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苯及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5.4.1 亲电取代反应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从机理上讲可分为亲电、亲核以及自由基取代三种类型。所谓亲电取代反应(aromatic 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是指亲电试剂取代芳环上的氢。典型的芳香亲电取代有苯环的卤化、硝化、磺化、烷基化和酰基化,在化学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
根据苯环的结构,在苯环平面的上下,有π电子云,是富电子基团,类似烯烃,所以可与亲电试剂发生反应。但与烯键有区别,在苯环中,由于形成了闭合环状共轭大π键,苯环稳定性提高,反应中总是保持苯环的结构不变,因此通常发生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1)卤化反应(halogenation)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氢被卤素取代的反应称为卤化反应。苯在Lewis酸如三氯化铁、三氯化铝等的催化作用下,能与氯或溴发生苯环上的卤化反应生成氯苯或溴苯。
由于无水氯化铁和溴化铁都很容易吸水,而铁粉与氯气或溴反应可生成三氯化铁或三溴化铁,因此也可以用铁粉代替三氯化铁、三溴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时,首先是卤素与苯形成π络合物,现代光谱和X射线衍射法都已经证明了π络合物的存在。在形成π络合物时,氯分子的键没有异裂,而后在缺电子的Lewis酸作用下,氯分子键极化,进而发生键的异裂,生成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然后再失去氢生成氯苯。上述卤化反应的机理如下:
苯的溴化也可直接进行,但反应速率很慢。苯在乙酸中溴化的反应机理如下:
首先是溴分子与苯形成π络合物,此时溴分子的键没有断裂,然后在另一分子溴的作用下,发生键的异裂,生成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最后失去质子生成溴苯。若在反应液中加入碘,可增加反应速率,因为I2Br-比B更容易形成。
上面两种反应机理大体上是一致的,差别仅在于直接卤化时,是由一分子卤素使另一分子卤素极化,进而异裂。使用Lewis酸催化时,卤素分子的极化、异裂是在Lewis酸的作用下发生的。是否使用催化剂取决于苯环的活性和反应条件。活性强的苯环可直接反应,活性弱的苯环则需用Lewis酸催化剂。能直接产生卤正离子的化合物不需催化剂就能反应。
卤代通常用Cl2、Br2,氟代太剧烈,反应难以控制。碘很不活泼,只有在HNO3、二价铜盐等氧化剂的作用下才能与苯发生碘化反应,氧化剂可以将反应生成的HI氧化成碘而有利于反应进行。将过量的苯、碘和硝酸一起加热回流,碘苯的产率可达87%,但易被氧化和硝化的活泼芳香化合物不易用此法碘化。
氯化碘(ICl)也常用作碘代试剂。
若卤代反应的条件过于强烈可得二取代产物,例如:
(2)硝化反应(nitration) 苯在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作用下,能发生硝化反应,反应的结果是苯环上的氢被硝基取代。
该硝化反应的亲电试剂是N。在强酸(浓硫酸)作用下,硝酸(作为碱)先被质子化,然后失去水产生N正离子。N正离子进攻苯环生成中间体碳正离子。N正离子是强亲电试剂,它与苯接近,然后与苯环上的一个碳原子相连,该碳原子由原来的sp2杂化转变为sp3杂化,并与亲电试剂以σ键相结合,形成一个带正电荷的环状活性中间体。中间体碳正离子的正电荷分散在五个碳原子上。显然,这比正电荷定域在一个碳原子上更为稳定,但与苯相比,因该碳正离子中出现了一个sp3杂化的碳原子,破坏了苯环原有的封闭的环状共轭体系,使其失去芳香性,能量升高。因此,该碳正离子势能很高,由苯转变成它须跨越一个较高的能垒。形成中间体碳正离子这一步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
从碳正离子的sp3杂化的碳原子上失去一个质子,恢复苯环的封闭共轭体系结构并生成硝基苯。
芳香族化合物的硝化反应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取代反应。很多硝基化合物是高能量密度的物质(含能材料),用作炸药。广泛使用的强烈炸药TNT就是2,4,6-三硝基甲苯,爆速可达6760~6820m/s,它是甲苯经分阶段硝化制备的,即三个硝基是在多次硝化反应中逐步引入的。
(3)磺化反应(sulfonation)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氢被磺酸基取代的反应称为磺化反应,苯及其衍生物几乎都可以进行磺化反应,生成苯磺酸或取代苯磺酸。
