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关宝典·预防兽医学和法律法规部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人畜共患传染病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考纲考点:(1)牛海绵状脑病的临床特征、主要症状及剖解病变、诊断及防控措施;(2)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感冒(禽、马、猪)的流行病学、主要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控;(3)狂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主要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4)猪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主要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

一、牛海绵状脑病

牛海绵状脑病(英文缩写BSE)俗称疯牛病。此病潜伏期长,以脑组织发生慢性海绵状(空泡)变性,功能退化,神经症状,精神错乱,死亡率高为特征。本病是1985年后才发现的一种新的传染病。此病可传染给人类,引起人的新型克-雅氏症,其致病因子不同于一般的细菌、病毒,而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我国目前虽无疯牛病发生,但在国门开放的情况下,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严防此病从境外传入。

(一)流行特点

疯牛病致病因子对外界环境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强,健康牛可通过食入患牛的脑、内脏、肉、骨等组织受感染。感染后潜伏期可达5~10年或更长。至今已发现山羊、绵阳、野山羊、羚羊、貂、猫、豹等动物发生类似疯牛病脑病变的报告。

(二)症状及病理变化

国外目前发现的疯牛病患牛都在半岁以上,多为3~5岁,无性别差异。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对声音、触摸敏感,恐惧,烦躁不安,有攻击性肌肉抽搐,步态不稳,呼吸加快,体重下降,继后痴呆,衰竭死亡,病死率100%。尸检除消瘦、皮肤或有损伤外,肉眼难见病变。中枢神经组织(特别是脑)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神经细胞皱缩和大小空泡形成,呈海绵样变性,无发炎现象。

(三)诊断

根据现场诊断资料,对疑似疯牛病患牛的大、小脑组织作病理组织切片和染色,经显微镜观察,如发现海绵状变性即可确诊。

(四)治疗及防控措施

目前无治疗疯牛病的有效药物和方法,因而预防本病的发生至关重要。未发生疯牛病的国家和地区,杜绝疯牛病传入是防制此病最关键、最根本的措施。严禁从发病国家和地区引进牛或牛的肉骨粉、内脏、副产物等。发病地区应扑杀并销毁全部患牛和可疑患病牛,停止使用患牛组织制作的各种制品并作无害化处理。严防疯牛病传染给人类,人类不应食用患疯牛病的牛肉和牛肉制品,如与患牛接触,应注意个人防护和卫生。

二、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英文缩写AI)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感染禽类为主的烈性传染病。该病的流行特点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感染谱广、流行范围大,并可引起鸡和火鸡的大批死亡。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一)流行特点

鸡、火鸡、鸭、鹅、鹌鹑等多种禽类易感,多种野鸟也可感染发病。病禽(野鸟)和带毒禽(野鸟)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长期在污染的粪便、水等环境中存活。主要通过接触病禽(野鸟)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蛋托(箱)、垫料、种蛋、鸡胚和精液等媒介,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气源性媒介传播。该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以晚秋和冬春寒冷季节多见。本病常突然发生、传播迅速,呈地方性流行或大流行形式。当鸡和火鸡受到高致病力毒株侵袭时,死亡率极高。

(二)症状及病理变化

急性发病死亡或不明原因死亡,潜伏期从几个小时到数天。常表现为①突然发病;②体温升高、呆立、闭目昏睡;③产蛋量大幅度下降或停止;④头面部水肿,无毛皮肤和鸡冠、肉髯等出血、发绀,流泪;⑤呼吸困难,不断吞咽、甩头,口流黏液、叫声沙哑,头颈部上下点动或扭曲颤抖;⑥排黄白、黄绿或绿色稀粪;⑦鸭、鹅等水禽可见神经和腹泻症状,有时可见角膜炎症,甚至失明。急性者发病数小时后死亡,多数病例病程为2~3天,致死率可达100%。

