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 : 逻辑与历史的冲突和统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一、这部讲义贯穿始终的主题

“经济学思想史”贯穿始终的主题是“逻辑”与“历史”的冲突和相辅相成。在第一讲的开篇,我引出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并介绍了我为本科生撰写的那部《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的写作思路。但是在本科生讲义里,上述主题或许是处于它的“自在状态”。在这部为研究生撰写的《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里,我明确要以上述主题来表述经济学的演化过程。在人类思想的开端时期涌现的那些表达,每一个都注定了要成为后来涌现的思想传统的开端。如怀特海(Alfred N.Whitehead)所言,我的叙述不过是为柏拉图增添了一个脚注。

铺叙至第八讲时,上述主题的命运已十分清楚:每一代经济学家努力要做的,首先是想象经济活动的图景,并表达为可理解的即基于逻辑的命题,然后是论证这些命题与现实世界的相关性。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Alfred Marshall, Principles of Economics)就是这种经济学努力的典型。事实上,我在第六讲篇幅冗长地浏览马歇尔的这部“原理”,十足地表明,这位经济学界当时公认的唯一领袖是如何拼命要在逻辑叙事与历史叙事之间保持平衡的。在马歇尔之前,小密尔(John Stuart Mill)的“原理”更像一位逻辑学家的历史叙事。在马歇尔之后,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的“基础”更像是一种使历史叙事完全服从数学表达的努力。虽然,我在这里多次引述了萨缪尔森中年和晚年那些令人赞叹的经济思想史评论。

在现代,例如,2010年以来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里,经济学内在的这种紧张关系仍贯穿始终。理由很简单:经济学是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既不能是完全的历史叙事,又不能是完全的逻辑叙事。很多年前,我就此写了一篇万字文“论社会科学的处境”,而且还是英文的(这在我的作品里是罕见例外),因为那次是我的老友何梦笔(Carsten Herrmann-Pillath)约稿——德国读者在他们“思想家的语言”之外勉强可接受的是英文。我的许多旧作,现在找出来读,不但并不过时而且显得很合适。例如,写这部讲义时,我常要浏览网页想看看中文世界相关主题的研究进展,结果常见到最好的文章其实是我多年前甚至二十多年前写的,于是就成为我这部讲义相关主题的附录。也因此,我在每一篇附录的标题下,特意写了最初发表的年份。

我最初并不介意自己的年龄,只在50岁生日时独自沮丧了几天,恰好我和周其仁都在杭州,他做东,几位老友品茗聚餐。晚间,胡舒立在网上与我聊天时,得知我沮丧了一整天,好一顿嘲笑我。此后,我自觉生命力量似乎没有减弱,也就不再沮丧。如是又过了十年,才发现,原来“半截入土”的现代涵义是60岁而不是50岁。至少我自己,60岁前后,真有显著变化。首先是心律的“早搏”迅速增加,这是我家族里的常见病。十几年前,朗润园的赵普生老师很早就告诉我说,早搏只可能越来越多而不会好转。那时,我记得是她来电话劝我去朗润园例行体检。她的劝说,以及其他老友的劝说,均无效。我写了几篇文章谈及中医和西医——梁漱溟也谈及这一主题,我的见解与梁漱溟的一致。

就我自己的情形而言,早搏频繁,再次验证了我们经济学家深信不疑的原理:天下没有免费午餐。以往几十年,大约从我18岁那年开始,我睡眠很少,每天4小时。几十年来,我认为这是“免费午餐”,因为4小时睡眠没有损害身体健康。渐渐地,我意识到,尤其当我对美食的爱好不加节制的时候,必定要损害身体。长期睡眠太少,为供血充足,心律就要加快,或者增加早搏次数,例如每天几百次。去年夏季,我在大连期间,遇到日本店里有上好的“雪龙牛肉”,恰好妻子善治“酒焖肉”,于是乎,不到两个月时间,送给朋友的不算,我独自吃了不少于10公斤的酒焖牛肉,外加日本原产的一种“酒酿奶糖”——约2公斤。可想而知,血液变得太浓稠,在血管里流不动,早搏次数多到难以忍受的程度。牙疼,脚疼,头疼,颈椎、腰椎以及沿督脉而行的每一处,都开始疼。梁漱溟自述长寿的经验,我那时全都违背了。所以,若以中医的办法养生,就要保持一致性,仔细检讨我的西方生活方式,去除那些不一致的。当然,这样的检讨,最终可能还要演变为“中西医结合”的一番检讨。

