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模块一 淡水鱼类增养殖技术

关键技术1 淡水鱼类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调控

一、淡水鱼类生物学特性

鱼的外部形态

(一)外部形态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水域环境的特殊性造成了鱼类特殊的形态。

1.鱼的体形

生活在水里的鱼类为了适应水域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形体特征,主要有4种:纺锤形、平扁形、侧扁形和棍棒形。鲤、鲫等属于纺锤形;平扁形的鱼主要分布在海水中,淡水中少见;团头鲂、长春鳊属于侧扁形;鳗鲡、黄鳝属于棍棒形。

鱼类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鱼类外部形态。从鱼体的侧面仍然可以将鱼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个主要部分。头部是指吻端至鳃盖后缘之间的部位;躯干部是指鳃盖后缘至肛门之间的部位;肛门以后至尾鳍基部为尾部(图1-1)。板鳃类和圆口类等没有鳃盖的鱼类的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为最后一对鳃裂。

图1-1 鱼体区域划分(花鲈)

a-b—头部;b-c—躯干部;c-e—尾部;f-g—吻部;h-i—眼后头部;a-d—体长;a-e—全长;j-d—尾柄长

1—上颌;2—下颌;3—侧线上鳞;4—侧线鳞;5—第一背鳍;6—第二背鳍;7—尾鳍;8—臀鳍鳍条;9—臀鳍鳍棘;10—侧线下鳞;11—胸鳍;12—腹鳍;13—胸部;14—腹部;15—喉部;16—峡部;17—颊部;18—颏部;19—鼻孔;20—前鳃盖骨;21—间鳃盖骨;22—主鳃盖骨;23—下鳃盖骨;24—尾柄高;25—体高(孟庆闻等.鱼类学)

2.外部构造

鱼体的外部器官主要有:口、唇、须、眼、鼻孔、鳃盖、鳍、侧线鳞、皮肤及其衍生物等。

(1)口 鱼的口位于头部前端、头部上端或头部下端,用于捕食,也是呼吸时的入水口,其位置、大小和形态随食性不同而不同。吞食大型食物的鱼或凶猛的肉食性鱼口较大,如鳜;吞食小型食物的温和性鱼口裂小,如鲴等;滤食性鱼口较大,如鲢、鳙等。

依据鱼上、下颌的长短可将鱼类的口分为上口位、端口位和下口位,大多数鱼为端口位;上口位的鱼捕食上层食物,多见于水体上层;端口位的鱼一般生活在水体中层,捕食其前方的食物,如草鱼等;下口位的鱼多活动在水体下层,觅食水底淤泥中的螺、蚬等,如鲮。

(2)唇 为包围口缘的皮肤皱,上面无任何组织,主要用于协助吸取食物。

(3)须 部分鱼生有须,依据须的着生部位可分为颌须、颏须、鼻须、吻须等,泥鳅、鲶等有须鱼多生活在水体下层或光线较弱的环境,或喜夜间活动。

(4)眼 是鱼类头部的主要器官之一。鱼类的眼睛位于头部两侧,大多数鱼类没有泪腺和眼睑,不能闭合也不能较大地转动。眼的角膜平坦,鱼眼的水晶体呈圆球形,其晶状体凸度不能改变,只能前后移动,因此鱼的视力较差。

(5)鼻孔 位于眼前方,左右鼻孔又分别被鼻瓣分为前、后两个鼻孔,即前鼻孔和后鼻孔,分别为进水孔和出水孔,鼻孔与呼吸没有关系。也有鱼鼻孔中无鼻瓣。

(6)鳃盖 鳃盖孔位于头部,内为鳃腔,鳃腔内有鳃组织,是鱼的呼吸器官。

(7)鳍 是躯干部的外部器官,用于运动,胸鳍、腹鳍左右成对,为偶鳍;背鳍、臀鳍和尾鳍不对称,为单鳍。游动快的鱼鳍发达,不善于运动或穴居的鱼鳍退化,如黄鳝。

(8)侧线鳞 是鱼体两侧带有孔的鳞片,组成一条侧水线,内有侧线管,是鱼感知低频震动的器官,可以感知水流的方向、水的波动及周围的固定障碍物(岩石)等。

(9)皮肤及其衍生物 皮肤的功能主要是保护鱼体,鱼类的皮肤可以分泌黏液,用于润滑身体,防止病菌侵入。此外,皮肤还衍生出鳞片、黏液器、黏液细胞、追星(第二性征)等衍生物以协助皮肤完成保护、联络、防御、生殖等多种功能。

