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关键技术精解(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泥鳅的生态习性

一、泥鳅的生活习性

1.栖息特点

泥鳅属温水性底层鱼类,多栖息于底泥较深的湖泊、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中,有时喜欢钻入泥中,所以栖息环境往往有较厚的软泥。较适宜水环境pH值一般为中性和偏酸性。泥鳅在水的底层生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既能在水中游泳,又能钻到底泥里。泥鳅昼伏夜出,白天钻到底泥里休息,晚上出来在水底寻找食物。

2.喜温性

泥鳅生长的水温范围是15~30℃,最适水温是18~24℃。当水温升高到30℃以上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厘米深处越冬,停止活动进入休眠状态。在休眠期,只要泥层中稍有水分就能维持生命。条件或水温适宜时,泥鳅可复出活动摄食。

3.耐低氧

泥鳅对缺氧的耐受力很强,比一般的鱼类更耐低氧,离水不易死亡,水体中溶氧量小于0.16毫克/升时仍能存活,是因为泥鳅不仅能用鳃呼吸还能利用皮肤和肠进行呼吸。泥鳅肠壁很薄,具有丰富的血管网,能够进行气体交换,具辅助呼吸功能,即“肠呼吸”。肠呼吸是泥鳅特有的呼吸方式,据称,泥鳅耗氧量的1/3是由肠呼吸取得的。当水温上升或水中缺氧时,泥鳅垂直游窜到水面吞吸空气,在肠内进行气体交换,然后从肛门排出废气。

当人工养殖时,投饵摄食后,泥鳅肠呼吸的次数会增加。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殖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西欧人称其“气候鱼”。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仅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来年水涨,又出外活动。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

4.善逃逸

泥鳅的侧线系统也很发达和灵敏,可以依照它们来感觉水的变化,逃避敌害。有的时候,泥鳅傻呆呆地伏在水底,一动不动,即使人走近也没有反应。当人手刚触及水面时,它马上感觉到并迅速溜走。

当春、夏季节雨水较多,池水涨满或者池壁被水冲出缝隙时,泥鳅会在一夜之间全部逃光,尤其是在水位上涨时会从鳅池的进出水口逃走。因此,养泥鳅时务必加强防逃管理,检查进出水口防逃设施是否有堵塞现象,是否完好,要及时排水,防止池水溢出,造成泥鳅逃逸。

5.不喜强光

泥鳅长期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导致视力极度退化,但它的感觉很灵敏,泥鳅一般白天潜伏水底,傍晚后活动觅食,不喜强光。人工养殖时往往集中在遮光阴暗处,或是躲藏在巢穴之中。

6.夜食性

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在产卵期和生产旺盛期的白天也摄食。人工养殖条件下,泥鳅经过驯化也可改为白天摄食。

二、泥鳅的食性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幼鱼阶段摄食动物性饵料,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长大后饵料范围扩大,除可食多种昆虫外,也可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成鳅则以摄食植物食物为主。泥鳅的食性很广,在泥鳅胃中的食物团里,腐殖质、植物碎片、植物种子、水生动物的卵等的出现率最高,约占70%,其他如硅藻、绿藻、蓝藻、裸藻、黄藻、原生动物、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等占30%。人工养殖中能摄食商品饵料。泥鳅在一昼夜中有两个明显的摄食高峰,分别是7~10时和16~18时,而早晨5时左右是摄食低潮。

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泥鳅摄取食物的种类有所不同:泥鳅全长3~5厘米时,喜食腐殖质,其次为小型甲壳动物、昆虫等,胃肠食物团中,70%为泥沙和腐殖质,30%为生物饵料;泥鳅全长5~8厘米时,喜食水中浮游动物、丝蚯蚓等,偶尔食藻类、有机碎屑和水草的嫩叶与芽等;泥鳅全长8~10厘米时,食性偏杂,主食大型浮游动物、碎屑、藻类和高等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也食部分微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利用施肥培养生物饵料来喂养幼鳅;培育成鳅可投喂螺蛳、蚯蚓、蚕蛹粉、河蚌肉及禽畜内脏等肉食类饲料,并搭配一定比例的米糠、麸皮、豆渣、三等面粉及老菜叶、弃置的瓜果类等价格较低廉的植物饲料。

