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一)研究结果
1.受试小学生基础数据指标结果
共有142人参加本项研究,1人中途退出,5人因加速度计故障被排除。共136名学生完成测试,其中109人数据有效,被纳入最终的数据分析。109人中肥胖学生40人,超重学生17人,体重正常学生52人,其中男性76人(肥胖27人、超重11人、体重正常38人),女性33人(肥胖12人、超重6人、体重正常15人),有51名来自武汉地区(肥胖16人、超重8人、体重正常27人)、58名来自北京地区(肥胖24人、超重9人、体重正常25人),受试者中8岁4人、9岁58人、10岁29人、11岁15人、12岁3人。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三组受试者参加测试前体重和BMI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身高无显著差异,武汉、北京两地受试者相比较,身体各项基本体质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男性、女性之间身体各项基本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中发现所抽取的3所学校中男性肥胖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女性,因此造成了在随机抽样过程中男女比例的差别,不同年龄间身体各项基本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受试者基本信息见表1-3、表1-5~表1-7。
表1-5 不同地区受试者基本信息一览表(x±s)
表1-6 不同性别受试者基本信息一览表(x±s)
表1-7 不同年龄受试者基本信息一览表(x±s)
受试者统一进行体质测试,结果显示见表1-8,肥胖组、超重组在各项肥胖相关指标上(身体围度、腰臀比、皮褶厚度、体脂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而肥胖组在某些肥胖相关指标上(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皮褶厚度、体脂率)上也显著高于超重组(P<0.01)。基本测试结果见表1-8。
表1-8 受试者基本测试结果一览表(x±s)
注:*表示P<0.01,与正常组比较
加速度计可感应额状轴、矢状轴和垂直轴三轴方向所受到的力,根据测力大小,计算每秒钟的Counts(加速度计计数),根据计数大小评价该时间点的运动强度,其所记录的小强度活动均为步行、一般生活活动等低于3 MET的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以上的活动均视之为步行和其他生活方式在3MET以上有效体力活动,并且认为高于6MET的体力活动为大强度及以上的运动。
由表1-9可见,肥胖、超重受试者在一周活动监测中,在小强度活动时间百分比、中等强度以上活动时间百分比、大强度活动时间百分比上与正常体重的受试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肥胖小学生小强度活动的时间比例较低。
表1-9 受试者一周不同活动强度时间百分比统计表(x±s)
如表1-10,监测小学生一周体力活动,在日均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上,肥胖组、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超重组日均能耗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肥胖组、超重组组间无显著差异;日均每公斤体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上,三组中肥胖组最低、超重组最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明显;能够反映身体活动强度的MET上,三组差异不大;在日均步数上,三组受试者均未能达到10000步的标准,组间差异不显著。
表1-10 受试者一周体力活动基本情况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与正常组比较。
2.不同地区肥胖小学生体力活动情况
三组受试者每日能量消耗中,总能耗为体力活动与基础代谢能耗之和,我们只利用三轴加速度计测得了受试者体力活动中的能量消耗,它是指每日所有身体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之和。如表1-11,监测武汉地区小学生一周体力活动后发现在日均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上,肥胖组、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超重组日均能耗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肥胖组、超重组组间无显著差异;日均每公斤体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上,三组中肥胖组最低、超重组最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能够反映身体活动强度的MET上,三组差异不大;在日均步数上,三组受试者均未能达到10000步的标准,组间差异不显著,但肥胖组受试者活动步数最低,每日比正常体重儿童少行600步。
表1-11 武汉地区受试小学生体力活动情况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与正常组比较,△表示P<0.05,与超重组比较。
如表1-12,监测北京地区小学生一周体力活动后发现在日均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上,肥胖组与超重组、正常体重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显著高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组间无显著差异,肥胖组日均能耗显著高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日均每公斤体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上,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MET上,三组差异不大;在日均步数上,三组受试者均基本能够达到10000步的标准,组间差异不显著。
表1-12 北京地区受试小学生体力活动情况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与正常组比较,△表示P<0.05,与超重组比较。
3.不同性别肥胖小学生体力活动情况