(二)内部构造

1.骨骼系统

鱼类的骨骼可以分为外骨骼(包括鳞片、鳍条)与内骨骼(包括头骨、脊椎骨和附骨骼)。其骨骼依据组织学特点还可以分为软骨和硬骨两种。

2.肌肉系统

参与鱼类运动的肌肉主要是附着于各骨骼的骨骼肌。心肌为心脏特有,平滑肌主要存在于鱼的血管、淋巴管及内脏器官或管腔、管壁之中。

3.消化系统

鱼类的食道是食物由口腔进入胃肠的管道,一般宽短而壁厚,有味蕾和环肌,可以有选择地吃进食物,将异物抛出体外。食道能分泌黏液,帮助鱼吞食食物。

一般肉食性鱼类胃肠分化明显,肠较短,仅为体长的0.25~0.3倍;草食性鱼肠较长,一般为体长的2~5倍,甚至可达10倍以上;杂食性鱼的肠介于二者之间。多数鱼缺乏胃腺和肠腺。

肝脏为鱼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体。胰脏呈散发状,常与肝脏混杂在一起,统称肝胰脏。

4.呼吸系统

鱼主要的呼吸系统是鳃。鱼类通过鳃从水环境中获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有些鱼还有副呼吸器官和辅助呼吸器官,对于抵抗恶劣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如黄鳝、鳗鲡、鲶等表皮层及真皮内层的血管较多,在离水条件下可利用潮湿的皮肤进行呼吸;黄鳝、鲶等可利用口咽腔黏膜呼吸;泥鳅吞咽空气,利用肠管进行呼吸;胡子鲶等可利用褶鳃呼吸;鳝鱼的幼鱼鳍上分布许多血管,可利用鳍呼吸;海边的弹涂鱼可利用尾鳍帮助呼吸。

虽然有些鱼类具有辅助呼吸器官,但水体中的溶氧量对鱼的生存、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水中氧含量很少时,鱼就会浮到水的上层,将口伸出水面,直接用口吞咽空气,这种现象称为“浮头”。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清晨有少部分鱼浮头、大部分鱼不浮头,用击掌声惊吓,浮头的鱼马上沉到水里。

不同的鱼对水中最低含氧量适应的能力不同,同种鱼不同发育时期对溶氧量的需求也不同,鱼苗、鱼种的耗氧量要比成鱼高50%~100%。

5.循环系统

鱼类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等组成。心脏位于体腔前部,鳃下方的围心腔中,外被鳃盖保护。心脏有心房和心室两个腔。

6.排泄系统

排泄作用是通过肾脏和鳃进行的,鱼的肾脏是紧贴在体腔背面的一对细长的器官,既是排泄器官又是造血器官,呈紫红色。肾脏的每一小管都开口于输尿管,两条输尿管通到膀胱,再从尿道通到泄殖腔。

鳃既是呼吸器官,也可以进行排泄作用。

淡水鱼类体内的氮主要以氨的形式排出体外。氨对鱼体有毒副作用,在养殖水体中,要控制氨的浓度。

7.鳔

多数硬骨鱼均有鳔,位于消化管的背面,以鳔管通入食道的鱼称为喉鳔类,无鳔管的鱼称为闭鳔类。鳔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相对密度和鱼的内压,使其和外界水环境的压强相平衡,下沉时排出鳔内气体,上浮时鳔内充气。

8.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在鱼类神经系统,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与脊神经构成外围神经系统,而植物性神经系统管理内脏的生理活动。