磺化反应的机理与硝化反应类似,首先是亲电试剂进攻苯环,生成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然后失去一个质子,生成苯磺酸或取代苯磺酸。磺化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时,进攻苯环的亲电试剂是不同的。实验证明,苯在硝基苯、硝基甲烷、四氯化碳、二氧化硫等非质子溶剂中与三氧化硫反应,进攻试剂是三氧化硫;在含水硫酸中进行磺化,反应试剂为H3S,在发烟硫酸中反应,反应试剂为H3S2(质子化的焦硫酸)。因此,在不同条件下磺化,其反应机理是有些微小差别的。
与卤化、硝化等反应所不同的是,磺化反应是可逆的。苯与浓硫酸在80℃反应,生成苯磺酸,在较高温度下,苯磺酸又可以水解脱除磺酸基。
磺化反应的可逆性在有机合成中十分有用,在合成时可通过磺化反应保护芳核上的某一位置,待进一步发生某一反应后,再通过稀硫酸或盐酸将磺酸基除去,即可得到所需的化合物。例如,用甲苯制备邻氯甲苯时,可利用磺化反应来保护对位。
苯磺酸是强酸,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因此一些药物分子中可引入磺酸基,或者将一些碱性药物与苯磺酸成盐,以增加化合物的酸性和溶解度。例如,抗高血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norvasc)。
(4)Friedel-Crafts烷基化和酰基化(alkylation and acylation)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氢被烷基取代的反应称为烷基化反应,被酰基取代的反应称为酰基化反应。苯环上的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统称为Friedel-Crafts (傅瑞德尔-克拉夫兹)反应,简称F-C反应,是有机合成中一种形成碳-碳键的重要方法。
F-C烷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 alkylation)的反应机理与磺化、硝化类似,首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烷基碳正离子,它作为亲电试剂与苯环反应,形成碳正离子,然后失去一个质子生成烷基苯。
卤代烷、烯烃、醇、醛、环氧乙烷 (可生成芳基乙醇)等在适当催化剂的作用下都能产生烷基碳正离子,它们都常用作烷基化试剂。最初用的催化剂是三氯化铝。后经证明,许多Lewis酸同样可以起催化作用,现在常用的Lewis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顺序大致如下:
AlCl3>FeCl3>SbCl3>SnCl4>BF3>TiCl4>ZnCl2
其中三氯化铝效力最强,也是最常用的。用AlCl3为催化剂,当R相同时,卤代烷的活泼次序为RF>RCl>RBr>RI,与通常的顺序相反。
芳烃还可以和多元卤代烷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多核的取代烷烃。四氯化碳与苯反应只有三个氯被芳基取代,第四个氯未能被芳基取代是由于空间位阻的关系。
当卤代烷或烯烃为烷基化试剂时,只需要催化量的Lewis酸即可,若用醇、环氧乙烷为烷基化试剂,则至少需要用等物质的量的Lewis酸催化剂。质子酸也能使烯烃和醇产生烷基碳正离子,因此也能作催化剂。常用的质子酸有HF、H2SO4、H3PO4等。用质子酸作催化剂,催化量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苯的烷基化常伴随着两个副反应。一是由于亲电试剂是碳正离子,所以反应将伴随着碳正离子的重排。
二是由于烷基是一个活化基团,所以F-C烷基化往往不能停留在一元取代的阶段上,反应产物常常是一元、二元、多元取代苯的混合物。
由于这些局限性,该反应一般不适用于有机合成。通过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原料加入方式及配比等,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当苯环上有吸电子基团,如NO2、CO2H、RCO、CF3、SO3H等时,不易发生烷基化反应。
硝基是一个很强的间位定位基(5.5节将详细讨论取代基效应),所以硝基苯常作为F-C反应的溶剂,它对反应有以下的优点:①沸点高,可使反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②对一般有机物的溶解度很大;③不受三氯化铝的作用发生其他反应。
F-C酰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 acylation)的反应机理和烷基化类似,其特征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先生成酰基正离子,然后和芳环发生亲电取代。
常用的酰基化试剂是酰卤(主要是酰氯和酰溴)和酸酐。酰卤的反应活性顺序为:
常用的催化剂是AlCl3。由于AlCl3能与羰基络合,因此酰化反应的催化剂用量比烷基化反应多,含一个羰基的酰卤为酰化试剂时,催化剂用量要多于一当量,反应时,酰卤先与催化剂生成络合物,少许过量的催化剂再发生催化作用使反应进行。如用含两个羰基的酸酐为酰化试剂,因同样的原因,催化剂用量要多于二当量。F-C酰基化反应是不可逆的,不会发生取代基的转移反应。鉴于以上的特点,工业生产及实验室常用它来制备芳香酮。
