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哭穷——一群极品铁公鸡
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大明督师孙传庭战死渭南,随着他的死,大明在关内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秦兵”——陕西明军不复存在。
长期流动作战的李自成终于可以不被人撵得到处跑了,当年那个打得他只剩一十八骑的猛人孙传庭,因为朝廷的催战,不得已率领尚未训练好的新兵东出潼关,与李自成决战,结果兵败身亡。
孙传庭战死后,陕西的局面彻底失控,连孙传庭都败了,剩下的各路明军意志动摇纷纷投降。李自成顺利占领陕西。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起这么个国号,也就是讨个口彩,求个事事顺利。不过,这个年号在甲申年(1644)的最初几个月里,确实让李自成交上了好运。正月初一刚刚建国,正月初八,李自成就迫不及待率领他的大顺军出征,向北京进发。
消息传到北京,明朝君臣立刻陷入了恐慌。此时虽然名义上明朝还有一百多万军队,但真正有战斗力的,只剩下驻守在山海关外的关宁军,兵力不过数万。关宁军轻易还撤不得,因为关外的清军正在步步紧逼,关宁军还要守宁远、山海关一线的关宁防线。
危急时刻,崇祯召集朝臣研究对策。左中允李明睿提出,事到如今,只有南迁。避敌兵锋,保存实力,以图再举。其实,崇祯心里很清楚,李明睿是对的。
李明睿只是一个小官,他只是出来探口风的,他的后台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南迁一事李邦华才是幕后的主角。崇祯显然是愿意南迁的,但崇祯不愿担负“逃跑”的罪名,希望手下众臣能担起责任主动提出南迁,先由他否定,众臣再请,他最终再“迫不得已”被迫同意,然后再走。
迁都事关重大,崇祯虽然愿意但也要顾虑群臣特别是内阁的态度。崇祯找来内阁首辅陈演,让他出来表态支持南迁,但陈演耍滑头啥也不说。陈演是靠迎合皇帝上位的官场老油条,崇祯的心思他很清楚,他也明白崇祯让他扮演的角色,但他不想出头,不想担责,只想混。应该说,崇祯朝大部分官员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但平时混还行,这都什么时候了,火烧眉毛,还想混,那就混不过去了。
二月,陈演被罢免内阁首辅。三月,魏藻德上台,他也是崇祯朝最后一任内阁首辅。三十五岁高中状元,不到四十岁就成为内阁首辅,崇祯待魏藻德不薄,魏藻德又是怎么回报崇祯的呢?背叛。
魏藻德,字师令,直隶通州人。崇祯十三年(1640)的状元。书读得不错,但人品就只能呵呵了。论脸皮的厚度魏藻德一点也不输给他的前任陈演,都是那么不要脸,他们的下场也居然出奇地相似。
后来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问魏藻德有何对策,一向口若悬河的魏藻德此时却闭口不言。崇祯再三追问,说你只要开口,我立刻下旨照办,魏藻德跪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一声不吭。三天后,崇祯自杀,他投降。崇祯朝的内阁首辅就这个德行。指望他们支持南迁负起责任,那是不靠谱的。
明朝在名义上有两个首都,一个是南京,另一个是北京。崇祯一度想南迁去南京,然后重整旗鼓再打回来。李邦华、李明睿等人甚至已经计划好了南迁的路线,只要在朝会上走个形式,事情就成了。但就在最不可能发生意外的朝会上,却发生了意外。
朝会上,李明睿提出趁李自成主力未到,立刻南迁。只要群臣不反对,崇祯同意,便可迅速南下。但李明睿的南迁建议,一经提出就遭到强烈反对,反对最激烈的是一个叫光时亨的官员。他声泪俱下斥责那些建议南迁的大臣,说你们深受国恩,如今国家有难,你们不思忠君报国,反而挑唆皇帝南逃,动摇军心。最后在朝堂上大呼:“不杀李明睿,何以安民心。不杀李明睿,何以治天下。”经他这么一搞,逼得崇祯只好表态:“国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复多言。”其实所谓反对,并非出于爱国心,光时亨这些人讲起话来慷慨激昂,其实只是想捞一个好名声,大明的存亡,他们才不关心!光时亨这类人是典型的爱国贼,就会搞道德绑架,这帮人干正事的本事不咋地,捣乱却很在行,被他们这么一闹,南迁彻底泡汤,君臣只能坐守穷城。
既然不准备南迁,那就只剩下固守了。不过守城需要有战斗力的部队,北京的三大营,也就是个摆设,关键时刻是指望不上的。崇祯跟满朝文武也都清楚,要想保卫北京,只能从外地调兵。明朝九边重镇的边防军,在之前与清军十几年的拉锯战中消耗殆尽,守北京能指望的只有吴三桂的关宁军。崇祯先是找来吴三桂的老爹吴襄商议让关宁军入关,保卫北京。吴襄却趁机狮子大开口,说调动关宁军至少要一百万两白银。但朝廷拿不出这笔钱。此时,连守卫北京的军队都发不出军饷,国家财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朝廷一面盼着各地军队来京师勤王,一面又怕他们来,因为是真没钱啊!外地军队来了,就要给军饷,不然,别说指望军队去抵挡流寇,这些拿不到饷银的士兵就会先闹起来。
关于甲申之际,大明国库还有多少存银,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坊间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是,北京城破时,崇祯的内帑还有很多的黄金白银,存在库里,原封未动,数额多达数千万两。只是崇祯吝啬,舍不得动用云云。直到今天还有人相信这些荒谬得不值一驳的谣言。
事实上,崇祯的户部早就入不敷出,国库穷得底朝天。至于皇帝的内帑,也只有七万两白银,这可能还是多说。崇祯即位以来一直很节俭,吃得少,穿得也差,为了凑军饷,甚至连皇宫里的金银器皿都拿出去卖了。崇祯要是真如传说中那么有钱,他会傻到这时还不拿出来用!
