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氢解反应
在氢化反应中,σ-键的还原裂解称为氢解,即在氢化过程中,有些原子和基团脱去的同时被氢原子取代。用通式表示如下:
式中,A、B可以是碳、氧、氮、硫或卤素等。
氢解反应可以分为脱苄基、脱卤、脱水、开环、脱羧、脱硫等类型。
从断裂的化学键的情况看,氢解主要包括C-H(又称为氢交换)、C-C、C-O、C-N、S-O、C-S、C-X、N-O、N-N、O-O等键的断裂。硝基、亚硝基、肟等还原为氨基,实际上也属于氢解反应,是N-O键的断裂。
氢解反应的主要用途是:还原某些基团(例如硝基还原为氨基);去掉某些基团(例如脱苄基、脱卤素等),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反应之一。
氢解通常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在药物合成中应用广泛。但氢解常常是氢化某些化合物时的副反应,给氢化反应带来不便,应尽量避免。
一、氢解脱苄基
连在氮、氧原子上的苄基,在Raney-Ni或Pd-C催化剂存在下,与氢反应,苄基可以脱去,特别是Pd-C催化剂,在0.1MPa,室温或稍高于室温的情况下,就能脱去苄基。例如抗癌化合物(56)[99]的合成。
苄基醚容易氢解生成羟基化合物和甲苯,生成苄基醚是保护醇羟基和酚羟基的方法之一。氢解时既可以采用催化氢解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催化转移氢化的方法。例如色素沉着过度治疗药莫诺苯宗(Monobenzone)原料药对苄氧基苯酚的合成[100]。
苄基酯的苄基也可以氢解脱去。
在上述反应中,苄氧羰基是氨基的保护基团,通过氢解很容易将保护基脱去。反应中每吸收1mol的氢,将释放出1mol的二氧化碳,用碱吸收,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苄基胺类化合物可以氢解脱去苄基。例如抗菌剂托氟沙星等的中间体3-氨基吡咯烷二盐酸盐(57)[101]的合成。
苄基与氮、氧原子相连时,脱苄反应的活性大致有如下活性次序:
二、醚的催化氢解
苄基醚很容易氢解,但一般的开链醚是稳定的化合物难以氢解。用氧化铬铜或Raney-Ni 作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可以氢解断裂C-O键,使用Pd-C催化剂也可以发生氢解。除了苄基醚外,这种方法在有机合成中并不常用。
环氧乙烷衍生物氢解开环通常按照如下两种方式进行,氧原子两端都可以开环,但主要由取代基、反应介质及催化剂性质等因素来决定。
氢解产物可以是醇(1),也可能是烷类化合物(2),两种产物的比例往往基本相等,化合物(2)可能是按如下方式反应生成的:
环氧乙烷衍生物常用钯、铂作氢解催化剂。苯基缩水甘油酸钠在水中用2%的Pd-C作催化剂进行氢解,生成苯基乳酸(58),其为降血糖药恩格列酮(Englitazone)的中间体,也是非蛋白氨基酸施德丁(Stating)的中间体。
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环氧环的化合物氢化时,通常双键容易被还原。若加入1mol的硝酸银,可以防止双键的还原,有利于环氧环的氢解。
THF也可以发生氢解反应,但比环氧乙烷衍生物要困难得多,原因是五元环稳定,
三、碳-硫键、硫-硫键的氢解
硫醇、硫醚、二硫化物、亚砜、砜、磺酸衍生物以及含硫杂环等含硫化合物,可发生氢解,使碳-硫键、硫-硫键断裂。Raney-Ni是最常用的催化剂,有时也用Pd-C催化剂。
例如氟喹诺酮类抗菌新药格帕沙星(Grepafloxacin)中间体2,4-二氯-5-氟-6-甲基苯胺(59)[102]的合成。
关于在镍催化剂存在下的脱硫反应的反应机理,目前认为属于自由基型反应。
二硫键可以还原断裂,半胱氨酸甲酯的合成如下:
硫代缩酮和硫代半缩酮在Raney-Ni存在下也可以氢解。例如:
如下硫代酰胺类化合物也可以发生氢解反应脱去硫。
四、催化氢解脱卤
催化氢化法是氢解脱卤的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催化剂是钯、Raney-Ni等。氢解C-X键铂不如钯。镍虽然也可以使用,但由于镍容易受卤素离子的毒化,使用时一般采取增大镍用量的方法来解决。氢解后的氟,可以使催化剂中毒,故催化氢化法一般不用于含氟化合物C-F键的氢解。