将男性、女性分开分析后发现(见表1-13),男性小学生在日均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上,肥胖组、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超重组组间无显著差异,肥胖组、超重组日均能耗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日均每公斤体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上,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肥胖组最低、超重组最高;在MET上,三组差异不大;在日均步数上,三组受试者均未能达到10000步的标准,组间差异不显著,但肥胖组受试者日均活动步数最低。
表1-13 男性受试小学生体力活动情况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与正常组比较。
如表1-14所示,女性小学生在日均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上,肥胖组、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超重组组间无显著差异,肥胖组、超重组日均能耗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日均每公斤体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上,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正常体重组最低;在MET上,三组差异不大;在日均步数上,三组受试者均未能达到10000步的标准,组间差异不显著,但肥胖组受试者日均活动步数最高。
表1-14 女性受试小学生体力活动情况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与正常组比较。
4.不同年龄肥胖小学生体力活动情况
分析不同年龄的小学生日常体力活动情况发现(见表1-15),9岁小学生在日均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上,肥胖组、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超重组组间无显著差异,肥胖组、超重组日均能耗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日均每公斤体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上,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MET上,三组差异不显著;在日均步数上,三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均接近每日一万步的标准。
表1-15 9岁受试小学生体力活动情况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与正常组比较。
如表1-16所示,10岁小学生在日均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上,肥胖组、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超重组组间无显著差异,肥胖组、超重组日均能耗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日均每公斤体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上,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MET上,三组差异不显著;在日均步数上,三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均未达到每日10000步的标准。
表1-16 10岁受试小学生体力活动情况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与正常组比较。
如表1-17所示,11岁小学生在日均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上,肥胖组、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超重组组间无显著差异,肥胖组、超重组日均能耗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日均每公斤体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上,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肥胖组最低;在MET上,三组差异不显著;在日均步数上,三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肥胖组最低。
表1-17 11岁受试小学生体力活动情况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与正常组比较。
5.不同时间段肥胖小学生体力活动情况
选取小学生上学日和休假日进行数据分析。如表1-18,三组受试者在校日里每小时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上,肥胖组、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肥胖组、超重组组间无显著差异,肥胖组、超重组每小时能耗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在日均每公斤体重体力活动每小时能量消耗上,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且肥胖组小学生最低;在MET上,三组差异不显著;在每分钟步数上,三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1-18 上学日受试小学生体力活动情况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与正常组比较。
如表1-19,三组受试者在家中活动的时间里每小时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上,肥胖组、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肥胖组、超重组组间无显著差异,肥胖组、超重组每小时能耗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在日均每公斤体重体力活动每小时能量消耗上,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且肥胖组小学生最低;在MET上,三组差异不显著;在每分钟步数上,三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1-19 休假日受试小学生体力活动情况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与正常组比较。