近代以来,中国人引入的西方生活方式,几乎每一环节,例如“一日三餐”,都有来自西方人的理由,如果也适合中国人,就成为中国人的理由。蒋维乔写过“废止朝食论”,他是沈昌文的气功老师,有“因是子静坐法”。有一次我询问沈公,每天繁忙怎样有时间静坐,我记得答案是,骑着自行车的时候和吃饭的时候,都保持着“气运周天”的状态。我观察沈公的饭桌上,肯定不能如梁漱溟所言“坚持素食”。但是,沈公长寿。可见,经验世界里的事情,确实不是先验世界里的逻辑叙事可以穷尽的。

不论如何,我意识到我老了。讲课的时候,思路当然继续发散,但相关的文献索引,远不如年轻时(60岁之前)可以信手拈来,分毫不差。这样讲课,效果会越来越差,很快就要成为“闲聊”。所以,写作这部讲义时,我决定不采取前几部讲义简单地整理现场录音的方式。现在的这部讲义,不仅文字风格不再是口语的,而且索引必求显示原文。

那么,教授应当在某一法定年龄退休?我认为要依照每一位教授的情形而定,而不是“法定”。当然,大学要有一套规则,如果“教授”名额受限制的话。

大致而言,多年前,我为实验班的研究生们讲过“问学之规律”。学者,即以“问学”为志向的人,从幼年时期至青年时期,应以“博闻强记”或“过目不忘”为特征。我承认,由于支付了“早搏”代价,这一特征在我而言至少延续到了“中年”时期。在一般学者而言,应尽早从博闻强记阶段转入“理解和感悟”的阶段。因为,这才是学者在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对他的学生而言能有的价值。我在《读书》杂志创刊二十周年时应汪晖之邀写过一篇文章,标题是“知识过程与人生感悟”。接着那篇文章继续讲述,我告诉实验班的研究生们,知识——具体而言就是构成知识的每一观念——都是“知识过程”,而不是静止的“名词解释”。

怀特海《论教育诸目的》(The Aims of Education)有过类似的表达:教育就是这样的一些场合,在这里,青年与自己的中年和老年相遇。所以,我这个“老人”的社会功能,是经营这样一些情境,使我的学生们与他们自己的中年和老年相遇。

我在这部讲义里的叙事,有许多人生感悟。我在第一讲提到参考书时提到的萨缪尔森晚年(在他去世前两年出版)主编的那部思想史教材,有一段文字是萨缪尔森写的,大意是:我们研究学术的时候,最常阅读的是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那些论文,而学术论文的特征就是要以学术语言完全遮蔽学者思想的形成过程,于是导致学术积累最严重的一项弊端。萨缪尔森指出,对于问学者而言,与发表的相比,被遮蔽的其实最重要。

萨缪尔森有感于此,才于生命即将完结时主编了《经济学家心中所想》(Inside the Economist's Mind)这部教材。以目前的经济学教育,或许,只在我的“经济学思想史”教室里,学生们才可能与自己的中年和老年相遇。

在第四讲“经济学的开端”中,我介绍了几位原创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的原创议题,用意在于,希望学生们意识到思想史的基本事实:思想史的开端时期意味着后来的思想路径。经济学的原创议题,要到经济学的开端时期去寻找。我在第一讲和第五讲提及,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有一篇未发表文稿。在这篇文稿里,熊彼特批判了自己早年和中年的基本思路,试图想象“断裂”的创新。这样,熊彼特未发文稿将我们带到马歇尔或古诺(Antoine A.Cournot)之前的经济学面前。那时的经济学家尚未运用后来马歇尔运用的“连续性原理”,他们关注的议题,如果展开讨论,就是关于“存量”的经济学。存量、幂律、互补性、收益递增以及现在流行的互联网经济,其实都是“存量经济学”的内容。经济学的核心观念只是一个,就是“成本”——我更喜欢张五常的翻译,就是“代价”。经济学家的核心职能,只是寻找任一事物或任一事务的代价。事物或事务的代价,仅当有市场的时候,表现为“价格”。没有市场的时候,经济学家的职能就是指出事物或事务的定价原理。凡以“均衡”或“一般均衡”为基础的经济分析,都只是“流量”的经济学。只要我们承认“存量”的效应,就意味着颠覆以往的流量经济学。但我们要做的仍是经济学研究,即指出任一存量的定价原理——我称此类议题为经济学的原创议题。

