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经济学:解构卅大经济悖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 学界评论

对于吉芬悖论,学界历来意见纷纷,争论不休,现将不同意见、观点归纳如下:(67)

(1)一种观点认为“吉芬现象”或“吉芬之谜”是存在的,如爱尔兰的土豆,较为低廉的住房等。但是,并不认为它违背需求定律,也不认为它是需求定律的特例。我们绝对不能因为需求定律说“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关系”,就否定“价格与需求量呈同向变动关系”这种“现象”的存在。需求定律附加了“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是抽象掉现实中诸多因素的形而上的东西;“吉芬商品”或“吉芬现象”则是现实的,是没有抽象掉其他因素的形而下的东西。就如同“劣币驱逐良币”一样,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它不是定理或定律。与吉芬商品相类似的,也有一些商品的需求随着价格上涨反而上涨。例如黄金、股票、期权类的投资性商品(如同股民说:买涨不买跌)。还有所谓高档奢侈品,这里有一个“凡勃伦效应”:高档奢侈品越贵,越体现身份,有钱人反而愿意购买。

(2)另一种观点认为,“吉芬商品”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需求曲线必定向右下方。张五常先生坚持这一观点,并在“科学说需求”卷第五章中解释说:需求定律约束着价格或代价(一个变量)与需求量(另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然而,可以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多如天上星星,价格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大雨连天,雨伞的价格上升,但其需求量是增加了。这现象没有推翻需求定律:雨伞的需求上升,不是因为其价格上升,而是因为大雨连天。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就是在承认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理论吉芬商品是可以存在的。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或无差异曲线(偏好特征)的特性造成的。在商品集合为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无差异曲线严重斜向一个坐标轴,即其斜率的绝对值达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理论上的吉芬商品。现实中纯粹的吉芬商品现象是非常稀少的。第一,在极端灾荒年份,在当时给定收入条件下,会出现吉芬商品。第二,对于极高档商品和特殊新产品,会出现吉芬现象,如一种新产品,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了解,这时如果以较低价作为普通替代商品(如自动铅笔替代普通铅笔)则需求有限,但如果以较高价作为一种高档品出现,则会有更多需求,人们购买它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这说明,对变量的变化要明确考察时间和空间范围。

西方学界对吉芬悖论也曾有过诸多评论与探讨。如马歇尔对吉芬悖论的阐述:“正如吉芬先生所指出的那样,面包价格的提高使那些比较贫穷的家庭消耗掉如此大量的收入,并且对他们来说,货币的边际效用提高了如此之多,以致他们不得不削减自己在肉类和其他比较贵的含淀粉食品的消费;只要面包仍然是他们所能得到和可以接受的最便宜食品,他们就只会消费更多的面包,而不是减少面包消费(马歇尔,1895)。”(68)施蒂格勒1947年曾说:“没有证据表明马歇尔的同时代人——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曾叙述过这个悖论。”(69)对这种现象的现代解释:这是一种正向需求曲线现象。然而,从这里又导致了以下三种学术观点的产生:(70)

第一,经济学家们努力探索吉芬市场需求曲线产生的理论条件,以便确定这种曲线是否可能经常出现。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如果这种悖论性现象经常出现的话,那么,大部分经济理论和许多政策处方就需要重新构筑,因为它们都涉及这样一个假设前提:价格和需求量是反向关联的。

第二,在没法证实这种悖论是如何适合或如何不适合马歇尔的一般需求理论时,产生了许多有趣和质疑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吉芬悖论是一种例外,不在马歇尔需求理论的解释范围之内。另一种观点认为,马歇尔是前后矛盾的,因为他给某一个人需求曲线所下的一般定义要求,货币收入或购买力的变化抵消了商品价格变化的影响,从而使得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保持不变,而沿着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却发生了购买力的变化,并因此使福利水平发生变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吉芬悖论不符合马歇尔的加性效用假设即增加了与一般理论不一致的吉芬商品、替代商品等例外可分效用,(施蒂格勒,1950)。再有一种观点认为,吉芬悖论与马歇尔的一般需求理论是一致的,因为马歇尔并没有假设效用是加性的。然而,已经得到确证了的观点是,马歇尔确实假设了加性的可分效用,而吉芬悖论则不符合这个假设。此外,事实还表明,同马歇尔所确信的相反,收入的边际效用在吉芬商品价格上涨时下降了。

第三,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妨碍了对这个悖论进行经济计量学检验的努力,并导致人们重新探索这个悖论的奥秘(博兰,1977)。

①市场供应的基本假定结构和吉芬商品需求曲线所产生的均衡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它们是不稳定的(杜根,1982)。

②很难找到适合吉芬悖论情况的实例。

③迄今还没有人能利用家庭行为方面的数据,从实证上证明吉芬个人需求曲线或吉芬市场需求曲线的存在。

④吉芬悖论仍然是难以捉摸的一种可能性,吉芬悖论不能增进人们对经济学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