如表1-20所示,选取受试小学生上学日在校期间(8时~17时)、上学日放学回家后(18时~21时)和休假日每小时身体活动能量消耗、MET、每分钟步数进行对比,各时间段身体活动能量消耗、MET、每分钟步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数值上看出,小学生上学日在校期间的每小时身体活动能量消耗、MET、每分钟步数要高于放学回家后及休假日。
表1-20 不同时间段受试小学生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情况一览表(x±s)
6.两地小学生学校体育主要活动内容与相应运动强度现状
本次实验受试者分别来自三所小学,三所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时间均不相同,武汉市两个学校选择的大课间内容均是课间操加学生自由活动的形式,一个小学活动内容是七彩动物拳、趣味广播操加上分组自由活动(MET=2.83±0.30),共30分钟。另一个小学活动内容是第三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手语操和自由活动(MET=2.85±0.57),共计30分钟,学生在自由活动时,学校会准备充足的体育教学用具分配给不同班级的学生使用,包括篮球、跳绳、垫子、呼啦圈等,学生在一周时间里,每日在大课间自由活动时都会进行不同的运动项目。北京的小学的活动内容是第三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希望风帆)共两套广播体操(MET=2.32±0.40),共25分钟。
在大课间里,比较有特色的是由武汉一所小学体育教师共同创编的七彩动物拳,它融合武术拳及动物模仿韵律操的特点创编而成,其动作结构主要包括趣味动物模仿,如牛、企鹅、熊猫、袋鼠、斑马、青蛙、猴七种动物的动作,及武术拳中起势、冲拳、歇步亮掌、弓步冲拳,部分韵律动作如原地踏步、并步跳、前踢腿等动作相结合创编而成。除学校组织的大课间外,北京的小学还在每日下午放学前,组织全校师生共同进行校园长跑活动,活动内容是中等强度以上(MET=4.26±0.84)的操场绕圈跑,共计20分钟。除此之外,该学校在放学前还会开设多种体育运动兴趣班(如足球班、篮球班、长跑班、减肥班等)来供学生进行选择。
分析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发现(见表1-21~表1-24),在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上,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超重组组间无差异,肥胖组、超重组大课间体育运动时身体活动能量消耗高于正常体重组;每公斤体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MET和每分钟步数三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肥胖组均较低。武汉地区与北京地区相比在各项数据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武汉地区高于北京地区。男性和女性相比在身体活动能量消耗、每公斤体重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男性组高于女性组,说明小学生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时,男性可能比女性消耗更多热量。9岁、10岁受试者与11岁受试者相比,在能量消耗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9岁组与11岁组相比,在每公斤体重能量消耗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数据无显著性差异,且11岁的小学生比9岁、10岁小学生在大课间会消耗更多热量,这可能说明小学生随着生长发育,在进行体力活动时消耗的热量会增多。
表1-21 不同组别受试者基本信息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与正常组比较。
表1-22 不同地区受试者基本信息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与北京组比较。
表1-23 不同性别受试者基本信息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与女性组比较。
表1-24 不同年龄受试者基本信息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与11岁组比较。
从表1-25结果可知,三所小学组织的校内体育运动对受试小学生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从大课间上看,武汉市两所小学采用的活动内容强度更高,接近中等强度水平,且小学生在大课间所消耗的能量、每公斤体重消耗的能量、每分计步数都要显著高于北京市的小学(P<0.05),但各大课间强度(MET值)均显著低于校园长跑的运动强度(MET=4.26±0.84)。
表1-25 受试小学生进行不同类型运动时体力活动情况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与北京小学组比较,△表示P<0.05,与北京小学组校园长跑比较。
7.肥胖小学生膳食能量摄入的现状
分析小学生一周膳食能量摄入情况(见表1-26),数据取平均值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日均能量摄入上,肥胖组与超重组、正常体重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显著高于超重组、正常体重组。在三餐热能摄入百分比上,肥胖组早餐能量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P<0.05),超重组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肥胖组、超重组午餐能量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超重组、肥胖组间无显著差异,而肥胖组、超重组晚餐热能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
表1-26 受试小学生膳食能量摄入情况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与正常组比较,△表示P<0.05,与超重组比较。
