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和跟神交通的人
史学史从神开始。人们最早认为神创造了世界和历史,而跟神交通的人,即那些宗教家,是最早的历史家。从远古的传说可以知道,当时人们认为人类和人类社会都是神创造的。如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说,东南方的天塌了一角,女娲炼五色石把天补起来了。大地上到处是洪水猛兽,女娲树起四根柱子把天擎起,制服洪水猛兽,人类才得以安居。这个女娲不会是人,而是神。又如黄帝和蚩尤打仗的故事说,黄帝是北方部落的首长,蚩尤是东方部落的首长。黄帝打不过蚩尤,因为他能呼风唤雨。于是黄帝请了天女制住风雨,才打败了蚩尤。后来,人们都把黄帝和蚩尤看作战神。还有大禹治水的故事,也把禹看作神或是半人半神。相传禹的降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他母亲吞了一种植物的种子生了他;一说是他的父亲死后三年尸体不腐,有人用刀把他父亲肚子剖开,生了他。大禹治水,遇山阻路,于是化为大熊,开通山路,他妻子送饭时看到后,感到羞耻,化为石。后来把石破开而得子,就是启。周代的后稷也是神,他是农神。相传后稷的母亲踏了巨人的脚印而生后稷。
这些故事从远古流传下来,中间有加工,但不是假造,反映了部落的情况。传说里的神都是为人民利益做事的,他们在人民群众中有威信,得到拥护就成神了。这是最早人们对历史的看法。
到商代,有了甲骨文的记载。商的每代王都是神,商王和神是二位一体的。活着的时候管活人,死后还管死人。商代的神不是为人民群众的神了,而是统治者。这种观点至少是统治者的意识。当然许多群众也有这种看法。后来周王灭商,周神比商神进步,认为周是天的儿子,商也是天的儿子,但天不喜欢商这个儿子,而喜欢周这个儿子。商代的神与自己的祖先统一起来,他的权威只限于商。周代的神不限于周的氏族部落,而是大家共同的神,带有“世界”性。周族有神,别族也有神,但同属于周的至上神,即周的祖先。各族的神与周的祖先有统一、有分离。各神中,谁不好好干,至上神就不喜欢他。这样,就从一个部落的神变为“世界”性的神了。这是一个发展,即由第一步,为群众做事的神;到第二步,代表统治者的部落神;到第三步,“世界”神。这种变化是社会变化带来的。
西周以后出现了新的历史观点,认为历史主要是通过人的历史行为来决定的。这是一个进步。当然,春秋战国时也有认为历史是神决定的。直到今天,不是还有人认为历史是统治者、英雄决定的吗?马列主义从来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西周以后的新历史观点当然不是马列主义观点,但却比神意史观进步。
历史工作者最初是搞宗教活动的。刻甲骨文的贞人就是最初的史官。史官记载的完全与宗教有关,如打猎、打仗,王去什么地方,先占卜吉凶,然后写上结果:王怎么样。这是宗教活动。史官的职责就是沟通神与王的意志,看到天上有什么现象,主吉主凶,要告诉王。当然有科学知识问题,古代科学与宗教不分,但主要是宗教。甲骨文记载的东西包括历法和文字。古代史官必须懂得历法以掌握时间,还要会写字。历法和文字是历史出现的最初的两个必要条件。史官在统治者身边,对他们的活动,他可以记录。这就是原始写历史的史官的职务。
史官记事,态度正直是一个优良传统。如《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五年齐太史书:“崔杼弑其君。”崔杼令太史改,太史坚持不改,被杀死了。又换其弟为太史,还是不改,又被杀了。后来他另一弟弟来换,还是坚持,没有再被杀。这件事古来传为美谈,言其不惧权威,宁可掉头也要坚持按事实写历史。当然,这不能跟我们坚持马列主义去比,因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认为自己是神和人的交通者,自己的职责是神圣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