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社会助长效应
大多数人的吃饭习惯都会受到同桌吃饭者的影响,要想使自己的体重增加,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与别人一起吃饭。有关研究发现,与另外一个人一起吃饭,比独自吃饭的饭量大35%。由于他人的存在而改变我们消费习惯的现象与社会助长效应有关。
社会助长效应(Social Facilitation)也称社会促进效应,是指由于个体对别人的意识而使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简单地说,就是个体在别人或群体面前的表现要好于单独一个人时的表现。
消费中广泛存在社会助长效应。例如:消费者和多人结伴出去旅游,遇到购物情景时,有些消费者表现出比平时更大方的购买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消费者,与同事、同学、朋友一起去商场购买商品时,往往会购买更多、更贵的商品。社会助长效应包括观众效应和异性效应。
观众效应是指有他人在场的时候,个人的绩效水平有所变化的现象。研究表明,在需要完成的任务难度较低或是比较容易完成的情况下,如果有他人在场,绩效会提高,产生助长作用;当任务难度较大时,如果有他人在场,绩效反而会有所降低,产生干扰作用。
异性效应,是指异性在场的时候,行为效率更高的现象。“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性意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的个人,异性的存在会导致特殊的行为效率增加。男生在女生面前表现出花钱大方的现象,就是由于异性效应的影响。但是,反过来的情况却有不同,女生在男生面前却未必会大方地花钱,她们不希望给男生留下爱花钱的印象。帕科·昂德希尔在他所著的《顾客为什么购买》一书中介绍了相关的研究,他发现,有男生在场的情况下,女生在一个商店停留的时间比自己单独逛商场的时间更短。
为什么会存在社会助长效应呢?对于社会助长现象的心理机制,许多心理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弗里德曼(J.L Freedman)解释说,群体背景之所以能够引起行为内在动力的增加,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被评价意识。因为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将社会情境作为竞争情境来看待。在有他人在场的社会情境中,人们会感到由社会比较引发的竞争压力,从而使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增加。同时,有他人在场时,人们期望得到积极评价的动机被激活,从而导致行为效率明显增加。消费者被评价意识越强烈,这种作用也会越强。
桑德斯(G.S.Sanders)则认为,他人在场导致了分心,在这种情况下,个体要选择注意他人还是注意任务,这一冲突导致了内在动力的增长。如果任务要求优势反应,则会出现社会助长;反之,则会形成干扰。这一理论被称作“分散—冲突”模型,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