对于我们的经济学研究生而言,与其拼凑文章达到研究生院规定的那些毕业标准,不如借着发表文章的努力,回到经济学的开端时期,并回顾这一时期的原创议题后来的演化过程。从1993年开始,在我发表的那些“知识”文章里,我思考了十多年的存量经济学,核心的观念是“互补性”——它引导我写了下面的“月报”。

二、丁丁“月报”[2015年1月]

又到写“月报”的日子了。如果我浏览我的iPad日历,每天似乎只有两件事:写作和吃饭。也就是说,过去的60天里,只记录了写作的情况和吃饭的情况。第二个月初,妻子终于从充斥着电视播音的本地语言中发现了CNN。于是,我第二个月的写作生活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由CNN滚动报道“突发新闻”(breaking news)陪伴着,这些新闻让人觉着世界混乱不堪,无处不危险。我不能说CNN这类节目不是严肃新闻,可是我很难认可这些节目表达了关于我们这个世界具有根本重要性的问题的感受。主流新闻媒体的节目当然要让主流社会接受。如果我认为这些新闻与这个世界的重要性感受越来越不相关,那就意味着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与世界的重要性感受越来越不相关。这一推论的寓意,我认为很重要。从经济学基础开始,有下列七项。

(1)小密尔是早慧儿童,3岁学希腊文,8岁学拉丁文,12岁研读逻辑,13岁跟着老密尔(James Mill)研习政治经济学,14岁游学法国,与萨伊(Jean Baptiste Say)和圣西门(Comte de Saint-Simon)论学。严复译西学,《续修四库全书》收录严译八种,小密尔的占两种——《逻辑学》(严译《穆勒名学》)和《论自由》(严译《群己权界论》)。张五常傲视天下,认小密尔为“经济学家当中的天才”。谈到“价值”,小密尔只写了一个短语:importance felt(被感受到的重要性)。读了这一短语,我明白这就是“价值”的定义。

(2)经济学的缘起:每个人在每一情境内可以感受到多种重要性,而且这些重要性可依照重要性程度划分为重要性的“等价类”。如果甲和乙等价,则甲可被乙替换而不改变重要性感受。这是等价类的相当于“无差异曲线族”的涵义。

(3)经济学在这里转向更高的可观测性,并为此支付代价:同种商品里的每一单位商品与另一单位商品等价,故这些商品单位属于同一等价类,于是可以无差异地沿着例如“横轴”排列,记为“X”。然后,另一种商品里的各商品单位可以无差异地沿着例如“纵轴”排列,记为“Y”。现在,横轴和纵轴张成的平面内,假设“单位”任意地小,以致这些单位沿轴的排列可视为如实数那样连续,于是有X和Y的无差异曲线族。

(4)沿着X和Y的无差异曲线族的任一条,尤其是与预算线相切的无差异曲线,可推出“Hicks需求曲线”,即没有因价格变化诱致的收入效应的需求曲线。如果横向叠加市场里的全部“Hicks需求”,就得到不带收入效应的市场需求。仅当X和Y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时,市场需求向下倾斜。

(5)回到(3):如果出现互补性,商品的“单位”就无法任意地小。整数规划的常见例子,人的最小单位是“一个”,而不能是任何小于“一个”的单位。因为一个人的任一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为“互补”,以致如果非要切割一部分,这个人不仅不再是“一个人”,而且很可能不再是“人”。从功能F的角度,可以定义“互补”和“互替”两性质。世间万物总有使F维持不变的最小的集合S,若从S删除任何一个元素则F不能维持不变,于是S里的元素之间构成互补关系,如左脚之鞋与右脚之鞋的关系,或如一个人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S的每一元素当然可以有自己的等价类,以致它若被自己的等价类里任一元素替换,F维持不变,于是这两元素之间有完全“互替”关系。世间任一物,可以是S的元素,于是与S的其他元素互补;或是S的元素的等价类的元素,于是与等价类里的其他元素互替,并且由此与S的其他元素互补;或者与F的维持与否完全不相关。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强调过,我们人类的绝大多数决策,每一次的决策只涉及世间万物的极小极小的一个部分,就是说,与万物当中的绝大多数完全不相关,至少可视为“不相关”——旧金山如果有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引发纽约的飓风,这种相关性就被视为“不相关”。

