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眼目释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一、内容概述

《人天眼目》六卷,禅宗典籍,宋智昭撰,收载于《续藏经》第二编第十八集、《大正藏》第四十八卷、《禅宗全书》第三十二册等处。

《人天眼目》之为名,“人天”,原指佛教六道中的人道、天道,此处泛指诸世众生;“眼目”,意为关键、点睛。“人天眼目”,即为独具只眼,揭示众生悟道成佛的关键之处。此书的具体内容,为荟萃禅宗五家之宗纲要义,并引证、颂唱、释义以揭其一真妙旨,启人正见,开人智慧,指示修行正道。真可谓名副其实,振佛祖权衡,开人天眼目。

编撰者智昭,又称晦岩智昭,约系佛教禅宗“五祖分灯”中临济宗杨岐派大慧下四世法孙。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其为越山晦岩寺住持时,刊行《人天眼目》。其《序》云:

予游方时,所至尽诚咨扣尊宿五宗纲要。其间件目,往往亦有所未知者。因慨念:既据师位,而纲宗语句,尚不知其名,况旨诀乎!将何以启迪后昆,剔抉疑膜邪?

于是有意于纲要,几二十年矣。或见于遗编,或得于断碣,或闻尊宿称提,或获老衲垂颂,凡是五宗纲要者,即笔而藏诸。虽成巨轴,第未暇详定。晚抵天台万年山寺,始偿其志。编次类列,分为五宗,名之曰《人天眼目》。其辞皆一依前辈所作,弗敢增损。……若其执拂柄据师位者,外是则无以辩验邪正也。[1]

又宝祐戊午年(1258),慈云《重修人天眼目集后序》云:

淳熙间,越山有昭晦岩者,裒类五宗机语之要,曰《人天眼目》,衲子到今传抄。人有其书,徒珍藏如左券,鱼鲁之殊差之不理,而互有增损糅杂,独未知初出之本果何如也!余病其然,辍应酬之冗,搜酌而是正之,稍得其所要,俾后进知从上宗门爪牙之为人。

由此可知其成书耗时之长,用力之勤,成书之后则长期为禅门丛林所珍重,成为重要的佛教禅宗典籍。这也是我们选取释读此书的原因。

那么《人天眼目》是如何编次类列五宗纲要的呢?

为表述明白,先略释禅宗及“禅宗五家”衍生大意。所谓“禅”,原为梵文“禅那”音译之简称。“禅那”之意,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为息念开慧之法,原由佛法三学(戒定慧)发展升华而来。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之后,在与我国固有儒道文化相碰撞、相融合中发展,尤其达磨东渡,独标禅宗,禅宗遂在我国流衍昌盛。唐五代以至两宋,人才辈出,宗派纷呈,争奇斗妍,辉映华夏,禅宗文化已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所谓“禅宗五家”,史家称为“五祖分灯”。一般说其师承梗概为:自初祖达磨东来(?—537),四传而至五祖弘忍(602—675),其下又分出北宗神秀(605—706)与南宗慧能(638—713)两派。唐末北宗式微,而南宗独盛。南宗慧能之下,又出荷泽神会(686—760)、南岳怀让(677—744)、青原行思(?—740)三个系统;荷泽数传之后影响渐泯,而南岳传于马祖道一(709—788)、青原传于石头希迁(700—790),成为南宗主流滋润华夏。南岳马祖一系首先播扬于江西,其后转传各地,衍生沩仰、临济二宗;青原石头一系首先播扬于湖南,转传衍生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二系合称为“南禅五家”,亦即“禅宗五家”。其后,临济宗传人石霜楚圆(987—1040)门下,又分衍出黄龙慧南(1002—1069)、杨岐方会(996—1049)两个宗派,即黄龙宗、杨岐宗,与前合一,又称“五家七宗”。至此也成就了传说中的,我国禅宗初祖达磨东来时的传法谶语“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兴盛局面。《人天眼目》正是在法理与事用上,对这种成果的概括总结、提炼升华,使五家“眼目”活生生呈现,神采飞扬,光耀后世。

这里还须略作说明:古人认为,“一法支为五宗,宗各有旨。透夫旨之所归,则一法五宗,举不得遁”,“所谓五家宗派者,是五家其人,而非五其道”。[2]而其传承的宗旨仍为“少室一灯”所辉映,即所崇尚证悟的“禅道”,均应是佛家大乘经藏中所体现的“实相般若”(“般若”,意译为大智慧;“实相”,即“实相无相”,“真空妙有”),即虚灵的佛家大智慧的理体,亦即佛性境界。

