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double fire,不同寻常的病因
本文介绍的心电图是房室结双路径非折返性心动过速。一次心房激动通过两条路径分别下传至心室,引起心室两次激动。
一、病例分享
43岁,男性,心悸伴气短5年,辗转于多家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经过倍他乐克、地高辛等药物治疗无效。入院常规12导联心电图(图4-13)第一眼看上毫无头绪,QRS波群有宽有窄,RR间期长短不等,险些诊断“心房颤动伴差异性传导”。再仔细看心电图,P波规律出现,宽QRS波考虑“室性早搏”,故诊断“室性早搏二联律”,红色箭头所示为“室性早搏”,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7mm,左心室射血分数23%。考虑室性早搏性心肌病可能性大。
图4-13 入院常规12导联心电图
我们最开始考虑,入院时常规12导联心电图V1导联红色箭头所示宽QRS波有规律出现,如同“室早二联律”;但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图4-14),我们特别注意到PR间期长短不一,出现了长PR(蓝色线)及短PR(绿色线)。
图4-14 动态心电图检查
由此我们猜测该患者有可能存在房室结双路径,为方便大家理解,我们绘制梯形图(图4-15),如下。
图4-15 动态心电图检查梯形图
由此我们推测,这是一例房室结双路径导致的1∶2房室传导,一个P波后面跟随两个QRS波,第一个窄,第二个宽(由于心房冲动落入心室相对不应期),并非我们之前考虑的“室性早搏二联律”。于是我们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图4-16),发现一个心房A波后跟随2个HV波(H1V1及H2V2),证实了我们的推测,该患者为房室结双路径,并进行慢路径射频消融治疗。
图4-16 心脏电生理检查
术后1个月后患者心悸及气短症状消失,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到56mm,左室射血分数上升至52%。胸片提示心影缩小。如图4-17所示。
(a) 入院时胸片
(b) 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复查胸片
图4-17 入院及术后1个月胸片
3年后随访心电图如图4-18所示。
图4-18 3年后随访心电图
对房室结双路径折返性心动过速我们并不陌生,但房室结双路径非折返性心动过速却比较少罕见。图4-19显示了房室结双路径非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机制:在心脏的传导系统中,房室结存在快慢两条路径,于是心房激动(P波)可以分别沿两条路径下传,分别激动心室,形成两个QRS波,从而形成心动过速。
图4-19 房室结双路径非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机制示意
二、讨论
该病容易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根治的方法是进行慢路径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扩大的心脏可以恢复正常。所以正确诊断该病十分重要,这需要临床医生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及缜密的思维。
① 仔细寻找,观察波形是否有规律地出现。
② 观察P波及QRS波的下传关系,PR间期是否固定。
③ 利用梯形图分析房室传导关系。
切记,房室结双路径非折返性心动过速需要和房性早搏、交界区早搏、心房颤动及室性早搏相鉴别。
房室结双路径非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形成条件:
① 房室结存在快、慢两条路径。
② 快、慢路径传导时间相差较多,当一次心房激动分别经过两条路径下传时,快路径首先激动心室,由于慢路径传导时间足够长,当慢路径激动下传至心室时,心室肌已经脱离有效不应期,可以再次被兴奋。
③ 快路径不具备逆传功能,或者因快路径不应期长,无法进行逆传,形成折返。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当遇到类似的心律失常心电图,我们要仔细分析每一次心搏,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该患者病史5年,反复辗转于各家医院,因“室性早搏”的QRS波形态不同,考虑“多形性室早”,未能行心脏电生理检查,所以未能明确诊断。房室结双路径非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根治的,所以我们要更加注意此类疾病,射频消融治疗可以让患者不用再为疾病困扰。
参考文献:
[1] Zhao Y T, Wang L, Yi Z.Response by Zhao et al to Letter Regarding Article,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 in a 43-Year-Old Man”. Circulation, 2017, 135: 684-685.
[2] Zhao Y T, Wang L, Yi Z.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 in a 43-Year-Old Man. Circulation, 2016, 134(16):1198-1201.
[3] Richter S, Berruezo A, Mont L, et al. Pseudo-atrial fibrillation, rare manifestation of multiple anterograde atrioventricular nodal pathway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7, 100(1): 154-156.
[4] Temple I P, Fitchet A, Fox D J. Irregular narrow complex tachycardia: what is the mechanism? Pacing and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 PACE, 2012, 35(9):1154-1157.
[5] Wilton S B, Derval N, Shah A J, et al. An unusual cause of irregularly irregular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acing and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 PACE, 2012, 35(4): 489-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