鱼类的感觉器官有一般皮肤感受器、侧线感觉器,以及位于头部的呼吸嗅觉器官(鼻)、听觉器官(内耳)和视觉器官(眼)等。

二、健康养殖对水域环境条件需求

外界环境条件对鱼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为了获得渔业生产的高产、稳产,必须掌握鱼类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最大限度地保证鱼类在优良的环境条件下,快速而又健壮地生长发育与繁殖。

(一)光照

鱼类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和取食活动中都需要光线。光照不足时,鱼类常发生维生素缺乏症。太阳光线是水生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能源,光照直接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间接地影响鱼的产量。另外,光照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水温高低也影响鱼的生长速度。所以,光照条件是鱼塘选择与修建时必须考虑的条件之一。

养鱼池塘水温变化的特点:水中温度上升或下降变化比陆地慢,早、晚水温变化的幅度也比气温小;水的温度变化随季节、昼夜、池水的深浅度有差异。水生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溶解氧量等于呼吸作用的消耗量,此深度即为补偿深度。补偿深度为养殖水体的溶解氧的垂直分布建立了一个层次结构。水层在补偿深度以上称为增氧水层,在补偿深度以下称为耗氧水层。不同的养殖水体和养殖方法,其补偿深度差异很大,水体有机物含量越高,补偿深度越小。

一般来说,养鱼池塘最佳水深为2.5m,水库养鱼最佳水深为3m。

(二)水温

鱼类属于变温动物,鱼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因为体温高低与体内新陈代谢强度息息相关,所以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生长发育及繁殖。水温也直接影响水中细菌和其他水生生物的代谢强度。

鱼类必须在水温达到一定界限之上,才开始生长发育,一般把这一界限称为生物学零度。如大马哈鱼的生物学零度为5.6℃,鲟为7.2℃。只有在生物学零度以上,水温的增加才可以加速鱼的生长和发育,但是,这种增加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适宜范围,温度的升高反而会抑制鱼的发育。

我国常见淡水养殖鱼类,除罗非鱼、革胡子鲶、虹鳟外,均可生长在10~35℃水域中,属于温水性鱼类,见表1-1。水温10℃以上时,鱼类开始摄食、生长。最适水温范围是20~30℃,在这种温度下,鱼类摄食旺盛,生长速度快。10℃以下或30℃以上时,鱼类摄食量少,生长慢;5℃以下,鱼类停止取食并进入冬眠。

表1-1 鱼类不同生理阶段适宜温度  

水温每增加1℃,鱼的新陈代谢率可增加10%;水温提高10℃,鱼的新陈代谢作用就增加一倍。因此,在鱼类生长旺盛时期,适当提高水温,投喂充足而且优质饵料,可加速鱼类的生长。鱼类除了对水温有一定要求之外,还需要水温恒定,即防止水温突然剧烈变化,温差过大容易引起养殖鱼类发病,甚至死亡。

水温与鱼类的繁殖和胚胎发育也有密切关系。我国养殖的四大家鱼胚胎发育的适温为22~28℃。温度低,胚胎发育慢;温度高,容易引起胚胎发育畸形。人工催产的适温是18~30℃,18℃以下催产效果差,15℃以下催产无效。

(三)水的温跃层

温跃层是一种池水运动现象,这种池水的运动对养殖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具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夏季和秋季,水的上表层易产生温跃层。

在3m左右的室外池塘,上层水温度上升过快,水体较深,风力又不大时,上、下水层难以对流而产生“温跃层”。上层水中氧气过多,称为氧盈;下层水氧气过少,称为氧债。过深的水体容易发生这种现象,夜间,上层的温度高的水对流到下层,影响鱼的正常生长。

(四)水中的溶氧量

溶解于水中的氧气称为溶解氧,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称为溶氧量。通常,以1L水体所溶解氧气的量来描述水体中含氧量的多少,单位有mg/L、mL/L或mmol/L。