(6)所以,谈论“需求曲线”,其实是谈论关于功能F的需求曲线(张五常《经济解释》探讨过“功能”问题),以及关于由F界定的互补物的集合S的需求曲线。因为S不可再分割,所以我们不能假设全体诸如S这样的集合可以无差异地沿着实数轴排列。更重要的是,功能F可借助许多不同的S得以实现,而这些S可能因使用的技术不同而有极大差异。这样,“曲线”消失了,剩下的只是“需求”。不过,由此发生的另一困难是,由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变化与参量变化引起的“需求”变化,必须另求表达。

(7)但是S或许很难观测,这是它的最大麻烦,经济学家不喜欢不能观测的观念。借助“工具变量”,市场需求曲线至少还是可观测的。S之难以观测,不会因为现代拍卖理论和实践的技巧而有所缓解。因为,如(6)所述,为维持同一功能F,可以借助不同的S,这也是“功能”这一观念的优越性。仍以维持一个人的生命功能为例,借助统计方法,我们可以确立一个时期一个社会平均意义上“正常的”生命功能指标体系。不过,现实世界里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种维持生命功能的“技术”。S这一观念的优越性在于,例如,它可以容纳创新与技术进步。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引言

约10年前,我在北京大学开设“经济学思想史”课程,由本科生选修或必修。数年后,由学生们整理我的讲堂录音,文稿于2008年出版,书名是《经济学思想史讲义》。三年前,这一版售罄。编辑李頔仔细修订了这套讲义,以“第2版”名义再版。

约6年前,我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研究生开设“经济学思想史(必修)”课程,我要求听课研究生预修上述本科生教材,并从中自选课堂讨论主题。那时听我这门课的,多是外校和本校的旁听生,真正注册修课的不过十几人。因此,期末考评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自选的课堂讨论主题及主题报告。

两年之后,选这门课的研究生越来越多,若每位选课生报告哪怕10分钟,占用的课时也是不可承受的。旧的考评依据不再可用,于是返回通常的方法,由选课生提交学期论文。不过,我要求每一篇学期论文“有感而发”,不能是通常的“文字搬运”,此项要求看似平常,落实则极难。主要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长期摧残学生头脑,迫使大部分体制内的优秀学生成为“文字搬运工”,甚至完全丧失了直接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切身感悟的能力。

什么是“问题”?我有不少文章已介绍,你们可以检索找到。此处列出我讲过的问题三要素:

(1)它必须是“an issue”,而不仅仅是“a problem”。根据西方学术传统(康德的),前者(不妨直译为“议题”)有两个以上同等有力量并且相互冲突的求解路径,而后者可以有唯一的求解方案或有许多等价的求解方案(例如求一常值函数的最大解),于是此一问题不构成一项议题。

(2)这样的议题必须能够打动“你”而不是其他什么人的心灵,让你感到犹如韦伯(Max Weber)所说的“神召”(calling)一般,充满着激情,以致你认为求解这一问题乃天降大任于你,非你莫属。换句话说,茫茫大千,在沉寂中等待你出生、成长、成熟、思考,并等待你的解答,一旦你写下你的解答,茫茫大千又不知要在沉寂中等待多少世纪,直到下一位同等有力量的人再次给出解答。

(3)这样的议题不仅打动了你,而且在你之前也打动过另一些人,他们的命运或许与你类似,或许他们仅仅与你的议题偶然相遇,从而,他们在人类思想传统里留下了求解这一议题的痕迹——这些痕迹我们称为“参考文献”,让你有迹可循,谓之“学术传统”或“思想源流”。

我画了图1,解释“问题”和“学术传统之内的问题”。

图1

为了帮助研究生们摆脱或缓解官僚化教育养成的思维惯式,我决定每一讲讨论学生自选的一项主题。于是,第一讲3小时的相当大部分时间,仅仅用于探究每位研究生提出的选题是否为他生活中的切身体验,而不是转述大众媒体的。

不仅我们的思想,而且更难克服的是我们的语言。在长期的官僚化社会生活中,我们习惯说出来大量不经思考的官僚化语言,以致当我们认真要阻止自己说“套话”的时候,常常只能沉默。