病理变化表现为①皮下、浆膜下、黏膜、肌肉及各内脏器官的广泛性出血,尤其是腺胃黏膜可呈点状或片状出血,腺胃与食道交界处、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或溃疡;②喉头、气管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管腔内有大量黏液或干酪样分泌物;③卵巢和卵子充血、出血,输卵管内有多量黏液或干酪样物卵泡充血、出血、萎缩、破裂;④整个肠道特别是小肠,从浆膜层即可看到肠壁有大量黄豆至蚕豆大出血斑或坏死灶(即枣核样坏死);⑤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坏死;⑥胰脏出血或有黄色坏死灶,有些病例头颈部皮下水肿;⑦腿部可见充血、出血脚部鳞片淤血、出血、紫黑色,脚趾肿胀,伴有淤斑性变色。鸡冠、肉髯极度肿胀并伴有眶周水肿。

(三)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判断。确诊要进行实验室检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和病原操作时,一定要按照我国颁布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病原学诊断由禽流感国家参考实验室进行。

(四)防控

由于本病流行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危害程度重、防制难度大,因此应采取严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和定期消毒,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杜绝野鸟进入动物圈舍。

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实行强制免疫措施,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预防免疫,要按农业部制定的免疫方案中规定的程序进行。一旦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应立即封锁疫区,对所有的感染禽只和可疑禽只(包括相关产品)一律扑杀、焚烧,封锁区内严格消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扑灭,按照农业部颁发的处置方案进行。

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感),指由正黏病毒科各型流感病毒引起人类、马、猪和各种禽类感染的高度接触性卡他热性流行病的统称。

(一)流行特点

患病病禽和带毒畜禽为传染源禽类、猪、马和人等易感禽经气源呼吸道传播和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经口传播猪主要通过鼻、咽途径直接传播马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二)症状及病理变化

(三)诊断

通过临诊症状、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分析或通过检测抗体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检测病毒抗原或基因,或分离鉴定病毒。

(四)防控

主要的措施为严格的生物安全和疫苗免疫,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和定期消毒,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一旦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按农业部颁发的处置方案进行,应立即封锁疫区,对所有感染禽只和可疑禽只(包括相关产品)一律进行扑杀、焚烧,封锁区内严格消毒。

四、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临诊特征是患病动物出现极度的神经兴奋、狂暴和意识障碍,最后全身麻痹而死亡。

(一)流行特点

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者人及所有温血动物都能感染,如犬、猫、猪、牛、马及野生肉食类的狼、狐、虎和各种啮齿类动物等,犬科野生动物更易感染通过咬伤、抓伤而使其感染,当健康动物的皮肤黏膜损伤时,接触病畜的唾液,也有感染的可能性。

(二)症状及病理变化

(三)诊断

根据明显的临诊症状,结合病史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四)防控

狂犬病的控制措施包括建立并实施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扑杀患病动物,认真贯彻执行所有防止和控制狂犬病的规章制度,包括扑杀野犬、野猫以及各种限养犬等措施,加强对犬、猫等动物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目前狂犬病患病动物仍然无法治愈,因此当发现患病动物或可疑动物时应尽快扑杀,防止其攻击人及其他动物而造成该病的传播。若人或动物被患病动物咬伤,首先应用消毒剂如肥皂水、碘酊、70%酒精、3%石炭酸等处理伤口,并迅速进行狂犬病疫苗紧急接种,使其在潜伏期内产生自动免疫。

五、猪乙型脑炎

猪乙型脑炎(猪乙脑)是由黄病毒科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经蚊媒传播的猪繁殖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公猪出现睾丸炎。

(一)流行特点

病猪为传染源,猪、马、牛、羊等和人易感,通过蚊的叮咬传播。

(二)症状及病理变化

(三)诊断

采用病毒分离鉴定或血清学检查。注意与猪布鲁氏菌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等相区别。

(四)防控

①免疫接种:可接种乙脑疫苗。在本病流行地区,在蚊虫开始活动的前1个月对抗体阴性猪或4月龄以上的种猪进行免疫接种,或在配种前1个月注射疫苗,最好在第1次免疫2周后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年1次。

②杜绝传播媒介:以灭蚊防蚊为主,应根据其生活规律和自然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对猪舍、马栅、羊圈等饲养家畜的地方,定期进行喷药灭蚊。对贵重动物畜舍必要时应加设防蚊设备。

③加强宿主动物的管理:应重点管理好没有经过夏、秋季节的幼龄动物和从非疫区引进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