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管理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导论

第一部分 引案

引案一:四面楚歌

公元前202年,岁次己亥(猪年),中华汉高祖五年。

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境内睢水至洨水(今沱河)间开阔的平原地区。南部陡峭,北部渐次平缓,高岗绝岸地形。

楚汉两军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决胜天下的战略会战,是刘汉政权彻底完结不可一世的项羽强大军团的收官之役。

一、战争序幕

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楚军粮尽,刘邦力单,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刘、项双方订立了“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九月,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绕南路向楚地撤军。

刘邦趁楚军疲师东返之机突然发起战略追击作战。大军追至夏南时,刘邦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围楚军。由于韩信和彭越未如约出兵合击楚军,结果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败。刘邦慌忙率军退入陈下,并筑起堡垒坚守不出,而楚军又一次合围了刘邦。

素有“汉初三杰”之称的韬略大师张良分析了楚汉战略态势,楚军虽已江河日下,但单凭刘邦的军事力量仍无法与之抗衡,固陵之败历历在目。韩信素有军事奇才,他所领导的韩家军快速成长,成为一支军事规模与刘、楚不相上下的强大军事力量。联韩破楚成为刘邦不二的战略选项。

但是,如何激励以使韩信倾力助刘?张良认为,如果通过加大粮草、战车、兵器重赏韩信,韩信定会不为其所动;如果通过美色、佳丽、爵位、加官重赏韩信,韩信仍会不为其所动;如果通过产权或“股权”激励,将天下与其分享,韩信必会心悦诚服。

于是张良告诉刘邦:“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予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韩、彭二人欣喜,他们快速尽数率军挥师南下,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

至此,垓下之战拉开了序幕。

二、民歌溃楚

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十月下旬,灌婴占彭城,英布入九江、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刘邦也由固陵东进,项羽被迫向东南撤退。十一月,项羽退至垓下,筑垒安营,整顿部队,恢复军力,此时楚军尚有十万。

十二月初,韩信、彭越、英布等会合刘邦后,在垓下将十万楚军层层包围。

汉军以韩信亲率三十万人为主力,孔将军为左翼,费将军为右翼,刘邦坐镇后方,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后待命。韩信布下十面埋伏战阵,亲率汉军发动攻势,重创楚军后快速佯败后退,在楚军发起追击时,汉军左、右两翼则迂回夹击楚军,两军短兵相接陷入胶着,这时韩信带领大军翻身再战,楚军遭遇三面夹击,楚军在裹缠胶着中不断丧失战力。

十二月二十一日晚,垓下楚营。

当晚,月光晕醉,寒风瑟瑟。楚营将士人困马乏,枕戈而眠。

“今夕何夕兮,雀卡子架起架。

今夕何夕兮,噶爹嘎爸发梦舔。

今日何日兮,熟儿思子打豁线。

今日何日兮,婶娘泪眼未拭干。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盼子兮子不知。”

歌声由远而近,如泣如诉,亲切而心酸。

张良手持长萧,众人击瓮,张良指挥着临时抽选出来并经集训速成的1000名汉军歌手组成的楚歌唱班,环绕着被围的楚营外围游唱着楚间民歌。由于音乐的感染力,其他汉军军士也渐渐融入唱班,相合应唱了起来。

歌声哀婉凄楚,歌声此起彼伏。

楚军听到楚地的民歌,由于困乏引起的睡意已荡然无存,历经巨鹿之战、数破强秦的久经沙场老士卒顿足抽噎。

“新打木船江中划,

江边女子叫喝茶;

急水滩头难上岸,

口不干来不喝茶。”

士卒王勇、陈英、杨飞来自九江,张平、张雄来自鸠兹(今安徽芜湖)在争论所听到的这首民歌的归属,陈英坚信这是九江的家乡民歌,因为他就是听着村里的父辈歌唱着这首山歌长大的,他应召入伍的时候就是听着这首山歌离开了生养自己的山村;张平和张雄却说:“我们鸠兹世世代代都传唱着这首歌子,我也会唱这首歌。”

杨飞嗓门很高,“刘邦已经得到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

楚营外,楚地民歌随凛冽的寒风吹扫楚军帐房,忧伤而凄厉,撕心而痛绝。

楚军士气全面崩溃。

项羽从床上慢慢仰起,他知道韩信的十面埋伏战阵仅仅让其战术受挫,或许还有反击翻盘的机遇,而张良的四面楚歌却让他的将士从灵魂到躯体彻底溃败。

项羽在营帐里面开始自饮了起来,以酒解忧,以酒抒情。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同行的虞姬一同唱和。歌数阕,二人皆泪湿棉袍。守在帐外的军士也非常难过,个个低头抽泣。

唱完,虞姬最后一次为项羽穿上了铠甲,自己轻轻整理了发髻,掸去衣服上的尘埃。双手搀着项羽走出了帐外,项羽从军士手中接过战马并跨上马鞍的瞬间,虞姬已自刎于马侧。

项羽悲痛欲绝,英雄末路,他最后带着800余名骑士突围南逃。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突围,于是派遣五千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因迷路耽搁了时间(司马迁在《史记》中以“田父欺骗”进行了戏剧化处理),被汉军追及,项羽突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手下仅剩二十八骑。

三、乌江谢幕

项羽指挥这二十八骑,来回冲阵,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边的乌江浦)边,自认为已无颜见江东父老,乃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杀汉军数百人,最后自刎而死,年31岁。项羽死后,汉军全歼八万楚军,楚地皆降汉,独项羽原封地的鲁人不肯投降(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后刘邦将项羽首级示鲁,鲁人乃降。至此,历时四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垓下之战,汉军全歼楚军,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四、战例评点

垓下战略会战,是中华历史上经典的成功读心战争案例,是中国历史上两位优秀的军事领导奇才——韩信和张良合作演绎的一场规模宏大的读心战争。

读心一,张良成功设计激励模式,促成韩信出兵,达成韩刘联盟。

张良首先分析了楚汉战略态势,确立了韩刘联盟共同破楚的战略。但是,如何设计激励模式以使韩信倾力助刘?张良根据韩信的需求层次,采取政治产权或“天下股权”激励的模式,将天下与其分享,说服刘邦将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致使韩信快速尽数率军挥师南下,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

读心二,利用被围楚军的思乡心理,发动了溃散楚军心智的读心战争。

张良指挥汉军歌手组成的唱班,环绕被围的楚营游唱着楚间民歌。歌声哀婉凄楚,此起彼伏。楚军听到楚地的民歌顿足抽噎。项羽和楚军认为刘邦已经全面得到了楚地,再战已无任何意义。楚军士气全面崩溃。

韩信的十面埋伏战阵仅仅让项羽战术受挫,或许还有反击之机,而张良的四面楚歌却导致他的将士彻底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