池水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有两种:一是水生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约占水体中氧气来源的90%以上;二是空气交换到水中的氧气。这部分氧气量的大小,取决于水温、气压、风力、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等。

水中的溶氧量随昼夜变化,下午2~3时最高;日落时,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溶氧量下降;黎明前达到最低值。

溶解氧是鱼类呼吸所必不可少的,也能保证残饵、代谢产物等有机物进行分解转化。所以,鱼塘中溶氧量多少是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天然水正常溶氧量为8~12mg/L。

不同鱼类对溶氧量要求不同,一般都应该高于3mg/L,生产上把这种溶氧量作为安全浓度,2mg/L作为警戒浓度。当溶氧量降到2mg/L以下时,鱼就浮在水面上,用口吞咽空气,这种现象称为“浮头”。浮头时间过长,造成鱼类泛塘,导致全塘鱼死亡,见表1-2。我国四大家鱼要求溶氧量为5mg/L以上,冷水鱼在7mg/L以上。

表1-2 几种主要养殖鱼类对水溶氧量的适应范围  

水中溶氧量高,鱼类摄食量大,饲料利用率高,生长也快。当溶氧量不足时,鱼不爱吃、不爱动,摄食量下降,消化吸收不好,新陈代谢强度下降,易发病。同时,池塘中积累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水质变劣。

(五)水的酸碱度

水的酸碱度对鱼类会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常用pH来表示。pH 7为中性,pH 7以下为酸性,pH 7以上为碱性。

酸性水能改变鱼的血液组成,使其pH下降,降低其载氧能力,影响呼吸功能正常作用,使鱼的活动能力减弱,代谢水平和摄食能力下降,生长受阻。若水的酸性过大,还能直接破坏鱼的鳃和皮肤等组织,甚至危及生命。水的碱性过大,会腐蚀鱼类的鳃组织等。另外,pH 还能影响其他理化指标和生物因子含量。如:pH升高使铵转化为氨,当pH大于11时,氨态氮几乎都是以氨形式存在,而氨即使浓度再低也会抑制鱼类生长发育。

一般养殖鱼类适宜pH范围为6.5~9.0,最适范围为7.5~8.5。pH低于5或高于10时,对鱼生长不利,甚至不能生存。

(六)水的颜色和透明度

1.水的颜色

水体颜色主要是由水中浮游生物的色泽形成。其颜色种类和深浅主要取决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溶解物质、悬浮颗粒、天空和池底色彩等因素,例如,富含钙、铁、镁盐的水呈黄绿色;富含溶解腐殖质的水呈褐色;含沙多的水呈黄色而混浊等。

(1)肥水 油绿色或茶褐色池水含有大量的金藻、硅藻、金黄藻及隐藻等浮游植物。这些藻类是滤食性鱼类非常喜欢吃的饵料。所以这种水色的池水称为肥水,适宜养殖鲢、鳙等滤食性鱼类。

(2)瘦水与不好的水 水色清淡,呈淡绿色或淡青色,透明度较大,可达60~70cm甚至以上,这种池水浮游生物少。有时水面漂着一层蓝绿色膜,这层膜是由蓝藻、绿藻形成的。这些藻类含有难以被鱼类消化吸收的胶质和纤维质。所以,这类池水称为瘦水,不适宜养鱼。水色呈黑绿色,表示水质过肥,需要换水。水色呈红褐色或棕色,表明池水含有大量红藻;鱼食用后可引起消化不良、中毒,甚至死亡,这种池水不能养鱼。另外,池底沉积物对水色也有影响。

①暗绿色 天热时水面常有暗绿色或黄绿色油膜,水中裸藻类、团藻类较多。

②灰绿色 透明度低,混浊度大,水中以蓝藻类较多。

③蓝绿色 透明度低,混浊度大,天热时有灰黄绿色的浮膜,水中微囊藻、球藻等蓝藻类、绿藻类较多。在这种不好的水体养鱼,需要进行人工投饵施肥,从而改变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种群,并增加其数量,以便提高水质,利于养鱼。