进一步分析小学生日均膳食热能营养素摄入情况(见表1-27)发现,肥胖组日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与超重组、正常体重组间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三大类热能营养素摄入均显著高于超重组、正常体重组。而超重组仅脂类的摄入与正常体重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重组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
表1-27 受试小学生日均膳食热能营养素摄入情况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与正常组比较,△表示P<0.05,与超重组比较。
计算小学生日均膳食热能营养素摄入情况占总能量摄入百分比(按照摄入1g碳水化合物为4kcal、1g脂类为9kcal、1g蛋白质为4kcal转换)发现(表1-28),肥胖组日均脂类摄入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且接近日均总能量摄入的30%,其余两种热能营养素摄入百分比三组差异不大。
表1-28 受试小学生日均热能营养素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百分比情况一览表(x±s)
注:*表示P<0.05,与正常组比较。
(二)分析与讨论
1.肥胖儿童日常运动强度和运动能量消耗现状
Bouchard和Shpard的研究认为,体力活动是指“任何由骨骼肌收缩或舒张产生的身体运动导致机体能量消耗远远大于安静时机体能量消耗的活动”。 一些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可以提高机体的能量消耗,以往的研究多以调查问卷、计步器或单轴加速度计来获取受试者体力活动能量消耗,这种方法经由受试者主观判断或不能准确记录体力活动中的能量消耗。本研究采用三轴感应能量加速度计,通过受试者佩戴一周仪器,记录其平均每天和每小时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此种方法相对来说更加客观、准确、全面的记录受试者的体力活动情况。
GT3X plus加速度计将3METs强度以下活动归属为低强度体力活动范畴,而其3METs及以上强度活动归属为中高强度体力活动范畴[注][注],结果表明(见表1-9),三组受试者日均体力活动时间百分比,低于3METs强度时间均在80%以上;中等强度以上(>3METs)的活动时间百分比在15%~20%之间;大强度(>6 METs)以上的活动很少出现,三组均在3%~4%之间。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三组受试者在运动强度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甚至肥胖组参与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比例比超重组和体重正常组略高,这点说明在整体上肥胖儿童日常运动强度并不低。
跟踪记录三组受试者一周体力活动能量消耗,发现肥胖组、超重组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但每公斤体重能量消耗,三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肥胖组最低,这点验证了肥胖发生后,人体内存在趋向于恢复正常体重、增加热量消耗的调节机制,考虑体重因素,肥胖组儿童需日均提高PAEE25.62kcal,这略低于完成两套第九套广播体操的PAEE(31.38kcal),广播体操属于中低强度的运动(2.32±0.40),因此,肥胖儿童可以通过中低强度运动20~30分钟来提高日常活动的热能消耗。进行相同负荷运动(大课间)时,肥胖组每公斤体重能量消耗相对较低,这一结论与Maffeis、朱琳等的研究相近[注][注],二位学者认为进行相同负荷的运动时,肥胖组青少年的总能量消耗要比正常体重的青少年高,但单位体重下所消耗的能量则低于正常体重的青少年,本次实验研究选取的受试者年龄偏小,且由于选取测量仪器的原因,并未能测得受试者准确的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的,根据比对二位学者的研究结果,可知进行相同负荷的运动时,肥胖组青少年的总能量消耗要比正常体重的青少年高,但单位体重下所消耗的能量则低于正常体重的青少年。
2.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小学生肥胖的体力活动相关因素
观察表1-11和表1-12可知,从武汉地区来看,肥胖小学生虽然总PAEE较高,且代表身体活动强度的MET与正常组小学生相近,但PAEE/W和每日步数均低于正常组小学生,因此可以推测体力活动量不足是影响武汉地区小学生发生肥胖的原因之一。从北京地区来看,肥胖组小学生总PAEE较高,PAEE/W和每日步数略高于正常组小学生,但MET却低于正常组小学生,因此体力活动强度较低可能是引起北京地区小学生发生肥胖的原因之一。
观察表1-13和表1-14可知,从男性儿童来看,肥胖小学生虽然总PAEE较高,且MET略高于正常组小学生,但PAEE/W和每日步数均低于正常组小学生,可以推测体力活动量不足是影响男性小学生发生肥胖的原因之一。从女性儿童来看,肥胖小学生总PAEE较高,且MET、PAEE/W、每日步数也略高于正常组小学生,因此,女性儿童可能并不存在体力活动不足的问题。
观察表1-15~表1-17可知,9岁肥胖儿童和10岁肥胖儿童与同年龄段正常组小学生相比,总PAEE较高,而PAEE/W、MET、每日步数也都略高于正常组小学生,因此,这个年龄的肥胖儿童尚不存在体力活动不足的问题,而11岁儿童与同年龄段正常组小学生相比,总PAEE较高,但PAEE/W、MET、每日步数也都要低于正常组小学生,因此,11岁肥胖儿童存在体力活动不足的问题,但对比两表发现,11、10岁儿童在PAEE/W、MET、每日步数上都低于9岁儿童,随着年龄增大、年级的增高,小学生课业压力更重,因此开始出现体力活动不足的趋势。
观察表1-18和表1-19可知,从休假日和在校日来看,肥胖小学生与正常组小学生相比,总PAEE较高,而PAEE/W、MET、每日步数也都接近正常组小学生,并不能说明两组小学生日常的体力活动水平有差异。观察表1-20,休假期间、在校日放学回家(18时~21时)与在校日在校期间(8时~17时)相比,身体活动能量消耗、MET、计步数等反应体力活动水平的指标均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所致,随着电子产品(电视、电脑)的普及,孩子回到家中的主要娱乐项目从从前的户外游戏逐渐转变成了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等身体活动强度较低的生活方式,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是诱发我国青少年儿童肥胖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危险因素。
3.肥胖儿童膳食能量摄入现状及应对措施