与其他鱼类混养时,泥鳅常以混养鱼类的残饵为食,甚至以鱼类的粪便为食,是池塘的“清洁工”。泥鳅用口须寻找食物,发现食物后用口须进行挑选,紧贴水底,边挑边拣,边吃边走。

泥鳅肠道短小,消化动物性饵料的速度较植物性饵料快。泥鳅贪食,贪食过量可影响肠呼吸,并产生毒害气体而胀死。当水温小于10℃或大于30℃时,泥鳅停止摄食。为满足生殖时期卵黄积累和生殖活动的需要,泥鳅在生殖时期的食量较大,雌鳅比雄鳅食量大。

三、泥鳅的生长特性

泥鳅生长的快慢与水温、饵料、饲养密度、性别和发育时期等因素有关。自然状况下,刚孵出的苗体长约0.3厘米,1月后可达3厘米,半年后可达6~8厘米,第二年年底可长成为体长13厘米,体重15克左右,最大的个体可达20厘米长,100克重;人工养殖中个体生长差异也很大,约经20天培育便可达3厘米的鳅苗,1龄时可长成80~100尾/千克的商品鳅。

四、泥鳅的生殖习性

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一般2冬龄性成熟。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6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每次产卵时间为4~7天。繁殖的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2~28℃。

雄鳅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在6厘米以上,性成熟较雌鳅早,雄鳅有精巢一对,位于腹腔两侧,呈带状且不对称,右侧的精巢比左侧的长而狭窄,重量也轻一些。当雄鳅体长为9~11厘米时,精巢内的精子约有6亿个。

雌鳅性成熟较雄鳅迟,体长5厘米时,雌鳅体内有一对卵巢,体长8厘米时,一对卵巢愈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卵巢,并由前端向后端延伸,这时整个卵巢发育开始成熟。雌鳅怀卵量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为8厘米,怀卵量约2000粒,10厘米的个体怀卵量为7000~10000粒,体长12厘米的个体怀卵量为12000~14000粒,体长15厘米的个体怀卵量为15000~18000粒,体长20厘米的个体怀卵量为24000粒左右。怀卵量最多的可以超过6.5万粒。卵呈圆形,卵径0.8~1.0毫米,吸水后膨胀到1.3~1.5毫米,卵黄色,为半黏性,黏附力不强。由于卵在卵巢内成熟度不一致,每次排卵量为怀卵数的50%~60%。

泥鳅产卵喜在雨后晴天的早晨,常选择有清水流的浅滩(如水田、池沼、沟港等)作为产卵场。产卵前,雌鳅在前面游动,数尾雄鳅在其后紧追不舍。发情时,雌雄鳅多活动在水表面和鱼巢周围,当发情达到高潮时,雌雄鳅的头部和躯体互相摩擦并相继游出水面。雄鳅追逐纠缠雌鳅,最后由一尾雄鳅拦腰环绕挤压雌鳅,并卷曲于雌鳅腹部,以刺激雌鳅产卵,同时雄鳅排出精子,进行体外受精,这种动作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次数不等,个体大的可在10次以上。受精卵先黏附在水草或其他附着物上,随着水的波动,极易从附着物上脱落沉到水底。受精卵具弱黏性,黄色半透明,一般在水温19~24℃时经2天孵出鳅苗。刚孵出的鳅苗约3毫米,身体透明呈“痘点”状,吻端具黏着器,附着在杂草和其他物体上。约经8小时,色素出现,体表渐转黑色,鳃丝在鳃盖外,成为外鳃。3天后卵黄囊接近消失,开始摄食生长。经20多天,苗长15毫米,此时的形态与成鳅相似,呼吸也从鳃呼吸转为兼营肠呼吸。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