(3)转水 转水指随天气变化而改变水质的水体,也称为扫帚水、水华水、乌云水。这是在肥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浮游生物数量多,池水往往呈蓝绿色或绿色的带状或云状水体。这种水体中含有大量鲢、鳙所爱吃的蓝绿色裸甲藻和隐藻。裸甲藻喜光集群,因而形成水华,池水透明度低,为15~25cm。转水通常出现在春末或夏、秋季节晨雾浓、气压低的天气,主要是因水质过浓过肥,水体中、下层严重缺氧,浮游生物上浮到水体表面集群呼吸氧气而造成的。如果出现转水现象后不久就雾消天晴,经阳光照射,水体的转水现象会逐渐消退,浮游生物上、中、下层逐渐分布均匀,水体转变为肥水;若久雾不散,天气继续变坏,则浮游生物因严重缺氧而大批死亡,使水质突变、水色发黑,继而转清、变臭并成为“清臭水”,这时水体中溶解氧被大量消耗,往往会造成鱼类因缺氧窒息而成批死亡,形成泛塘。因此,一旦池水出现转水现象时,应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进行人工增氧,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

2.水的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阳光射入水中的深度。透明度大小由水中浮游生物和泥沙等悬浮颗粒含量的多少所决定。夏、秋季水温高,浮游生物繁殖快,水的透明度就小;冬、春季水温低,浮游生物繁殖慢,水的透明度就大。风雨天,池底泥沙泛滥,泥水入池,池水透明度小;风平浪静时,池水透明度就大。池水透明度30cm左右为肥水,适宜养鱼;透明度50~60cm为瘦水,不适宜养鱼。测量透明度的方法是,用一漆成黑白相间的直径为30cm的圆盘,盘上系绳,绳上标明尺寸,将盘沉入水中,直到似见未见为止,此时盘到水面的深度,即为池水的透明度。

(1)塞奇板测量法 将直径25cm的铁板,中间拴上细线,表面涂上白色或黑色相间(均分四等分)。手提细线使之沉入水中至恰好看不见板表面颜色(白色),此时深度为该水体的透明度,精养鱼池的透明度为20~40cm,最佳为30cm。透明度可衡量进入水体内太阳光能大小,因而也是水体内能量流动的能源大小的一种度量。

(2)经验测量法 在农村,广大的养殖户不具备塞奇板。有经验的渔业工作者和渔民,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简易测量法,被水产界称为经验测量透明度法。具体操作:伸直右臂,弯曲手掌,掌心对着脸,使手心表面与胳膊成一直角,慢慢地由水面伸入水中,同时眼睛凝视手心,直到恰好看不见手掌心,测量手掌心表面与胳膊平水处的距离,此时的深度即为水体的透明度(16~20cm处若隐若现为肥度适当)。

还有一种是以人站在风头的池塘埂上能看到浅滩13~15cm水底的贝类等物为度。

(七)老水和嫩水

老水也称为陈水,是指静水养鱼,养鱼池长期不清水,也不换水。这种池塘由于长期投饵、施肥,鱼类排泄物以及各种水生生物尸体残骸日积月累,使池水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浓度过大。再加上水中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由于这些有机物质的吸附和浮游生物的作用,浓度越来越低。从而造成pH偏低、氧气不足。另外,有机物分解也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因此,老水对鱼生长是极其不利的。

老水特征具体如下。

(1)水色发黄或褐色 这是藻类细胞老化的现象。

(2)水色发白 主要是蓝藻特别是极小型蓝藻滋生的一种现象,这种水的特点是pH很高(pH=9~10)和透明度低(通常低于20cm)。水色发白是二氧化碳缺乏而使碳酸盐不断形成粉末引起的现象。

嫩水刚好与老水相反,水体生态因子平衡,溶氧量高,水的酸碱度适中,适于鱼的生长。

(八)盐度

就对盐度的适应能力来说,养殖鱼类可分为两大类:狭盐性鱼类和广盐性鱼类,淡水养殖鱼类适宜在盐度5‰以下的淡水中生活。但是,它们对盐度的变化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因鱼种类不同也不尽相同,如鲤适应能力强,可在盐度17‰的水中生活;罗非鱼则在海水、淡水中都能生长;草鱼能在半咸水的河口水域中生活,在盐度9‰的沼泽地区也有分布,但其增重率显著降低。