人体为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和进行身体运动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能量,而这些能量的来源则完全是由人体日常选择的食物中获取。人类膳食中含有机体必须的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和食物纤维七大营养素,其中前三者统称热能营养素,是供给人类体力活动中所需能量的来源。其中脂类物质能够提供更高的热量,1克脂肪可为人体提供约9千卡热能,远高于糖(约4千卡热能)和蛋白质(约4千卡热能)[注]。
本研究发现两地肥胖儿童饮食中EI(能量摄入)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见表1-26),且三餐热能不合理,晚餐摄入热能过高,而早餐摄入能量不足,这样的热能分配方式会导致早餐摄入热能不能满足机体活动需要而由于人体在晚餐后体力活动水平较低,若晚餐热能摄入过多,摄入热量不易被消耗,从而转变成人体中用于储存热能的脂肪,引起体重增高。因此,饮食热量摄入过高、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当前造成两地小学生发生肥胖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对肥胖儿童进行对应的饮食干预,来控制膳食热能的摄入量以及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很多营养专家的研究结果,建议饮食中盐和糖类食物摄入量不要过多,要杜绝不良饮食习惯(包括进食速度过快、临睡前进食、看电视进食及爱喝甜饮料、吃甜点心等),少量摄入油脂类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多吃谷类、蔬菜和水果。此外,进食过程中也应考虑每餐摄入热量占全天总热能摄入的比例。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建议,早餐、午餐、晚餐所占全天总热能摄入的合理比例约为30%、40%、30%。通过观察受试小学生膳食日均热能营养素摄入量(见表1-27),可知肥胖小学生三大热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均显著高于超重和正常体重小学生,因此肥胖小学生需要全面的控制饮食摄入,特别是脂类的摄入。
饮食干预是防止肥胖发生的最基本手段,但仅用单纯的饮食控制,常常在减少脂肪的同时造成瘦体重的减少和基础代谢率的下降(15%~20%),不利于降低脂肪和长期的体重维持,并且控制不当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对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肥胖者来说,我们在控制饮食的同时,需要相应的增加运动和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运动可以选择有氧运动配合抗阻力量练习,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练习频率应控制在肥胖儿童体质健康和心肺功能的安全范围之内。运动强度一般选择最大心率的60%~85%,或最大摄氧量的35%~70%之间,或处于中等强度下(3~6METs)。运动形式应选择易于被儿童接受的、能够长期坚持进行的运动项目或游戏,如:跳绳、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全身性、低强度和长时间的活动能刺激机体脂肪代谢,增加能量消耗,还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除了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干预措施,还应该帮助青少年儿童培养良好的、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儿童青少年阶段自控力较差,易于养成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在家时长时间看电视、上网、打游戏,加之学习压力大,导致体育运动时间减少,这种体力活动不足的静止的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家长应该帮助子女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无限乐趣。
4.不同运动形式与能量消耗变化
体重和体脂率是评价肥胖的两个重要指标。体力活动的降低将会导致能量的不平衡,过量脂肪的堆积,将导致肥胖[注],已经肥胖的孩子运动能力会下降,因为害怕遭到同学嘲笑会愈加缺乏运动,从而引起恶性循环,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体质状况对成年后的健康水平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肥胖、体质不良会诱发高血压病、高血脂、高血糖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的出现[注]。
之前的多篇文献报道,运动能有效控制体重和体脂率。Rose等人对57名肥胖患者进行不同减肥干预手段效果的研究,发现单独节食、节食加有氧或抗阻运动都能起到减重的效果,其中降低体重(10%)、皮下脂肪(25%)和腹部脂肪(35%)[注],而且节食加运动的方式能够在减肥的同时,可防止过多的肌肉等瘦组织量的减少。许多研究表明,运动中的能量消耗与体重和运动强度呈正相关。崔玉鹏的研究发现,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的运动强度呈波动变化,其最大运动强度达到亚极量,但是持续时间较短,总体上本套系列广播体操属于低等到中等的运动负荷,适合中小学生健身运动的要求[注],但尚未有人提出合适于小学生的合理运动强度。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学龄儿童、青少年每天都应保证参加1小时以上的中等强度体育运动,能否达到体力活动的推荐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体育运动水平的关键指标。当前,我国已在全国各中学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倡导所有在校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但不同省市、地区,不同学校间所安排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和形式迥异,有的把时间分布在早操、课间操、体育课、课外体育运动方面,有的则集中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本次研究发现有的学校也把眼保健操算在了大课间时间里,这样中小学生是否真的每日体育锻炼时间足够1小时就难以确定了。本研究中参与研究的三所学校采取的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其中就有一个学校未能达到每日提供1小时的标准,当然这也可能与在测试期间被测地区连续的降雨,影响了正常体育课的开展有关。我们在入校之中发现有组织、有规律的学校体育活动,诸如课间操、校园长跑、多种形式的体育兴趣班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作用更明显,而且学生们能够普遍参与进来,在老师和校医的监督和保护下能够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从而使体育运动效果更为显著。而无组织的自由活动,则会出现有些孩子能够达到所期待的运动量,而有些孩子自主参与度不高的现象。
