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说红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凤姐的经济人特质

凤姐会说话,日常生活中及生意场上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都靠三寸不烂之舌,靠拿捏得体、张弛有度、不卑不亢、能让人接受又下得了台阶的说辞。

标题里的“凤姐”,是指《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恨王熙凤的人很多,理由有一千条一万条;喜欢她的粉丝也不少,盖因她是十足的经济人,她身上展现的经济人特质十分明显,即便在当下仍觉新鲜,具有独特的魅力。

凤姐在贾府是主事的角儿,虽然上面有祖婆婆——贾母,但贾母只宏观上定定位,其他大事小事一概不管;叔婆婆王夫人秉持“黑箱理论”,只管事情的“进”和“出”,过程是不管的。所以,王熙凤是一应大小事都要管、都要过问,掌管、调度和监控这“黑箱”里的全过程。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是说“执事者”难做,这话让时下的“总经理”们听着受用。王熙凤就是贾府的总经理,而且她管着贾府的东、西两院,即宁国府和荣国府。王熙凤那时才多大?二十几岁还不到三十,如此嫩弱的年庚,要管千余号人的吃喝拉撒睡,谈何容易?但王熙凤就有这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凤姐是不识字的,从书上的交代看,“王熙凤”这三个字,她恐怕只认得不会写。所以第二十八回里她口报一个礼单,还得叫宝玉帮她写下。但日常牢记的账目、往来的人事和账单数额、繁杂的流程事项,她都熟烂于心,过目不忘。记性好、悟性高、统筹能力强,这大概是成功的经济人所共有的特质吧!他们往往读书不多,也并非商业院校毕业,甚至有的连书房门都未进过,但却天生对数字敏感,对生意神通,对账房事务娴熟。这方面的例子太多太多,像李嘉诚、曾宪梓他们,就不是商场上的“学院派”嘛。

凤姐身上的经济人特质还体现在理财方面的特殊禀赋上。除了寻租权力、从铁槛寺得请托银3000两这件事不说,她会利用一时不用的银子、闲散的银子放债以生财,经常玩“三个茶壶两个盖”这样的腾挪之术,即便是现在擅长于资本运作的高人怕是也只能望尖莫及了。细看过《红楼梦》的人,想必对凤姐放债、典当,钱财进出的手段咋舌,其明线、暗线的交易往来堪称“障眼法”,若叫你来复述还原恐怕都很难。这不禁使我想起古代徽商、晋商里的许多人,他们在大额交易中讨价还价,竟然可以随口报价,并精确到小数点、精确到厘和分,并不像现如今“三个点、五个点”那么简单。而且货物中的样式、品格、尺码什么的,也是信口报来,绝不离谱;陈年流水账目见面核对时,也一笔是一笔,少有差池。有王熙凤这帮人在,电脑都是多余的。这是笔者在阅读《红楼梦》时常生的感慨。

作为经济人,还需具备的一个特质就是有定力,不容易被忽悠。笔者接触过一些算得上成功的企业家,他们说到自己跌跟头、倒运时的教训,无一例外地提到了“轻信”“架不住劝”这一点,按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经不住诱惑”“招不住忽悠”。王熙凤经历的忽悠场不比这些人少,到贾府来说项、忽悠的人那可是一拨一拨的,可凤姐身上就是有一种定力,就是不“入套”。书中第九十二回就记载了冯紫英上门来“推销”的事:冯紫英道:“小侄与老伯久不见面,一来会会,二来因广西的同知进来引见,带了四种洋货,可以做得贡的。”这话是对贾府的“一门人望”贾政说的,细细一琢磨,便知是典型的忽悠套路。“小侄与老伯久不见面”,谦恭无比,明显是在套近乎;称是广西的同知引荐,说明自己有来头,也属官场的“正路子”;“可以做贡品”,是瞅准了贾府的刚需(贾政之女贾元春为皇妃)和贾府好面子、讲排场的做派。还好,那天多亏贾政把这位资深大忽悠支到侄媳妇王熙凤那儿。凤姐真不愧慧眼识人识事,一眼便识破了冯紫英的“把戏”。她不买这案值两万两银子的“洋货”不说,还有一套上好的说辞:“东西自然是好的,但是那里有这些闲钱?咱们又不比外任督抚要办贡。我已经想了好些年了,像咱们这种人家,必得置些不动摇的根基才好……”冯紫英无话可说,只得走人了事。

不上套,又不得罪人,这就叫会说话,也叫情商够。贾府里的贾政在朝廷户部为官,谁人不知“政老爷”。得罪冯紫英这样的小人自然不好,但买下这两万两银子的东西也的确是“冤大头”。所以要有个站得住脚的、得体又堂皇的说法,这才是作为一个经济人必备的功夫。

凤姐会说话,日常生活中及生意场上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都靠三寸不烂之舌,靠拿捏得体、张弛有度、不卑不亢、能让人接受又下得了台阶的说辞。仓颉造生意之“意”字,由三部分叠加:“立”,为门面、招牌,做生意不能无住所、无执照、无正规的手续,这些王熙凤的贾府集团自然有;最底下的“心”,为“心态”“心情”“心思”,有什么样的心情、心态,用什么样的心思,那自然有个体差异,并打上时代、阶级的烙印,这里不过多探究。只是最中间的那个“曰”字最值得玩味。会说话,话语能打动对方,击中客户的痛点和要穴,这才称得上真正的“曰”。当然了,现在的生意场上得倡导说“人话”。

【清】孙温 绘

凤姐的经济人特质

【清】孙温 绘

探春承包经营“新政”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