例如高血压病治疗药贝那普利(Benazepril)中间体(60)的合成[103]。
又如为解热镇痛药二氟尼柳(Diflunisal)等的中间体2,4-二氟苯胺的合成,硝基还原的同时,氯原子被除去。
氢解脱卤的活性主要与两种因素有关。一是卤素原子的活性,卤素原子的活性顺序是I>Br>Cl>F;二是含卤素化合物的结构,酰卤、苄基卤、烯丙基卤、芳环上电子云密度较低的卤素原子以及α-位连有吸电子基团的卤素原子,更容易被氢解。一般来说,普通的卤代烷较难氢解。
芳环上不同位置的卤素原子,若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电子云密度具有明显差别,则可以实现选择性氢解。电子云密度较低处的C-X键更容易被氢解。例如,2-羟基-4,7-二氯喹啉的氢解生成2-羟基-7-氯喹啉。
含氮杂环卤化物在催化剂存在下氢解,可以脱去卤素原子。抗病毒药奈韦拉平(Navirapine)中间体(61)[104]的合成如下。
酰氯在钯催化剂存在下用氢气氢解生成醛,该反应称为Rosenmund还原反应。该法可用于脂肪醛的合成,但主要还是用于芳香醛的制备。由于醛可以进一步被还原为醇,故常加入抑制剂以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常用的是附着在硫酸钡上的钯并加入抑制剂(2,6-二甲基吡啶、喹啉-硫等)。酰氯分子中有—X、—NO2、—COOR等基团时不受影响。但羟基则应先用乙酰基保护,否则容易与酰氯反应生成酯。碳碳双键虽然不被还原,但有时会发生双键的重排。长效抗菌药溴莫普林(Brodimoprim)等的中间体4-溴-3,5-二甲氧基苯甲醛(62)[105]的合成如下。
在有些情况下,不用降低催化剂的活性,直接控制氢气的用量也可以得到相应的醛。
也可以使用以硫脲降低活性的PtO2作催化剂应用于酰氯还原为相应的醛。
五、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氢解
羧酸、酸酐、酰氯、酯、内酯、酰胺、酰亚胺、内酰胺等氢解比较困难,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发生氢解反应。
羧酸的氢解生成相应的醇,需要在催化剂存在下高温、高压才能进行,该方法并不常用。
酸酐氢解有时并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常常会发生一些副反应。例如开环、生成烃类化合物等,芳香酸酐有时会发生环上的加氢反应等。
丁二酸酐在乙酸乙酯中用Pd-C或Pd-Al2O3作催化剂,于35~100℃,1.57~1.67MPa氢气压力下可以氢解为γ-丁内酯,其为环丙沙星、脑复康、维生素B1等的中间体。
邻苯二甲酸酐在二氧六环中用Raney-Ni作催化剂,于30℃,9.8MPa氢压下氢解可以生成苯酞,收率90%,为杀菌剂四氯苯酞、抗焦虑药多虑平(Doxepin)等的中间体。
羧酸酯在催化剂存在下,于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被氢气还原生成相应的醇,一般收率都很高。常用的催化剂有Raney-Ni、Pd、Pt、Rh、Cr-Cu、In、铼配合物等。例如拟除虫菊酯型杀虫剂中间体3-苯氧基苯甲醇的合成:
不饱和酸酯还原时生成饱和醇。例如利胆醇原料药γ-苯基丙醇的合成。
脂肪族和芳香族酰胺(包括N-烃基酰胺、N,N-二烃基酰胺),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催化氢解,可以生成相应的胺,常用的催化剂有氧化铜铬、Reany-Ni、Reany-Co、铂、氧化铂、钌-炭、氧化钌等。
酰胺和酰亚胺的氢解比酸转化为醇还困难,伯酰胺氢解可以生成伯胺和仲胺的混合物。仲酰胺和叔酰胺用氧化铬铜作催化剂进行氢解,可以分别高收率的生成仲胺和叔胺。
丁二酰亚胺、N-烃基丁二酰亚胺、戊二酰亚胺等在镍-钴/氨或钌/炭催化剂存在下氢解,分别生成吡咯烷酮和哌啶酮。
除了上述化合物外,很多有机化合物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氢解反应,例如羰基化合物、醇、肟、肼、缩醛、缩酮、杂环化合物等。