(九)水的硬度

 硬度是指水体中的钙、镁离子的含量,常用德国度来表示(1度=10mg/L CaO)。钙、镁是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对浮游生物的生长有利。常规养殖鱼类对硬度的要求不高,但硬度会影响浮游生物生长,从而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如虹鳟鱼类唯有在高硬度的水中,性腺才能生长发育;而对某些热带鱼来说,只有在软水中才能正常繁殖。

经验介绍一 如何判别好水和坏水

俗语说:“养好一塘水,就是养好一塘鱼”。那么,什么样的水算是好水?什么样的水算是坏水?

1.好水的特征

(1)水色呈黄绿色且清爽,该颜色表示水色浓淡适中。水体中的藻类以硅藻为主,绿藻、裸藻次之。

(2)水色呈草绿色且清爽,该颜色表示水色较浓。水体中的藻类以绿藻、裸藻为主。

(3)水色呈油绿色,在施用有机肥的水体中该种水色较为常见,该颜色表示水质肥瘦程度适中。水体中的藻类主要是硅藻、绿藻、甲藻、蓝藻,且数量比较均衡。

(4)水色呈茶褐色,在施用有机肥的水体中该种水色较为常见,该颜色表示水质肥瘦程度适中,但腐殖质浓度较大。水体中的藻类以硅藻、隐藻为主,裸藻、绿藻、甲藻次之。

以上四种水色水质肥度适中,水中溶氧量高,鱼摄食量大、能量转换快、病害少、生长速度快。这正是养殖所追求的效果。

2.坏水的特征

(1)水色呈蓝绿、灰绿而混浊,夏季高温时,常在池塘下风口水面出现灰黄绿色浮膜。该颜色表示水体的水质老化,水体中的藻类以蓝藻为主,而且数量占绝对优势。

(2)水色呈灰黄、橙黄而混浊,在水面有同样颜色的浮膜。该颜色表示水体的有机质过浓,水质恶化,水体中的藻类以蓝藻为主,且已开始大量死亡。

(3)水色呈淡红色,且颜色往往浓淡不均。该颜色表示水体中的水蚤繁殖过多,藻类很少。这种水色的水体溶氧量很低,已发生转水现象,水质较瘦。

(4)对于褐色水来说,施肥初期形成的褐色水是好水,中后期从其他水色转变为褐色的水则是坏水。

以上这四种水色均为坏水,有些水体是慢慢转变的;有些水体由于用药过度、药害严重而水质变坏;有些坏水是天气突变,特别是天气闷热、下雷阵雨后变化而成的。水色的变化,往往跟随其后的是鱼病的发生,如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等病害。

故对于养殖户,7~8月份也是鱼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病害发生的高峰期,病害种类、危害程度与6月份相比将进一步加大。

经验介绍二 养殖场地的选择

1.水质

养殖场地的水质要符合GB 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即养殖场应建在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水域,场地区域内及上风处、水源上游没有对场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有害废弃物等。

对淡水池塘、水库、湖泊等鱼类养殖的水体水质要求符合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表1-3)。而对海水鱼类养殖的水体水质要求符合NY 5052—2001《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表1-4)。

表1-3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表1-4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2.土质

土壤是建造鱼池的主要材料。土壤种类和性质对工程质量和养殖生产影响较大,其质地分类见表1-5。

表1-5 土壤质地分类  

土质是土壤中含有沙粒、黏土粒及有机质的量,其所含沙粒和有机物比例不同,直接影响着池塘的保水性。

沙土、粉土等保水能力差,一般来说不宜建池。黏土保水性好,干时土质坚硬,吸水后呈糨糊状,可以建池;但要注意,此类池塘干旱时堤埂易龟裂,冰冻时易膨胀,冰融后变松软。

壤土介于沙土和黏土之间,含有一定的有机质,硬度适中;透水性弱,吸水性强;土内空气流通,有利于有机物分解,养分又不流失;而且池内天然饵料最易繁殖,池水也易肥,是理想的建池土壤。