若就不同宗派的教法大体言之,北宗倡言渐修之“如来禅”,南宗倡言顿悟之“祖师禅”(当然流渐之中,亦互有渗透互有借鉴)。祖师禅与如来禅,其修持、接人之法,固然有异,即使同为南宗六祖慧能所传“一花开五叶”的祖师禅,其五家的门庭施设、接人之法,所形成的宗风亦各具特色。

《人天眼目》凡六卷,其中前四卷内容为编次类列五宗纲要,荟萃“禅宗五家”精义,最后二卷为“宗门杂录”。前四卷内容排列为:第一卷及第二卷上半部为临济宗,第二卷下部为云门宗,第三卷为曹洞宗,第四卷为沩仰宗、法眼宗。第五卷第六卷的“宗门杂录”,拾遗补阙,集录了此前禅林常见的名言典故,以供参学;尤其第六卷所集录的“禅林方语”,本来散见于经论及各家语录,形象风趣,生动活泼,是领悟禅意的重要借鉴,也是研究我国古代民俗及语言的宝贵资料。

《人天眼目》中是如何分别体现五家宗风,点绘五家“眼目”的?此仅以临济宗为例,简列其条目并加以说明:

首先介绍其宗主悟道、建宗简历:

师讳义玄,曹州南华人也,俗姓邢。幼而颖异,长以孝闻。及落发受具,居于讲肆,精究毗尼,博赜经论。俄叹曰:“此济世医方也,非教外别传之旨。”即更衣游方,首参黄蘗,次谒大愚,其机缘语句,载于行录。既受黄蘗印可,寻抵河北镇州城东南隅,临滹沱河侧小院住持,其临济因地得名[3]

其次荟萃本宗法要:(一)临济禅师:1.四料拣(及诸颂);2.三句;3.三玄三要(及诸颂);4.四喝(及诸颂);5.宾主句;6.四宾主(及诸颂);7.四照用。(二)诸弟子:8.兴化验人(四碗、四唾、四瞎);9.汾阳十智同真(佛海远着语);10.汾阳四句(东山空、东林总、慈明语附);11.三种师子;12.汾阳三诀(及诸颂);13.汾阳三句;14.汾阳十八问;15.九带(名法远);16.黄龙三关(及诸颂);17.南堂辨验十问。

此项内容,详明条畅,面目清爽,展示其应机度人的门庭施设,即其宗主、弟子参学、接引、勘验,诸典型手段。资料最为丰富生动,最富有启发性,最有情趣。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手段用得出神入化,精彩纷呈。得法高徒,或其后代传人,在继承的基础上,亦都有所发展,手段淋漓尽致,令人心清气爽。

最后融会升华,总括其独特的“临济门庭”:

临济宗者,大机大用,脱罗笼出窠臼,虎骤龙奔,星驰电激;转天关斡地轴,负冲天意气,用格外提持。卷舒擒纵,杀活自在。是故示三玄、三要、四宾主、四料拣、金刚王宝剑、踞地师子、探竿影草、一喝不作一喝用、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要识临济么?青天轰霹雳,陆地起波涛。

此项融会以上诸内容,展现其宗派特色门庭光耀。画龙点睛,凸显此家精彩盼顾之眼目,不但使人得其要、知其理,而且使人临其境、会其意,特显作家功力与婆心。

此仅列引其目录梗概,全文所收精妙法语、意外手段、丛林掌故颇多。或直指人心,或使人反照见性,或使人即事明理、即色明心……文中对其他四家法要的内容表述与列陈,亦大体如此,自可参读,此不再赘述。

二、原书旨趣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禅宗宗旨都是为明悟佛性境界,虽分五家而总归一道,那何必还要分五家呢?《人天眼目》正是在回答这个问题。此先引一例再略作说明:

如《从容录》(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第七十二则举公案:

仰山问中邑:“如何是佛性义?”邑云:“我与尔说个譬喻:如室有六窗,中安一猕猴,外有人唤云:‘狌狌(呼猴声)!’猕猴即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仰云:“只如猕猴睡时,又作么生?”邑乃下禅床把住云:“狌狌!我与尔相见。”

中邑之意,以六窗譬喻人的六根和六识,房中一猿譬喻心性本体。谓众生之身中唯此心性透过六根,知觉外界,如心性敏捷之猕猴能随机感应于一室六窗之某窗。从而启发学人就其根性敏感方便之法,借假修真,以求与道相应。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五家门庭宗风不同,正可接度不同根基,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学人。

如《人天眼目》“临济门庭”提示:“……要识临济么?青天轰霹雳,陆地起波涛。”由此我们可以感触或想见“临济将军”棒喝齐施,机风峻烈,雷厉风行的宗风。当然接引的是与此行此道相应的学人。

如下再试看其他四家门庭宗风在《人天眼目》中的提示:

云门门庭:

