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轰动
康克琼抱着恹恹欲睡的李雪梅回到家时,已将近十一点。
她打开灯,将孩子放在床上,替她脱掉衣裤盖好棉被熄灯后蹑手蹑脚走进屋去。
听到脚步声,牙子睁开惺松的睡眼直起身看了看窗外责备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不是告诉你要早点回来,娃儿明天要读书吗?”
“你先别急着责怪我,”康克琼嘻嘻一笑,道:“你如果去了也会不舍得马上走的。我告诉你,那叫电视机的东西太神奇了,它倒是不大点,他们说是十二英寸啥的我也不懂,里面放的实在是太精彩了,梅子看得连眼睛都不舍得眨呢。”
“喔,这电视机原来是用来看的。”牙子若有所思地说道,他以前听刘术清说过收音机,但那个是用来听的。
“可不是,”康克琼兴奋地说道:“黄万荣家今晚去了一屋子的人,凳子不够好多人都回家去拿凳子。听他们说,今晚放的电视叫霍元甲,你不知道,里面打的可精彩了。”
“打的精彩?他们不担心把电视机打坏么?”牙子疑惑问道。
康克琼“哧哧”一声笑道:“这你就不懂了,人家是演的,又不是真打,怎么会打着电视机呢?”
“你说怪不,我看见黄万荣把电视机上的一根线拔来拔去,里面就不晓得咋出现了人。他们说叫天线,说是在龙塘山顶上修了个什么站,对了,叫基站,电视机的天线接收到那里发出的信号里面的人就出来了。”
“听你一说,我都有些好奇了,明天得去见识一下。如果当真好的话,我把罗县长说的这件事情干成了,挣了钱无论如何也要给你买一台看。”
“得了吧!”康克琼打着哈欠说道:“你那事八字还没一撇呢!再说能不能挣到钱不打紧,能挣到呢固然是好,挣不到也莫强求,只要你对我们娘俩好就够了。”
“那必须的!”牙子信誓旦旦保证道。
黄万荣家买了电视机的消息,很快在村子里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震动。村里人都在纷纷议论这事,有心热眼红的,也有心里不平的……
心热眼红的感叹说:“要是我有钱该多好,也去买一台放家里天天看。”
嫉妒的抱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说:“不就一台电视机吗,那么大点点只能看到一个人脑壳有啥稀奇的。”
牙子对此倒是显得坦然,因为他当过放木工,背过煤炭,……干过很多脏活累活,他知道挣钱不易,更知道财富要靠自己双手去创的道理。黄万荣现在是有钱了,但人家也是一分一分凭双手挣的,羡慕或妒忌是没有用的,要想成为和他一样的有钱人,还得靠自己踏踏实实努力去劳动。
晚上他也去黄万荣家看了几次《霍元甲》,诚如康克琼所说,确实好看。在心热的同时,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开种子店。
而随着《霍元甲》的热播,村里的孩子们兴起了一股习武热,就连李文定也能模仿港台腔调整上那么几句了。
这天,他正哼着“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朝沙坝头走去,迎面看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带着付眼镜,胳膊里夹着一个黑色公文包向他走来。
因为田埂上的路比较窄,李文定便侧着身子准备让他先过。却见男子在他面前停了下来,操着口流利的普通话问他:“老同志,请问这里是海螺村吗?”
“是啊,这里便是海螺村,同志你要找谁?”李文定好奇地看着他。
“啊!这真是太好了,我终于找到地方了。”男子高兴地说着手伸进公文包里,:“我叫许瑞,从康定来的。喏,这是我的工作证。”
李文定随意看了一眼他手上的工作证,见上面的字他也认不全,只认得前面的“四川”两个字,便问道:“你来海螺村做什么?”
许瑞收好证件解释道:“是这样:我是SC省采风办的,专门负责收集整理各地的民谣、山歌之类的。我今天来的目的,是因为前段时间偶然听人说海螺村这边有一首歌叫《思郎歌》,蛮好听的,所以我想把它抄录下来,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是这样啊。”李文定点点头表示明白。
“同志,”许瑞迫切地问道:“你知道海螺村里现在谁会唱这歌吗?”
“知道是知道,不过……”李文定为难地说道:“不过这唱得好的人都不在了,我倒是会唱,但唱得不太准。”
许瑞的脸上露出些许失望,这腔不正调不准就不是原汁原味的了,多少有些遗憾。
不过,来都来了总得试试,总不能白跑一趟,他想。
“能唱唱吗?”他殷切地看着李文定。
“可以。”李文定说完,便扯开嗓子声情并茂大声唱了起来:
“妹在山这头哟,哥在山那头。中间隔条河哟,名叫大渡河。水大浪又急哟,妹的思念水样长。思念化作水滔滔,划着船儿把郎寻。郎啊你可知道?妹妹我为你望穿了秋水……”
许瑞认真地边听边记谱,听着李文定那怪异的腔调,他想笑又不敢笑,听完了李文定的倾情“演唱”,他总算明白了对方说的“不太准”是什么意思。
“大哥,你这哪是不太准啊!简直左到姥姥家去了。”许瑞的心里有些无奈,心想只能根据这个调,自己润色一下了。
“同志,谢谢你了。”许瑞真诚地看着李文定说道。
“不用谢。”李文定摆摆手,“小事一桩,不足挂齿。咦?你这么快便记好了?”
“嗯,好了,再见。”
许瑞说完,转身刚走了几步,身后传来一阵港式腔调的歌声: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他听得一趔趄,差点掉进沟里,忙定了定神加快步子赶紧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