本研究发现单纯以课间操为主的运动强度(MET)最低,而课间操配合一定的自由活动(需要提供跳绳、篮球等体育用具)的运动强度略高,接近中等强度3MET,像跑圈、校园长跑相对运动强度较高的活动,如果掌握好合适的运动时间,会在运动过程中消耗更多的热量。由于小学生体重、体脂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采取多大的运动强度最合适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5.能量消耗、能量摄入与两地肥胖的发生
人体体成分包括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脂肪是保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组成部分,人类健康需要合理的脂肪比例,比例过大或脂肪不足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其中脂肪过多会诱发单纯性肥胖症的产生[注]。能量平衡(energy balance)即机体消耗与摄入的能量趋于平衡,它是评价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当热能的摄入量与消耗量相当时,人体的体重会保持恒定;而当热能摄入量大于消耗量时体重和体脂会增加;当热能摄入量小于消耗量时,体重和体脂会降低。而之前的许多研究发现,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是由于机体能量代谢不平衡,即人体通过膳食摄入的能量远大于基础代谢、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等机体能量消耗,而剩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使体内脂肪过多,造成体重升高[注]。
从两地小学生体质测试结果看出,肥胖、超重儿童不仅体重较大,而且体脂水平,皮下脂肪厚度,腰围、臀围都远高于正常体重儿童,这些典型的肥胖在体型上的表现都是由于长期的能量摄入量大于消耗量所造成的。通过研究结果可看出(见表1-26),肥胖组儿童膳食EI(2740.36±863.62)要远高于正常体重儿童EI(1649.87±505.89),而当前的学校体育活动和两地儿童日常生活中体力活动水平虽较前几年有所提升,但随着快餐文化在城市中的盛行,孩子们的日常饮食中高油脂、高糖类等能量高的食物成了主要的食物。当前两地肥胖小学生热量摄入过多,远远大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热能的供给量”(9岁2000kcal,10岁2100kcal,11岁2200kcal)[注],而当前学校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体力活动所消耗的热量还不足以帮助肥胖小学生达到完全消耗肥胖儿童日常膳食摄入的过多能量,这需要今后的研究者发现和提出针对这部分肥胖儿童的更为合理的学校体育内容,当下首先需要的是帮助肥胖儿童合理调整饮食,防止他们摄入过多的热量。
本次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小学生发生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膳食热量摄入过大和体力活动不足。其中影响武汉地区肥胖小学生致病的原因主要是膳食热量摄入过高和运动量不足,而引起北京地区小学生发生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膳食热量摄入过高和运动强度低;两地男性肥胖小学生体力活动不足,而女性肥胖小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尚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出现了体力活动下降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小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要好于在家期间。这样的结果提醒我们要紧密关注高年级小学生的体育参与情况,避免因为学习压力大导致体育运动时间减少情况的发生,并且要促使孩子回到家中也能够参与一定强度和量的体育运动,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该促使子女养成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习惯[注]。
家庭环境能够决定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养成,孩子们在学校能够受到相同运动有益影响的前提下,校外生活就成为了影响儿童青少年体质状况的重要因素。儿童青少年阶段自控力较差,易于养成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长时间看电视、上网、打游戏,加之学习压力大导致体育运动时间减少,以及不吃早餐,喜好诸如洋快餐等高脂、高糖食物的不良饮食习惯,极易引起摄入过多能量造成能量过剩,诱发肥胖症。已经肥胖的孩子运动能力会下降,因为害怕遭到同学嘲笑会愈加缺乏运动,从而引起恶性循环,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体质状况对成年后的健康水平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肥胖、体质不良会诱发高血压病、高血脂、高血糖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的出现。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需要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通力配合,不仅要在学校内形成系统有效的体育运动干预,而且需要在孩子回家后,促进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