云门宗旨,绝断众流,不容拟议。凡圣无路,情解不通。……大约云门宗风,孤危耸峻,人难凑泊。非上上根,孰能窥其仿佛哉!详云门语句,虽有截流之机,且无随波之意。法门虽殊,理归一致。要见云门么?拄杖子跳上天,盏子里诸佛说法。

曹洞门庭:

曹洞宗者,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大约曹洞家风,不过体用、偏正、宾主,以明向上一路。要见曹洞么?佛祖未生空劫外,正偏不落有无机。

沩仰门庭:

沩仰宗者,父慈子孝,上令下从。尔欲捧饭,我便与羹;尔欲渡江,我便撑船。隔山见烟,便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大约沩仰宗风,举缘即用,忘机得体,不过此也。要见沩仰么?月落潭无影,云生山有衣。

法眼门庭:

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削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种种机缘不尽详举。观其大概,法眼家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要见法眼么?人情尽处难留迹,家破从教四壁空。

以上四家“门庭”的提示,对照文中各家法要,我们大体能感受、或想见其宗风特色;“云门天子”风范,孤危险峻,高古绝唱;“曹洞士民”作派,家风严谨,言行相应,方便开示,应机接人;“沩仰细密”,方圆默契,体用圆融;“法眼详明”,就事就理,明理见性,一切现成。门庭不同,宗风各异,当然方便接引的是与此行此道相应的学人。

不同的门庭宗风接引不同的学人,古人早有深刻的认识,《人天眼目》所引“圆悟五家宗要”评唱,表达的就颇为鲜明透彻,足可供人体味:

五家改声换调,展托妙门。易俗移风,千方百面。尽向无中唱出,曲为初机。若是俊流,不留朕迹,掀翻露布,截断葛藤。然则千兵易得,一将难求,入草寻人,聊通一线。机前有准,拟向则乖;句下无私,动成窠臼。灵锋宝剑,觌面堂堂;滞壳迷封,不堪种草。

当然以上所引,对五家宗派特色仅为远观其“门庭”,如欲登堂入室还须细品亲参《人天眼目》中各家精要意蕴,选其根性所近者切入,或能一念相应,道在目前。人弘其道,非道弘人,古贤远逝,大德难遇,我们只好亲就古人经典,会其意得其神,悟其妙得其道。

或许还会有人问:如此古人古语古事,世远情隔,哪里还能让今天的人悟道受益呢?我们说此书是古今同称的禅宗典籍,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万古常新的古人智慧,这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关键就看我们能否承继,能否领悟。我们参学的过程,就是修心炼眼的过程。心明眼亮,自能领会活生生的“人天眼目”,自能悟道利人,有益社会。如此点睛之处,此释读本中亦试作揭示,有心者自可参详。以下再列举两个情节,或可略明其意:

如前引“沩仰门庭”有语道:“隔山见烟,便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记得曾有同学问我:“这几句如何体现佛法境界?”我问:“隔墙见角,便知什么?”答:“便知是牛!”我说:“不对!”又答:“见牛角是牛,见羊角是羊……”我说:“更不对!”问:“如何为对?”我说:“你问我。”问:“隔墙见角,便知什么?”我顿然怒目,拍案大吼:“是你!”……同学感应到了“人天眼目”。为什么?其中原由我不能说破,丛林认为话头若无得机得势,即无启发性,即为“死句”,所谓“再来不值半文钱”。我们也只好就此打住。

再如《人天眼目》中,常有对沩仰宗、曹洞宗传递“圆相”的描述。所谓禅宗“圆相”,为受本土《周易》以卦象示理明意,而又应得意忘象的启示,而常用“〇”之中写一字,或画一简明图案,以启发学人对禅意禅理的体认。今人看来或味同嚼蜡,而其中大有意趣,因之流传深远,甚至反映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

试看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著的著名白话小说集《醒世恒言》,第二十一卷“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就述说了这样的故事: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辞师下山,欲择度世人。后与黄龙慧南禅师斗法,而吕仙大败。吕仙恼羞成怒,运用法力欲飞剑斩杀黄龙禅师,而其师传宝剑反被禅师法力插定在地上,拔之不动,取之不得。……吕仙如欲取回宝剑,必须应答禅师这样的问题:“纸上画着一个圈,当中间有一点”。而吕仙则茫然不得其意,后得其师相助,“画一个圆圈,圈外有一点”作答,因得解纠纷趋和好。

如此故事就是禅宗“圆相”妙用活生生地体现。欲求其意吗?如言之过多则离其原意愈远,为了珍惜这个公案,此处我们只能借用类似的“禅林方语”,略示其意。如从其俗,可说“逼狗跳墙”,如和其雅,可说“逼跳龙门”。猛然过墙入门之后,你自会明白,谁也代替不了你。

《人天眼目》本为禅典文集,以上引文和说明又较多。这时或许有人还会这样问:禅宗尤其祖师禅,不是强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真指人心,见性成佛”吗?为什么各家拉扯这么多义理名相呢?这不是言行矛盾吗?