六、硝基化合物的氢解
硝基化合物分子中的N-O键,很容易被氢解。在镍、钯、铂、铑等催化剂存在下,硝基可以顺利地被氢气还原为氨基,滤去催化剂几乎可以定量得到高纯度的胺。使用Pd-C催化剂,很多硝基化合物在常压、室温下就可以用氢气还原为相应的胺。使用Raney-Ni催化剂时,反应温度和压力应适当提高。
急性白血病、恶性黑色素瘤病治疗药乌苯美司(Benstatin)中间体(63)[106]的合成如下。
又如抗心律失常药多非利特(Dofetilide)中间体4-[2-[(4-氨基苯乙基)(甲基)氨基]乙氧基]苯胺(64)[107]的合成如下。
值得指出的是,硝基化合物的催化氢解,大都是放热反应,有时温度可以升的较高,在反应底物浓度高或底物用量比较大时,应特别注意,必要时可以冷却,以控制反应速度。
溶剂和反应介质(酸性、碱性或中性)会影响反应的收率。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常用的溶剂是醇,如甲醇、乙醇或它们的水溶液。有些硝基化合物在醇中溶解度小,可以选用甲基溶纤剂(乙二醇单甲醚)或DMF等。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用Raney-Ni可以比较顺利地还原硝基化合物成胺,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还原的速度一般比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快,还原产物的收率也比较高。
硝基化合物的还原是分步进行的,中间经历了多种中间体。
由于硝基很容易被还原,分子中的其他一些基团,只要还原条件合适,可以不受影响,例如烯键、羰基、C-O键、C-X键,但炔键和C-I键容易被还原,值得注意,此时可以采用控制吸氢量的方法来达到选择性还原的目的。
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直接用Ni-Al合金来进行还原反应。Ni-Al合金与碱反应放出氢,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将硝基还原为氨基。
转移催化氢化法在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中应用较多。环己烯、水合肼、甲酸等的应用比较普遍。经常使用环己烯-Pd-C体系还原硝基化合物生成相应的胺。
水合肼可将硝基化合物还原为胺,在Pd-C,Raney-Ni等存在下硝基也可以被肼还原而生成胺。胃病治疗药奥美拉唑(Omeperazole)中间体(65)[108]的合成如下。
有时也可以使用FeCl3-C。例如抗真菌药氟康唑(Fluconazol)中间体2,4-二氨基苯甲醛的合成[109]。
以金属Pd、Pt、Rh、Ir、Ni等为催化剂,以氢气为氢源,可以将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还原为羟胺,但需要降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以免过度还原。
芳环上连有吸电子基团的硝基化合物,容易生成相应的苯基羟胺。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也可以部分还原生成相应的羟胺。例如:
叠氮化合物还原可以生成伯胺类化合物。催化氢化是常用的方法,铂、钯、镍是常用的催化剂。Pd-CaCO3催化剂,对于分子中含有羰基、CC的叠氮化合物的还原,具有良好的化学选择性,只还原叠氮基成氨基。用5%的Pd-CaCO3催化剂进行催化氢化,3-苯基-2-烯丙基叠氮还原为相应的胺,分子中的CC不受影响。
高血压病治疗药贝那普利(Benazepril)中间体(66)[110]的合成如下。
肟催化氢化可以生成胺,反应过程可能是先生成羟胺或亚胺,再进一步氢化生成胺(也可能是羟胺脱水再生成胺)。反应如下:
抗高血压药地拉普利(Delapril)中间体2-氨基茚满(67)[111]的合成如下。
当然,还有很多基团可以发生氢解,含有多官能团的化合物很多情况下可以实现选择性氢化或氢解反应。
参考文献
[1] 唐玫,吴晗,张爱英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10):721.
