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以上五味药,捣成极细末,做成散剂,每次用米汤冲服一方寸匕(古代量具,为边长一寸的方形药匙),一天服三次。并要多喝温开水,让病人出汗,就可痊愈。调养护理方法同常。
【解析】
太阳病治当发汗,但因汗不如法,大汗出后而发生的两种情况:一是汗后表证已除,唯因胃中津伤而干燥,以致烦躁不得眠,这不是里热伤津,只需注意调护,给予少量的汤水,使其慢慢呷下,以滋润胃燥,胃中津液恢复则胃气和,胃和则烦躁自除。切不可大量恣饮,因为胃气尚弱,恣饮则易酿成蓄水证。这是病后对口渴欲饮调护必须遵循的原则。二是汗后而表邪未尽,仍然脉浮微热,但又见到小便不利、消渴,这主要是因恣饮的缘故,饮水太多而脾不转输,膀胱水蓄则小便不利,水津不能上布则消渴,愈饮愈渴,饮不解渴,饮入之水似乎已经内消,故称消渴。此时里有蓄水,外兼表邪,治当运脾布津、温阳化气,五苓散为的对方剂。脾之输转复,膀胱气化利,则小便利而蓄水除,津液布而口渴止,里得和而表亦随解。本证小便不利,当然与膀胱有关,但是水气之所以蓄而不行,与脾的关系尤为密切。许多注家囿于脏腑之说,将蓄水证专属之膀胱腑证,并把五苓散看做太阳腑证的专方,未免以偏赅全。
【原文】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方三十五。用前第三十四方。[72]
【注释】
烦渴:因渴而烦,形容渴之甚。
【白话解】
发过汗以后,出现脉象浮数、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通畅的,用五苓散主治。
【解析】
上条阐述蓄水证之病因病机及可能发生之病证,本条仅就其主要脉证论治法。脉浮数为表热,烦渴是胃热津伤,如饮水多而小便不利,势必形成膀胱蓄水,不言是省文。太阳经腑同病,用五苓散双解表里。五苓散主要用于膀胱气化不行,水蓄而小便不利,用于杂病较多,不一定必兼表证。本条表里同病,桂、术遏阳化气,既可开发腠理,又能淡渗行水,宣畅上焦,其轻微表热,亦因得解。
【原文】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方三十六。[73]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话解】
外感病,发热汗出而出现口渴的,应当用五苓散主治;如果口不渴的,应当用茯苓甘草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