我们认为,表面看来,好像矛盾,其实质却是巧妙的协调统一。这一点,在《人天眼目》里也无不充分体现。首先可以说,正因为不立文字,就要用文字说明不立文字的道理,所谓“以有言显无言”,“因指见月”。如只见指不见月,那就是个人的问题了。

另外,暗中还有一个更大的道理,就是《人天眼目》等禅宗典籍里常常提到的俗语“以楔出楔”的问题。“楔”,本是木匠常用的木楔子,为加固平衡木器之用(民谚有“小小木楔子,能使四边平”)。而这里“以楔出楔”的道理,并不是简单的出一留一,或出小留大、出旧留新以平固其物;而是以一楔出万楔,最后还要弃此一楔,使人领悟真空实相。也类似佛教修持中常见的颂佛号或持明咒,先以一念代万念,最后再空此一念(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过颂佛持明是渐修渐得,而此“以楔出楔”,机缘巧合,却可以顿悟顿得。当然从另外一方面说,祖师禅的境界固然很高,“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有时高僧大德的棒喝手段也可以使人顿悟,但如对人人都作此要求、施此手段,则会如禅林常说的“庭前草深一丈”,无人敢踏此地矣。

总之,正如《人天眼目》引浮山《九带》云:“以言显道,曲为今时。竖拂扬眉,周遮示诲。天然上士,岂受提撕。中下之机,钩头取则。投机不妙,过在何人!更或踌躇,转加钝置。”

我们出版《人天眼目》释读本的目的,正欲使研究文史思想者明其各宗派梗概;探修禅道者可就其根性,选其所亲的路径,早证其境。已证入者,自可以各派宗旨相印证,以求其会通,贡献社会。

禅宗典籍除体现禅学、佛学、哲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诸领域内容之外,还体现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甚至说还涉及许多现代综合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内容。如佛家倡导的戒、定、慧三学,所谓戒能生定、定能开慧,就很值得综合研究。个中人往往能体会到,戒之深可令人心底安详欣喜,随机而成善行;定之深可形成自然的条件反射,或可在似真似幻中理出解决疑难的路数,而且入静越深解决得越奇妙。这些现象,或可用现代心理学中的潜意识来解释。但更奇妙的境界似乎超越潜意识的层次,如大乘经藏中所体现的虚灵境界感应道交等等,就更难解释了。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或许就是“开慧”的些许体现吧。不仅是从科学的角度,即是个中通人也会认为,这恐非所谓神佛之力,而是有更深刻的规律待人去揭示、去利用,神佛只是代名词而已,正像经义所表,“非心非佛”正是佛性境界呀。

这或许就是世界各国都在重视禅学,研究禅学,从禅学中找智慧的原因吧。正值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作为“禅学”的故乡人责无旁贷,更应去挖掘去研究去弘扬。

三、释读体例

一、本书整理所据底本为《大正藏》本,以《续藏经》本为参校本。整理及注释过程中也参考了《古尊宿语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94年版)等禅宗典籍。

二、原书为繁体竖排,文中段落错乱,句读不全并多有讹误。今改为简体横排,酌情分段,并施以现代标点。

三、原书缺目录,今据正文标题增补。原书标题无层次,今以不同序号别之;标题中缺漏者,对照正文予以补全,所补标题及缺字,标以〔〕。文中有着语误入正文或正文误入着语者,径改之。同字异体,同词异写,为体现时代特点,仍存其旧。

四、在整理的基础上,又对原文主要条目加以“题解”,对较生僻的名相、言辞作出“释读”。“释读”中,因禅宗典籍的特殊性亦尝试作了不同处理:文字本身难明者,直注其文;文字本身并不难明,而难会其意蕴者,径释其意;文字本身难明,而其意又难会者,则先注其文,复释其意。同词同义者,一般只注首见条。

最后再提示:领悟禅语意蕴,有时只重当下感通,雷霆万钧,迅超言思而顿然有悟的境界;如过后释其用意或字意,即所谓“鹞子已过新罗”,“棺材前面挂药包”,失之远矣。但可以作为文史等研究者的参考,或作为渐修者的提示或积淀,以待明悟于他时。

谨此求教共勉。

尚之煜
二〇一四年夏日改定

[1] 此“导读”中引文,除另有注明者外,皆引自《人天眼目》。

[2] [元]中峰明本:《天目中峰和尚广录》语。

[3] 详见本书“卷之一临济宗”“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