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城市群发展相关理论

一、区域开发演化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区域发展首先是从自然经济点状态逐渐走向增长极开发,再从增长极开发向点轴开发演化,最终走向网络开发(33)。对应于区域经济发展演化的不同阶段,相应地出现了增长极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许多区域经济学者将这种理论引入地理空间,用它来解释和预测区域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 B. Boudeville)将增长极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理论中,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ohn Frishman)、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 O. Hischman)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发展成为了区域开发中的流行观点。

佩鲁认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增长并不是同时在任何地方出现,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增长极通过吸引力和扩散力作用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对所在部门和地区产生支配性影响,从而不仅使所在部门和地区获得优先增长,而且能够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迅速发展。因此,空间发展如同部门发展一样,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34)。他借喻了磁场内部运动在磁极最强这一规律,称经济发展的这种区域极化为增长极。

法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 B. Boudeville)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增长极在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城镇中出现。因此,他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布代维尔主张,通过“最有效地规划配置增长极并通过其推进工业的机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两种效果,这种效果叫作增长极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是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净溢出效应为负效果,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若溢出效应为正效果,赫希曼称之为“涓滴效应”,也有人称之为“波及效果”,增长极对周围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35)(36)(37)

区域增长极具有以下特点: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区域发展的组织核心;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的中心城市。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升国家、地区、企业的竞争力日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通过构建集群化(或者集团化)的区域经济集团参与国际竞争逐渐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38)。城市群正是顺应此种发展趋势并且迅速发展,对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增大,同时以其日渐增长的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辐射带动力量逐渐取代单个城市成长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39)

(二)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呈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

点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发展轴应当具有增长极的所有特点,而且比增长极的作用范围更大。点轴开发理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空间线性推进方式,它是增长极理论聚点突破与梯度转移理论线性推进的完美结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点”是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是人口和各种职能集中的地方,是区域内重点发展的对象。“轴”指由交通、通信干线和能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而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物质流和信息流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40)。因此,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它也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为出发点的。

点轴发展理论基本上符合生产力空间运动的客观规律。首先,它通过重点轴线的开发和渐进扩散形式,弥补梯度推移的平面板块式的递进方式的不足,真正发挥主体优势,有利于转化区域二元结构,促进城镇周围乡村经济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协调城市与区域及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其次,通过“点”、“轴”两要素的结合,在空间结构上,出现由点而轴,由轴而面的格局,呈现出一种立体结构和网格态势,对于信息的横向流动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有较大的优越性。此外,它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资源的不合理流动,同时,且有助于消除区域市场壁垒,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点轴开发理论的中心思想是:随着连接各中心地的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等的建立,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新的交通干线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而形成新的增长极。这种对地区开发具有促进作用,形成区域开发纽带和经济运行通道功能的交通干线被称为生长轴。该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经济中心在地域上呈三角形分布,其吸引范围为六边形。不同等级的经济中心依据市场最优、交通最优、行政区划最优原则,体现了不同等级经济中心吸引范围的差异。因而点轴开发理论重点论述了经济的空间移动和扩散是通过点对区域的作用和轴对经济扩展的影响,采取小间距跳跃式的转移来实现的。

点轴开发模式的主要思路是:

第一,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选择若干比较优势明显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第二,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使之成为增长极,并确定其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

第三,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重点开发较高级别的中心城市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最终形成由不同等级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组成的多层次结构的点轴系统,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点轴开发模式往往成为开发程度较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首选的空间开发模式。

与增长极开发不同,点轴开发是一种地带开发,它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布局展开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在点轴开发中,当许多点轴开发在一个地区密集时,由于现代交通和通信的迅速发展,各点的连接进一步加强,各个点互相沟通,点的互相沟通形成了互通的交通网和信息网络,从而形成了点轴密集的群,即城市群,形成点轴群开发(41)。点轴群开发是点轴开发向网络开发的中间过渡阶段,当区域经济进一步向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时,点轴群开发就逐步演化为网络开发。

(三)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为了保持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存在物质、能源、人员、资金、信息的交换和联系,我们称这种交换和联系为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相当复杂,在方向、距离、时间上千差万别。但不管哪种相互作用,都是由迁出地、迁入地和两地之间的流动路线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这三个要素是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千万种相互作用均具有这种基本形态,无数的空间相互作用单元相互重叠,错综复杂交织,使得一定区域内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性质的城市或乡镇产生密切的联系,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层次和等级的有机整体(4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最早由美国地理学家乌尔曼(E. L. Ullman)提出,在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他综合了B. Ohlin、S. Stoutfer、P. J. Tarlor等人的观点,大量地吸收了物理学、统计力学、经济学的理论及模型。在具体实践中大量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和模式,为丰富地理学研究方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乌尔曼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空间相互作用3个基本观点,即互补性、移动性和中介机会。