崇祯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放下皇帝的尊严,低三下四求大臣们,请大家慷慨解囊共赴国难。官员们却集体哭穷,一毛不拔。平时捞钱一个比一个狠,这时却一个比一个抠门。
国家有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崇祯发出捐款号召后,朝廷官员、皇亲国戚,反应平平,却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布衣老人来到户部,捐出了毕生积攒的四百两银子。崇祯得知此事,深为感动,下令任命这位深明大义的老人为“锦衣千户”。
相比这个捐出全部积蓄的布衣老人,那些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的表现就十分不堪了。
内阁首辅魏藻德只捐了五百两,也难为他怎么拿得出手;大多数人跟魏藻德一个德行,只捐了几百两甚至几十两敷衍应付。最高一笔也只有两万两。更多的权贵则哭穷的哭穷、耍赖的耍赖,有的人甚至把自家锅碗瓢盆搬到街上摆摊售卖,那意思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只有砸锅卖铁给您凑钱了。还有的在自家豪宅贴出“此房急售”的字条,表示实在没钱,只能卖房给皇帝筹款。各种卖力表演,只是想告诉皇帝,我们很穷,真的很穷,实在拿不出钱。这些人不去当演员真是可惜了,不是学表演出身,却都是影帝影后的实力。
崇祯听说后,心里恨恨的,这些人穷不穷,他很清楚,平时吃着国家的,喝着国家的,占尽便宜,却一点不想付出,国家有难,一毛不拔,这副嘴脸,着实让人寒心。
崇祯心急如焚,李自成的大顺军每天都在逼近,想来想去,崇祯想到了岳父周奎。他知道周奎有钱,如今大难临头,周奎身为国丈,与大明休戚与共,怎么也该表示表示吧。但崇祯过高估计了他这位岳父的道德水准。崇祯先给周奎封侯,然后让周奎捐十万两白银出来,给大家带个头。周奎的表演堪称影帝,听说让他出钱,马上哭得死去活来,说:“老臣安得多金?”我哪有那么多钱啊!老戏骨周奎试图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勤俭节约的清廉官员,说家里实在穷,穷得只能买发霉的米吃。但这套鬼话,他自己都不信,崇祯当然更不信,最后实在赖不过去了,才勉强答应捐一万两。硬生生把他女婿给他的捐款指标从十万压到一万,还明确表示只能捐这么多了,再多一两也拿不出来了。
此时是三月十日,距京城陷落、崇祯自杀还有九天。
崇祯很郁闷,但他拿这位岳父也没办法,但一万两也太少了,怎么做榜样?于是崇祯把数额从十万两降到两万两。周奎看糊弄不过去了,就进宫去找女儿周皇后求援。周皇后深明大义,要求父亲也深明大义,为皇亲国戚做表率。做完思想工作,周皇后拿出五千两银子交给父亲,让父亲捐出去。但周奎又干了一件奇葩事:他只捐出三千两,扣下两千两揣进了自己的腰包。捐款居然捐出了盈余,周奎以他的卑劣德行,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最后这位周奎靠着女儿资助的三千两,勉强捐出一万三千两。
在这次皇帝苦苦哀求的捐款救国运动中,从文武百官、皇亲国戚手中总计只募得捐款二十万两。后来,大顺军进北京从这些人家里抄出七千万两。同一批人,二十万,七千万。舍不得钱保家卫国,最后全部白送给抄家的。这就是崇祯朝皇亲国戚、文武百官的道德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