[2] Andrews B D.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1972,25:639.
[3] 黄庆云,曹霞.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1,22(8):368.
[4] 任勇,刘静,华维一.化学试剂,1998,20(4):240.
[5] 姚建新,李占灵.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3(4):791.
[6] 张灿,张慧斌.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27(10):468.
[7] Manske R H.Org Synth,1943,Coll Vol 2:154.
[8] 高生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3,24(3):136.
[9] 勃拉特(Blatt H A).有机合成:第二集.南京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78.
[10] 闻韧.药物合成反应.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87.
[11] Goto G,Yoshioka K,Hiraga K,et al.Chem Pharm Bull,1978,26(6):1718.
[12] 蒋忠良,王娟,何继颖.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7,15(7):15.
[13] Donohoe J T,Guillermin J B,et al.Tetrahedron Lett,2001,42:5841.
[14] 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361.
[15] Ferretti A.Org Synth.1973,Coll Vol 5:419.
[16] 刘莹.化工中间体,2006,7:26.
[17] Furniss B S,Hannaford A J,Rogers V,et al.Vogel’s Textbook of Practical Chemistry.Longman London and New York.Fourth edition,1978:359.
[18] 边延江,韩雪峰,刘树明等.有机化学,2003,23:1356.
[19] Aerssens M H P J,et al.Synth Commun,1990,20:3421.
[20] Bhatt R K,et al.J Am Chem Soc,1994,116(12):5050.
[21] Kataoka Y,et al.J Org Chem,1992,57:1615.
[22] 张宝华,史兰香,岳红坤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1):83.
[23] 郭海昌.安徽化工,2008,34(1):33.
[24] 刘丹,孟艳秋.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35(6):330.
[25] 勃拉特 A H(Blatt A H).有机合成:第二集.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340.
[26] 段行信.实用精细有机合成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7.
[27] 郑庚修,王秋芬.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1,22(7):292.
[28] 韩广甸,赵树纬,李述文.有机制备化学手册:中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70.
[29] Hudlicky M.Reductions in Organic Chemistry.Ellis Horwood Limited.Halsted Press:A division of 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84:213.
[30] 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82.
[31] Fauq A H,Simpson K,Maharvi G M,et al.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2007,17:6392.
[32] 张立光,於学良,叶蓓.安徽医药,2011,15(2):150.
[33] 张斌,许莉勇.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4,32(2):143.
[34] 曹日辉,钟庆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34(9):426.
[35] 孙昌俊,曹晓冉,王秀菊.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9.
[36] 段行信.实用精细有机合成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87.
[37] 李家明,周思祥,章兴.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31(2):49.
[38] 魏启华,梁燕波.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4):35.
[39] 周碧荷,陶斌,张德宇等.化学工程师,1988,01:3.
[40] 潘富友,杨建国.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8,29(2):89.
[41] Otto J L.Annalen der Chemie,1985,284:300
[42] Adimurthy S,Ramachandraiah G.Tetrahedron Lett,2004,45:5251.
[43] 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431.
[44] 何力,朱晨江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37(5):301.
[45] Rathke M W,Millard A A.Org Synth,1988,Coll Vol 6:943.
[46] 周淑晶,刘素云,李锦莲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1):18.
[47] Gung B W,Dickson H.Org Lett,2002,4:2517.
[48] Jin S C,Jin E K,Se Y O,er al.Tetrahedron Lett,1987,28(21):2389.
[49] Yamazaki T,Mizutani K,Kitazume T.J Org Chem,1995,60(19):6046.
[50] Ronald A D,Eliel E L.Org Synth,1973,Coll Vol 5:303.
[51] 王尊元,马臻.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34(9):428.
[52] Malec J,Carey M.Synthesis,1972:217.
[53] 杨玉龙.药学学报,1990,25:253.
[54] 赵彦伟,唐龙骞.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9):427.
[55] Weissman P M,Brown H C.J Org Chem,1966,31:283.