经验介绍三 雨季池塘水质调控技术

1.整修堤埝,备足应对物资 

雨季来临前,应及时整修堤埝,交通不便的,还应该备足应急物资,以防不测。 

2.加强巡塘和水质监测 

加强巡塘,密切观察池塘的水质变化,依池塘水色、气味、鱼类活动情况来判断池塘水质的优劣,必要时取水样及时送到渔药店或水产服务站检测,经综合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水质突然变化。例如,当pH变化超过0.5时,说明水的缓冲能力差,如遇台风暴雨,极易造成倒藻,故需提前采取调整pH和防范倒藻的措施,如投放生石灰、水质改良剂、维生素C、葡萄糖或少量施肥等。 

3.及时排水,加开增氧机

暴雨前或暴雨过程中,密切注意池塘水位变化,及时排出过多的池水,防止大量的雨水进入池塘,导致漫塘。开足增氧机,防止缺氧。增氧机可以搅动水体,加速雨水溶入池水中,打破水体的温度和盐度的分层现象,力争使池水温度、盐度变化幅度减到最小;同时也可以部分排出表层水,尽可能地维持水位、水温和盐度的相对稳定。必要时,投放化学增氧剂,确保溶解氧充足,特别是在鱼、虾患病或虾蜕壳期,应24h开机增氧。

4.及时调整透明度,防止水色变化过大 

雨过天晴后,及时调整透明度。水体清澈见底的,应消除过多浮游动物,引进优质藻种、水源,少量多次投施肥水素;水质混浊的,首先泼洒水质净化剂,降低透明度,然后引种、施肥;水色老化的,泼洒水质改良剂,进行必要的水体消毒。最好是在暴雨前,积极采取稳定水色、改良水质的措施,防止水质变化过大。暴雨后及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决不能拖延,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 

5.投喂免疫增强剂药饵,提高鱼、虾免疫能力 

连绵阴雨或暴风雨后,鱼、虾的体质较弱,免疫能力差,需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制剂。如按当日饲料量的2‰~3‰添加维生素C,因鱼、虾对维生素C的消耗量是正常天气的2.5倍。其人工添加方法是:将维生素C溶解后,均匀地喷入定量的人工配合饲料中,阴干0.5h后,再按饲料的1‰左右的比例喷洒植物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喷洒植物油可在饲料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保护维生素C不溶于水;也可在加工饲料时加入高稳维生素C。除添加维生素C外,还应该添加免疫多糖、EM菌等。 

6.及时应用抗应激药物,减少鱼、虾应激反应 

在暴雨来临前,全池泼洒水体解毒剂、水质降解剂,给水体解毒和增加水体的透氧性,为鱼、虾创造较为舒适的环境,然后泼洒抗应激药品如应激灵、葡萄糖或维生素C等,增强鱼、虾的抗应激能力。如遇到连续降雨时间过长,可利用中途天气稍好时再泼洒一次。 

7.适时水体消毒,控制疾病发生 

如果水质变化过大,一般说明水体内的各种因子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了,特别是微生态平衡被打破的情况下,有益菌数量很少,有害菌大量增加,如不及时采取消毒措施,鱼、虾将很快发病。这里要指出的是,在使用消毒剂时应该在选择对鱼、虾刺激性较小的药物的同时,注意保持水体高溶氧状态,因为此时的鱼、虾体质都较弱,水体内溶解氧也较低,某些药物还耗氧。注意了这些,可很好地防止病害现象的发生。

复习思考题

1.透明度的常用测定方法有哪些?如何测定?

2.老水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在这样的水中养鱼?

3.哪些情况可以引起鱼浮头现象?其对渔业有什么危害?

4.影响鱼类正常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