次年,也就是2010年的这门课程,学生自选讨论题改为由我选择讨论题。我当然选择我自己认为重要的主题,例如,关于技术与知识的经济学理论,与技术相关的收入分配问题,与知识相关的产权问题,收益递增、制度演化、关于“存量”(人口、资本、资源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经济学。这类主题很适合课堂讨论,因为主流经济学很少涉及。当时流行的教学软件仍是适合于“线性思维”的PPT,虽然我已多年在教学中使用“心智地图”。

我的困难在于,北京大学的教室那时很难连接苹果笔记本电脑,更没有iPad,于是我返回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教学工具。图2是2010年经济学思想史研究班第四讲我写的几块黑板之一,保持了我的心智地图教学法。

图2

也是在2010年,美国经济学会网站推出“伟大的挑战”(The Grand Challenges)主页,撰稿的经济学家公布各自的研究纲领,列出他们的那些堪称“21世纪经济学面临的伟大挑战”的研究课题。诺贝尔经济学家戴蒙德(Peter A.Diamond,那时还未获得这一奖项)的研究纲领是“行为财政学”和“脑的演化理论”。其他经济学家也提出了类似的纲领,很显然,与他们的“伟大挑战”密切相关的,是经济学方法论议题。

经济学方法论议题始自马歇尔自己的徘徊——现代思想史家称为“马歇尔困惑”。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第8版序言里写过,经济学的麦加圣地应是生物学方法,而不是牛顿力学方法。只不过,至少两位思想史家指出,马歇尔的数学训练不足以让他的经济学建基于生物学方法。于是,马歇尔只好满足于“均衡”观念及其应用。2002年,我在杭州期间,老友周其仁散步到我家聊起经济学方法论议题,他的直觉是,“经济学很可能走了一百多年的弯路”。

理论与方法,在2011年贯串着我为“经济学思想史”研究班列出的讨论主题。也是从那一年开始,iPad有了第一批基于手指触屏的应用软件。图3是当年的“经济学思想史”研究班,我为第五讲准备的经济学方法论示意图,一张硅谷咖啡厅常见的餐巾纸上面写着各种创意。

图4取自2011年“经济学思想史”第一讲,基于iPad触屏技术,一家日本公司发布的“黑板”软件。那时这类绘图软件的常见弱点是不能随意放大和缩小画面,所以,一块黑板,哪怕使用最细的粉笔,也只能容纳最简单的心智地图,例如图5,取自2011年“经济学思想史”第四讲。

图3

图4很直观,几乎不必解释。我们在中国研读“经济学思想史”,同时,我们有中国的现实生活体验,从切身体验中,我们关注一些重要问题,称为“中国问题”,并讲述我们理解的中国故事。这就是中国学生的阅读情境,由此,学生们试图理解源自西方的经济学原理并以中国叙事阐述和修正这些原理,称为“中国经济学”。这一过程循环往复,不断深入,融入与“西方经济学”的对话,成为人类学术传统的一部分。

上述思想史过程有一个关键环节,如图5所呈现,当我们中国经济学家试图理解源自西方社会演化过程的经济学原理时,通常意识到原理由之发生的西方历史情境被迁移到我们能够理解的中国历史情境时必定会有的思想“断裂”,并且因而有“冲突”。正是这样的断裂与冲突,激励着中国经济学家创造性地解决经济学议题,从而可能在人类的经济学传统里求得“中国经济学”的一席之地。

图4

图5

也是用“黑板”软件,在第一讲,我画了图6,解释我自己从1990年代开始使用的,帮助我理解任何观念、理论、人物乃至世间万事万物的“三维”框架(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这一理解框架的最大优点在于,不容易丢失任何事物或事务的重要方面。事实上,我是从几位思想家(例如康德和韦伯)那里学到这一理解框架的,我在2004年以前撰写的《制度分析基础讲义》里介绍了我的这一学习过程。在此引用那时我对这一理解框架的解释:

生活世界有三个维度——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能够长期延续的生活,在这三个维度上积累,形成传统。生活世界外生的或内生的变动,也依这三个维度分解为物质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变动。与传统相冲突的变动,只要足够强烈就可使传统持续演变。转型期社会的特征,是变动与传统的持续冲突。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最显著的变动,可表述为适合市场经济的“小世界”网络结构的扩展过程。与这一过程相伴随的,是机会、财富和权力在人群当中的“幂律”分布,从而引发普遍的正义诉求——表现为大众对“公平”的迫切需求,这是中国社会基本问题的初级形式。在精神生活的不发达阶段,大众在社会生活维度上的正义诉求不能转化为精神生活维度上的自我满足。在“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平面之内满足正义诉求的基本途径,是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消除或缓解权力的幂律分布,从而要求生活世界的网络结构从效率主导的演变为情感主导的。物质生活的效率原则与情感生活的心性原则之间的冲突,是中国社会基本问题的高级形式。