酰基是一个吸电子基,苯环酰化后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降低。因此,控制合适的反应条件,反应可停止在一取代阶段,不会生成多元取代物的混合物。芳烃的酰基化反应产率一般较好。
F-C酰基化反应不但是合成芳香酮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芳烃烷基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生成的酮可以用Clemmensen(克莱门森)还原法(Zn-Hg, HCl)或者Wolff-Kischner-黄鸣龙还原法(H2NNH2,OH-,△)将羰基还原成亚甲基(参见11.3.5节)而得到烷基化的芳烃。例如由苯制备新戊基苯。
以环酐为酰化试剂,再结合羰基还原成亚甲基方法的应用,可在芳香环上再添加一个环,得到双环化合物。
上述转变Clemmensen还原中羧酸官能团不受影响。羧酸转化为酰氯请参见12.3.2节。
(5)Vilsmeier-Haack甲酰基反应 甲酸酐和甲酰氯都极不稳定,苯环的甲酰化需要采用其他方法。在三氯氧磷(POCl3)存在下,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酰胺类试剂合成芳香醛的反应叫作Vilsmeier-Haack反应,是目前在芳香环上引入甲酰基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Vilsmeier-Haack反应的机理较为复杂。一般认为,首先是DMF与POCl3加成,然后解离为具有碳正离子的活性中间体,然后该碳正离子与芳烃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α-氯胺后很快水解成醛。
(6)Blanc氯甲基化 在氯化锌等Lewis酸催化剂存在下,芳烃与甲醛或者多聚甲醛作用,可在芳环上引入氯甲基。该反应被称为Blanc氯甲基化反应。例如,甲醛在氯化氢及氯化锌存在下与苯发生Blanc氯甲基化反应,可以高效合成氯化苄。
该反应的机理是首先氯化锌与醛作用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进而作为亲电试剂对苯环亲电进攻,并在酸性条件解离得到氯甲基化合物。
苯甲醚与等量的甲醛、氯化氢反应可以得到邻、对位氯甲基化的混合产物;然而当用二当量的甲醛和氯化氢则生成2,4-二氯甲基化产物。
5.4.2 氧化反应
烯、炔在室温下可迅速地被高锰酸钾氧化,但苯即使在高温下与高锰酸钾、铬酸等强氧化剂同煮,也不会被氧化。只有在V2O5等的催化作用下,苯才能在高温被氧化成顺丁烯二酸酐,简称顺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5.4.3 加成反应
苯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一般不易参加加成反应。但在特殊情况下,芳烃也能发生加氢反应,而且总是三个双键同时发生反应,形成一个环己烷体系。
苯在紫外线照射以及加热加压条件下与三分子氯气加成,形成1,2,3,4,5,6-六氯环己烷(BHC),因其结构式中含碳、氢、氯原子各6个,俗称六六六,对昆虫有触杀、熏杀和胃毒作用,曾是我国产量最大的一种杀虫剂。六六六有8种同分异构体,其中γ-异构体即1α,2α,3β,4α,5α,6β-构型的称为林丹(lindane),杀虫效力最高(见第7章知识介绍)。
5.4.4 Birch还原
碱金属(钠、钾或锂)在液氨与醇(乙醇、异丙醇或二级丁醇)的混合溶液中,与芳香化合物反应,苯环1,4-加成被还原成1,4-环己二烯。这种反应叫作Birch(伯奇)还原。
苯的同系物也可发生Birch还原,且有良好的区域选择性。苯环上连有吸电子基的碳的位置被还原,而连有供电子基的碳的位置不被还原。
Birch还原反应与苯环的催化氢化不同,它可使芳环部分还原生成环己二烯类化合物,因此Birch还原有它的独到之处,在有机合成上十分有用。
5.4.5 苯环侧链上的反应
(1)自由基卤代 烷基苯侧链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称为α-碳。受苯环的影响,α-H活性增大,易发生α-H卤代。在光能或能产生自由基的物质的作用下,甲苯的卤化不发生在芳环上而是发生在侧链上,甲苯的三个氢可以被逐个取代,反应机理与丙烯中的α-氢卤化一样,是自由基型的取代反应。
如果是较长的侧链,卤化反应也可发生在别的位置上,但是α位的选择性最高,这是苯甲基(苄基)自由基最稳定的缘故。
溴代反应可以使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 (N-bromosuccinimide,简称NBS,又称N-溴代琥珀酰亚胺),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在合成中,苯甲基的溴代反应比氯代反应应用更广泛。
(2)氧化反应 苯环有特殊的稳定性,烷基苯在高锰酸钾、硝酸、铬酸等强氧化剂作用下,烷基氧化成羧基,生成苯甲酸。
在一般情况下,无论侧链有多长,只要和苯环相连的α-碳上有氢,氧化的最终结果都是侧链变成只有一个碳的羧基。如果苯环上有两个不等长的侧链,通常是长的侧链先被氧化。
无α-H的烷基苯,如叔丁基苯,一般不发生氧化。若用更强烈的氧化剂,苯环则可被氧化为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