[56] Malek J,Cerny M.Synthesis,1972:217.
[57] Kuehne M E,CowenS D,Xu F,et al.J Org Chem,2001,66:5303.
[58] 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032.
[59] 孙昌俊,曹晓冉,王秀菊.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9.
[60] 项晓静,沙兰兰,陈志新.化工生产与技术,2008,15(2):13.
[61] 赵丽琴,赵冬梅,张雅芳等.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0,10(4):285.
[62] 戴利.山东化工,2012,41(1):66.
[63] Chung S K,J Org Chem,1979,44(6):1014.
[64] 高艳坤,冀亚飞.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1,42(2):84.
[65] 孙昌俊,曹晓冉,王秀菊.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85.
[66] 麻静,陈宝泉,卢学磊等.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26(5):50.
[67] 袁雷,李云飞,孙铁民.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20(5):336.
[68] 宁志强,吕宏飞,徐虹等.化学与粘合,2012,34(6):42.
[69] Ahmed A,Hoegenauer E K,Enev V S,et al.J Org Chem,2003,68:3026.
[70] Johnson M R,Rickborn B.Org Synth,1988,Coll Vol 6:312.
[71] Chasar D W.J Org Chem,1971,36:613.
[72] 李家明,查大俊.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31(7):289.
[73] 申永存,邹淑静,陈国松.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7,28(5):200.
[74] 戴国华,费炜,徐子鹏.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8,29(10):443.
[75] 姜小莹,黄建华,李建平.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22(4):511.
[76] 臧佳良,冀亚飞.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41(6):413.
[77] Kaspar J,Trovarelli A,Lenarda M,et al.Tetrahedron Lett,1989,30:2705.
[78] 彭安顺.化学研究与应用,2000,12(5):535.
[79] 顾尚香,姚卡玲,侯自杰等.有机化学,1998,18:157.
[80] Reginaldo B.Tetrahedron Lett,1997,38(5):745.
[81] Renault C,et al.EP155888.1985.
[82] 周萍,倪沛洲,王礼琛.药学进展,2002,05:279.
[83] Rachlin A I,Gurien H,Wagner D P.Org Synth,1988,Coll Vol 6:1007.
[84] Taylor E C,Wong S K.J Org Chem,1989,54(15):3618.
[85] 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42.
[86] 邓勇,沈怡.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32(8):369.
[87] 仇缀百,焦萍.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31(12):555.
[88] 肖传健,李宗桃.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7):319.
[89] Ofosu-Asante K,Stock L M.J Org Chem,1986,51(26):5452.
[90] 方正,唐伟芳,徐芳.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1):90.
[91] Anwar Hussain,James E Truelove,et al.US 3809714.1974.
[92] 王世辉,王岩,朱玉莹等.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20(5):342.
[93] 王受武,卢荣.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8,19(10):445.
[94] 闻韧.药物合成反应.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89.
[95] Greene A E,et al.J Org Chem,1974,39:186.
[96] 张磊,薛忠辉,陈国良.化学试剂,2007,29(10):640.
[97] 邹霈,罗世能,谢敏浩等.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9,16(6):31.
[98] 尤启冬,周后元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0,21(7),316.
[99] 孙昌俊,陈再成,王汝聪.齐鲁药事,1988,4:18.
[100] 李麟,庞其捷.华西药学杂志,1996,11(4):234.
[101] 王海山,张致平.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5,26(2):87.
[102] 杜煜,李卓荣.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32(2):78.
[103] Watthey J W H,Stanton J L,Desai M,et al.J Med Chem,1985,28(10):1511.
[104] Helnrich Schnelder.US 5686618,1997.
[105] 徐林,俞雄.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32(10):438.
[106] 徐文芳,郁有农.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1,42(2):80.
[107] 葛宗明,董艳梅,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34(2):161.
[108] 戴桂元,刘德龙.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34(2):61.
[109] 张精安,尹文清.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6):272.
[110] Watthey J W H,Stanton J L,Desai M,et al.J Med Chem,1985,28(10):1511.
[111] 汪金璟,叶梅红,郑睿等.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