我们每一位读者,例如我自己,在阅读文献时,如图6所示,相当于我自己的生命轨迹(例如曲线A)与这篇文献作者的生命轨迹(例如曲线B)偶然相遇。由于历史情境的断裂,我读这篇文献时的生活世界与那位作者写作时的生活世界有了极大差异,我用一条虚线表示历史断裂,穿越断裂,我与作者相遇。

图6

图7是以我试用的第三种基于iPad触屏技术的软件绘制的,取自2011年“经济学思想史”第一讲。这款软件的优点是可以选择很细的彩笔,在不能放大和缩小的版面上,仍可画出足够复杂的心智地图。

在图7中,我解释货币与经济过程的关系,它的新意在于直观表达了“有货币的一般均衡状态”的时间序列。我提醒读者注意,宏观经济学集结之前的一般均衡状态,首先是静止的,其次是微观的状态,一系列这样的状态怎样构成一个时间序列呢?这是经济学方法论需要解答的一个核心问题,它以各种形态出现在后来几年我讲授的“经济学思想史”课程中,最后一次是2014年,在这里,它被表达为——逻辑与历史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在这一视角下的经济学,始终试图缓解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之间的紧张关系,从李嘉图(David Ricardo)开始的逻辑抽象,与德国历史学派对逻辑抽象的激烈反叛,这两种立场之间的紧张关系,贯穿了最近两百年的经济学思想。

图7

对于iPad而言,2011年似乎是应用软件开发的一次跳跃,那一年我找到了许多可用于教学的软件。其中最合我意的,是UPAD专业版。2011年初,我去夏威夷海边我和妻子都喜欢的一家宾馆住下来,写我的《行为经济学讲义》。图8是我应“同学会”之邀,拍照之后,嵌入UPAD专业版的笔记页,可在照片上手写送给我那些数学系老同学们的寄语。

图8

在东北财经大学,我从2009年开始主持那里新创设的跨学科中心的工作,主要是跨学科教育实验班的招生考试、课程设计、师资培养等细致的工作。我读大学是在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那所大学后来改名为首都师范大学,优势始终是培养师资。所以,我写给老同学的信(见图8)里,呼吁他们帮助我物色跨学科教师,尤其是经过严格数学训练且有跨学科能力的青年教师。很遗憾,至今我也没有找到适合跨学科教育实验班(名称是“行为金融学”实验班)的数学教师。所以,我决定自己培养这样的教师,从我的博士生当中。

图9是用我在iPad上购买的第四种类型的绘图软件(Grafio)制作的,用于2012年“经济学思想史”课程教学,人民币80元,在iPad各类应用软件的商店里算是相当贵的。这款软件的研发公司,似乎在东欧。软件很精巧,功能也很强大,以致今天它仍保留在我的常用工具箱里(iPad应用软件的淘汰率是很高的)。它可将画面沿对角线放大9倍而不失真,在当时的绘图软件里,这是最高的倍数,直到2013年出现了“Pen&Paper”,可沿对角线放大64倍。图9的下方,我特意对学生们解释,这款软件是当时最接近笔记本电脑“心智地图”软件功能的。

图9

显示在图9里的,是我对关键词“财富”的考察,呈现了四个主要的考察方向:财富的历史——货币之前的时代、货币时代、君主时代、民主时代;物质财富——财产、健康长寿、外表;非物质财富——友谊、知识、文化、受人尊敬、心理健康、其他类型的社会关系;财富与幸福感的关系——与财富并列的幸福感来源是游戏、创造、神秘体验。

图10解释了学期论文的写作步骤,继续推行我的“问题导向”和“批判性思考”的教学理念。此时我用的手写软件,已基本定型为UPAD专业版。这款软件的功能——大批量的PDF文献阅读和笔记、笔及荧光笔的粗细和颜色、照片贴图、能区分轻重缓急的笔迹、能随时增加删除和移动各页的笔记本、与其他应用软件的相互转换和常用的输出方式——真正满足了我的跨学科教学要求。

