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效应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的一项重大社会变革,是未来我国最大的增长引擎和发展红利。中国的城镇化起步晚,但发展快,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为主体、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关于城市化进程的“S”曲线理论,当城市化率为30%~70%时,则进入加速城市化时期,据此,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2014年3月,我国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根据该规划,到2020年,需要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总量达到3亿。要解决这些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必须以产业为依托,否则会造成传统城镇化发展中的“空城”“鬼城”“睡城”等现象。应通过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来带动转移人口的就业规模并提升其就业质量,通过新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的战略。我国产业和企业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就业问题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其中,高新技术类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提升就业质量方面效果明显,其技术溢出效应在促进其他行业的就业、提升社会就业数量和质量方面效果明显;创业型企业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新型城镇化要求按照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但目前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资金错配现象,导致一些产业和企业资金严重短缺。例如,中小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已成为技术与机制创新的主体,在就业人数以及产值创造上已经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无法走出融资难的困境。我国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融资很困难,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了民间借贷,但是这种不发达、不完善的民间市场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巨大风险,导致我国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所能分享到的金融资源不超过20%,资金匮乏造成其生命周期只有3~6年。而煤化工、多晶硅、风电制造、平行玻璃、钢铁、水泥等行业由于投入过度,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使得金融资源被严重浪费。另外,我国居民储蓄率已超过50%,成为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资金的闲置意味着资金浪费,而且金融机构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使得资金空转,不能很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即使部分资金投入实体经济,也大多投到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导致资金错配现象严重。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业资金冷热不均,一边是钱太多造成流动性泛滥,另一边是实体经济非常缺钱,尤其是中小企业。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创新融资方式,并对银行机构体系进行改革,积极培育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思想,为我国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改革指明了方向。在这一背景下,探索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效应,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支持体系,成为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1.1.2 研究意义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十三五”规划提出“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由此可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服务,优化金融体制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基于产业和就业视角,研究金融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从产业和就业视角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金融支持的内在机制。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如果想避免传统城镇化出现的多种弊端,必须要以产业为依托,通过产业的集聚、辐射和区位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拉动就业,从而实现资源在不同行业的优化配置。同时,企业可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聚集。人口聚集在为企业提供丰富劳动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从而带动相关生活服务行业进一步发展,促进城市形成和发展。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有三种: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和民间金融。本书通过分析这三种渠道,探索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机理,并通过实证检验其作用,以发现目前金融体系的不足之处,并为探索新的支持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2)估算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及金融支持的效应。本书结合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省份对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估算;同时,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维度对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判断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金融支持的不足之处,探索未来金融支持路径及改革措施,从而更加准确地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力度进行相对科学的评价,并使制定的措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3)构建创新型的城镇化金融支持体系。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城镇化投融资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证中所得出的结论,笔者构建了以市场为主导,以政府为引导,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型的城镇化金融支持模式,以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资金需求的困境。

1.1.2.2 现实意义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本书可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诸多启示。

(1)在产业发展方面,分析产业和行业分布特征,并利用泰尔指数对我国产业结构所处阶段进行判断,相关成果和结论可为国家发改委、省市县级发展改革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2)在企业融资方面,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从不同角度提出金融支持的途径,探索适合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模式,同时实证检验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创业型企业的支持效应,提出解决企业融资中所存在的体制和制度障碍的相关措施。对高新技术类产业来说,创业型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经验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3)在金融发展领域,从各类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和民间金融三个途径探索新型城镇化的融资模式,并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维度选取相关金融指标,实证检验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效应,发现金融支持的不足及金融制度存在的弊端,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金融结构、提升金融效率的措施。笔者提出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主导的融资模式,鼓励非金融机构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并提出普惠金融提供资金和服务支持的观点,可为发展我国多元化资本市场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