你的说法,直接生产最高档的就可以了!从原厂生产成本来计算的话,那些低级别的肯定不划算。”
“没想过!”
“如果,没有差的对比,怎么能够显示出这个好的呢?行业有行业的规矩,除非你做到一家独大,可以随便更改规矩。”
“嗯!”
“这是弹力布,市场上有8种规格型号。比如,在透气性,弹力等各方面都有差别。如果,你作为一个批发商,要知道东西不是价格越高越好,而是要贴近实用。”
“张师傅,如果作为一个小作坊,他们要求的价格,越低越好,至于布的质量是第二选择。”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小作坊有个特点,老板管全部,他是老板,也是销售员,同时也是厂长,兼技术顾问,同时也是原料采集员,市场调查员,新产品开发员!”这个是我对小作坊企业的感悟。
“没错,你说的一点都没错。小作坊,对市场非常敏感。但是,他们没有竞争力,他们开发不出新产品,只能被动地跟着市场走。”张师傅也是过来人,年轻的人时候,也经历过这些。
“说得对,相当年,老干妈连自己产品的玻璃瓶都没有能力改变。他们只能被动地适应市场,如果市场风向一变,他们就得改变,不改则死!”
“现在,实行机械化生产,蕴含大量的专业知识,根本不是一两个能够掌握的,现在分的细,分的精,而不是8、90年代的粗放型生产了。”
聊天会跑题,这个是正常的。渐渐地,我们从车间出来,聊得东西,越来越远了。
一天两天三天,渐渐地适应了我现在的角色,白天到厂里报道,跟在张师傅后面,巡视车间。同时,也抽查成品。看看,生产出来的东西,是否存在问题。空闲的时候,我一个人研究布料。有些东西,不用刻意去记,过手多了,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
比如,虽然是同一个型号,好的布经手几百次后,突然来了一块差,立马有感觉了,虽然说不出哪里不对,感觉就是不对。
张师傅已经已经达到了,用手一模,就说出这块,在生产过程中,哪一个环境出了什么的问题。并且,对这块布,进行分类。甲类,乙类,丙类。用同样的原材料,同样的机器,却生产出不一样的东西,价格上就非常直观。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也认识十几种布了,至少叫得出名字,大概地说出他们用途范围了。
我搬家柯桥的第三天,也是我进厂的第一天晚上,我拿着手机,将台州找自己买过布料的那些老板,电话一个一个打过去。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将货单给自己,自己都能弄到货物,并且价格优惠。做生意,必须要主动,像第一次那样主动上门的事情,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