图10

图11是用著名的软件“墨笔”制作的(那时它还没有被“印象笔记”收购),弱点也是没有笔触的感觉。只可惜,苹果公司生产的移动设备有大约半年一次的操作系统升级,这就要求为移动设备提供应用软件的那些公司,不论大小和成本,必须随之升级用户已购买的应用软件。

UPAD最后一次升级,发生在2013年初。当我将iPad的操作系统升级到iOS 8.0时(2014年6月),我发现UPAD的许多功能失效了。而且,苹果公司的iPad设置,让普通用户很难从升级了的系统返回旧系统,至少,我尝试了很多方法都失败了。我多次写信给UPAD的研发公司,今年5月,这家韩国公司终于发布了UPAD3。

最后,2014年11月,一位“软件达人”建议我购买“Good Notes”。果然,这款软件几乎可以完全替代UPAD专业版。不过,它缺少让我最留恋的UPAD“能区分轻重缓急笔触”之功能。现在我同时用UPAD3和Good Notes备课,十分方便。

图11显示了我对诺贝尔经济学家希克斯(John R.Hicks)的经济学思想的思想史考察,在当时欧洲各思想流派的影响下,我认为希克斯的生命轨迹(三维框架中的黑色曲线)将他置于德国历史学派、黑格尔左派、英国经验主义和美国实用主义这四大思潮的影响之中。并且,在这四大思潮之外,我列出了可能对希克斯产生主要是间接影响的思想家的名字。

图11

随着方法论探讨的不断深化,我为2012年“经济学思想史”研究班准备的核心内容是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冲突,见图12左上角的标题,以及2013年我用心最深的主题——为表现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基本冲突而发展的直觉主义数学与直觉主义经济学。图12呈现了这一思想史的考察,就经济学思想史而言,最初的影响来自马赫(Ernst Mach, Erkenntnis und Irrtum[《认识与谬误》]),随后是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和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过程与实在》[Process and Reality]和《思维方式》[The Mode of Thinking]),最后,我认为是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的哲学阐释学。上述著作,学生们感觉最难理解的,是怀特海的《思维方式》。为此,我特意制作了这本书前五章的心智地图,并嵌入到第七讲的心智地图内,在图12的右端。遗憾的是,图12必须放大几十倍才可看清嵌入在那里的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心智地图。

图12

由图12可见,2013年我为这门课程制作的心智地图已呈现目前这部讲义的概貌。有遗憾之处,仍与iPad应用软件的进展相关。例如上面这张心智地图,用于这门课的第七讲,因为要放大几十倍才可看清细节,这就对教室的投影设备提出了很高要求,实际上,当我将这张图放大几十倍并试图移动画面时,投影速度很慢,以致相当多的时间被浪费在这里。

请读者注意,图13,2013年“经济学思想史”第八讲心智地图,写在那里的文字,继续强调以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考为基本方法的跨学科教育理念。也是在图13,我明确总结了学期论文的五个写作步骤。

图13

2014年的“经济学思想史”研究班改为秋季学期开设,与我同时为双学位本科生开设的“行为经济学”课程互补,且形成足够强烈的张力。

值得指出的是,各类iPad应用软件的迅速发展,让我有能力为2014年“经济学思想史”课程制作最适合跨学科教育的心智地图。另一方面,书籍的印刷技术仍是传统的,于是很难适应可在课堂投影时随意放大几十倍的苹果触屏技术。事实上,除非在教室里设置全程多角度录像,学生们几乎不可能获得课程的完整笔记。为缓解选课同学们的笔记缺失,我和助教们同意在课程讨论版及时发布每一讲的现场录音。不过,请读者试想仅通过现场录音学习这门课程的巨大困难。我制作的心智地图通常必须放大几十倍才可看清细节,故而我在讲解细节时,只要手指轻划触屏,投影即可显示心智地图局部的细节。现场录音不可能呈现上述的场景,听录音的人常常要猜测他听到的是哪些局部细节的讲解,又因为心智地图涵盖全部课程的内容,其实很难猜测我当时放大的是哪一局部的细节。

基于上述理由,出版一部研究生水平的经济学思想史讲义,非常必要。并且,对听了我这门课程的同学而言,简直是不可或缺的笔记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