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它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能够使相关区域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又会引起区域之间对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等的竞争,并有可能对某些区域造成损害。

1972年哈盖特(P. Haggett)(43)借用物理学中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把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对流、传导、辐射三种类型。第一类,以物质和人员的移动为特征,如原材料、制成品在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运输,邮件、包裹的输送及人口的移动等。第二类,指城市间进行的各种交易。如城市间的财政交易等,这类交易以会计学的系统为特征,通过薄记程序来完成。第三类,指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等。这样,空间相互作用表现为以下三种主要形式:货物和人员的移动、各种交易过程、信息的流动(44)

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需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条件:

1. 区域之间的互补性

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从根本上讲,只有区域之间具有了互补性,才有建立经济联系的必要。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与互补性成正比。

2. 区域之间的可达性

区域之间进行商品、资金、人口、技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一般地,可达性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空间距离和传输时间。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和传输时间越长,进行经济联系就越不方便,为此付出的投入也会增加,因而,可达性就差;反之,可达性就好。二是被传输客体的可传输性。可传输性与被传输客体的经济运距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受经济支付能力、时间、心理等方面的限制,各种商品、人口、技术等的经济运距是不相同的,亦即它们的可传输性存在较大的差异。被传输客体的可传输性越大,则可达性也大。三是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如果区域之间存在经济保护壁垒、文化隔离、政治和社会方面的矛盾或冲突,那么,可达性就差。反之,区域之间各方面的关系良好,那么,可达性就好。四是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交通联系方便、通畅,则可达性好;否则,可达性差。总之,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与可达性是呈正向关联的。

3. 干扰机会

这是指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他区域的干扰。因为区域之间的互补性是多向的,亦即一个区域可以在某个方面与多个区域同时存在互补性,但它究竟与哪个区域实现这种互补性,取决于它们之间互补性的强度,强度越大则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及程度也就越大。从中也可看出,由于干扰机会的存在,有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间也不一定就能发生相互作用。总而言之,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首先要存在互补性,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扰机会或干扰机会的影响小(45)

空间相互作用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而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分工程度以及经济结构是否合理。

城市群内部城市是空间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经济场、能量场,众多城市在空间中是相互叠加的。资源与劳动力配置水平和垂直分工的格局,以及产品升级市场拓展等均相互影响促进城市群生长发育;同时,城市群体的发展又会带动中心城市更快地发展。

(四)网络开发理论

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中心城镇、增长轴即交通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信网。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促进更大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布局框架已经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造现代区域的空间结构并形成网络开发系统。网络开发系统应具备下列要素:一是“节点”,即作为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二是“域面”,即沿轴线两侧“节点”吸引的范围;三是“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信网组成。网络开发就是已有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各域面之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与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或者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组合,使生产要素的利用更加充分,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将更趋合理(46)(47)

网络开发理论有利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增长极开发、点轴开发都是以强调重点发展为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网络开发主张均衡发展,将增长极、增长轴的扩散向外推移,实现区域整体推进,一般适用于较发达地区或经济重心地区。它一方面要对已有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更新、扩散、转移;另一方面又要全面开发新区,以达到经济空间的平衡。新区开发一般也是采取点轴开发形式,而不是分散投资,全面铺开。这种新旧点轴的不断渐进扩散和经纬交织,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经济网络体系。

网络开发一般适用于较发达地区或经济重心地区,在不发达地区不宜应用。网络开发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因此,该理论应用的时机应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已经不大,区域经济实力已允许较全面地开发新区的时候。网络开发理论在发达地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已达到了较高水平,网络开发已成为当地发展模式的主要选择。这一地区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城乡差别最小的地区。

选取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心城市的生产成本日益加大,在利润最大化规律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向相对便宜的落后地区扩散和发展更加有利可图;二是当地政府的主动参与。政府加大了对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引导资金流向未开发地区,推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区域网络开发最终导致了区域网络城市的出现。当以前相互独立但功能存在潜在互补的两个或更多城市在快速交通和通信设施支撑下,争取合作并增加机会经济,网络城市由此应运而生(48)。由于高效的基础设施走廊正逐渐把知识密集中心与大都市区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一些城市地区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在这些多中心城市体系中,紧密联系、功能互补的场所得以形成,而不是简单地建立在距离和需求门槛上,连接关系趋于水平。网络城市理论是时代的产物,是研究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形态必须具备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