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产业与企业
学习产业经济学理论,首先需要了解产业与产业的主体——企业之间的关系。
一、产业类型
同一个事物,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会呈现不同的特征。根据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不同特性,千差万别的企业可以按照若干个方法进行产业归类,形成不同的产业类型。目前,主要的产业分类方法包括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产业地位分类法和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等。
(一)两大部类分类法
总体上,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有两种:一种是用来进行再生产,另一种是用来进行消费。马克思按照产品的的最终用途不同,把生产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划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目的是满足社会生产消费的需要;第Ⅱ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目的是满足社会生活消费的需求。其中:第Ⅰ部类又分为两个小的副类,即为生产资料生产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部门和为生活资料生产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部门;第Ⅱ部类也分为两个小的副类,即生产必要消费品的产业部门和生产奢侈消费品的产业部门。
(二)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按照产品生产方式、生产特点的不同,可以将产业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类。农业具体包括农林牧渔业,即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作物种植业主要包括粮棉油种植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林业包括原始林业和人造林业,畜牧业包括草原畜牧业和山区畜牧业,渔业包括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轻工业指主要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包括纺织、食品、缝纫(服装)、制革、毛皮、家具、造纸、印刷、家用电器、钟表、日用金属、日用化工、玻璃、陶瓷、卷烟、医药、文教体育艺术用品等。重工业指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包括采矿、燃料、冶金、煤炭、石油、化工、电力、机械、建筑材料等。
(三)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产业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分类法之一。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A. G. B. Fisher)首次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 G. Clark)推广、普及了三次产业分类法。按照产业经济活动发展的先后次序,产业可以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第一次产业是指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的物质生产部门,即广义的农业,主要包括农业(狭义的农业,主要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次产业是指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物质和第一次产业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即制造业或工业,主要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燃气及水等工业部门。第三次产业是指派生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即广义的服务业,包括商业、金融业、保险业、生活服务业、旅游业、科教文卫业、政府行政以及其他公共事业等。
(四)标准产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法(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简称SIC)主要指联合国1971年颁布的产业分类法。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10个大项,每个大项下面分成若干中项,每个中项下面又分成若干小项,小项再分解成若干细项,并进行统一编码以便于统计。
标准产业分类法划分的10个大项产业是: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矿业和采石业;
3.制造业;
4.电力、煤气、供水业;
5.建筑业;
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通信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编号为3的制造业,所属的中项产业包括:
31.食品、饮料、烟草;
32.纺织、服装、制革;
33.木材与木制品;
34.造纸与纸制品、印刷与出版;
35.化工产品和药品、石油加工、煤炭加工、塑料制品、橡胶制品;
36.非金属矿产品(除石油、煤炭加工产品以外的);
37.冶金工业;
38.金属制品、机械和工业设备;
39.其他制造业。
编号为38的金属制品、机械和工业设备业,所属的小项产业包括:
381.除机械和工业设备以外的机械;
382.电器机械以外的机械;
383.电机、电器及供电设备;
384.运输工具;
385.不包括除以上行业的科学仪器、测试仪器、控制仪器、感光和光学器材。
编号为384的运输工具,所属的细项产业包括:
3841.造船及修理;
3842.铁路机车与车辆;
3843.汽车;
3844.摩托车与自行车;
3845.航空工业;
3846.其他运输工具。
(五)产业地位分类法
产业地位分类法是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产业体系中的地位来划分产业类型的方法。一般而言,产业地位分类法把产业划分为五个类型: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先行产业。
基础产业是指在产业体系中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基本条件的产业。一般而言,基础产业主要指基础设施产业,是其他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求得到先行的发展。瓶颈产业是指在产业体系中未得到充分发展,而对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形成严重制约的产业。瓶颈产业是产业体系发展中的“短板”,会影响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产出能力。支柱产业是指在产业体系的总产出中占据较大比例的产业。在此意义上,支柱产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构成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而言,支柱产业主要是一些发展成熟的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未来产业体系发展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的关联性强,能带动其他产业一起发展,决定着整个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因而一般是产业体系中发展水平较高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等。先行产业是指产业体系中需要先行发展以带动和引导其他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的产业,比如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六)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
1.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
按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要素种类,产业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依赖程度较大,总资本中用于购买劳动力的支出比例较高的产业,典型的如纺织业、服装业、传统服务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资本的需求依赖程度较大,总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支出比例较高的产业,如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的需求依赖程度较大,总资本中用于购买技术的支出比例较高的产业,如IT、航空、金融服务等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对知识的需求依赖程度较大,总资本中用于购买知识的支出比例较高的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一般指以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为主体的产业,广义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包含技术密集型产业。
2.按技术先进程度分类
根据技术的先进程度,产业主要分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是指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技术的产业,相应地,高新技术产业是指生产过程主要采用先进水平技术的产业。按照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产业、生命工程产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开发产业、环境保护产业和咨询服务产业。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是相对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产业可以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也可以退化为传统产业。
3.按发展趋势分类
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产业可以分为夕阳产业、成熟产业和朝阳产业。夕阳产业也称衰退产业,是指产品需求逐步下降,产业增长率低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增长率且呈下降趋势,在国民经济和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的产业。成熟产业是指具有技术成熟性和市场成熟性,产业的生产和需求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构成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和产业体系的主体和支柱的产业。朝阳产业也称新兴产业,是指产品需求量逐步上升,产业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增长率且呈上升趋势,在国民经济和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的产业。夕阳产业、成熟产业和朝阳产业是产业生命周期演变和产业结构有序变动的结果。产业衍生成为朝阳产业(幼稚产业),然后变为成熟产业,最终转化为夕阳产业,此时如果不进行升级则成为淘汰产业退出市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演化,会不断涌现出朝阳产业、成熟产业,同时不断涌现出夕阳产业。夕阳产业、成熟产业和朝阳产业是相对的,夕阳产业通过技术改造,会重新蜕变为朝阳产业,再至成熟产业;朝阳产业成熟后,最终会发展成为夕阳产业。
4.按产品供求状况分类
根据产品供求情况,产业主要分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长线产业是指生产规模较大、产品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甚至出现过剩的产业。长线产业一般是由重复投资产生的。短线产业是指生产规模较小、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业。瓶颈产业一般都是短线产业。产业体系中出现长线产业、短线产业,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体现,一般应采取“限长补短”的政策予以调整,即压缩长线产业、弥补短线产业,使产业体系长短均衡。
(七)中国的产业分类法
中国的产业分类经历了一个相机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个阶段,一直采用MPS分类法即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分类法。MPS分类法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五个部门。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不断衍生,五部门分类法已远远不能反映现实国民经济活动的实际。于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入国际通行的三次产业分类法,由国家统计局在1984年5月参照国际标准产业分类(SIC)对三次产业进行了划分,发布了相应的经济行业分类标准。1985年国家统计局正式提出《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随后国家发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意见》,确定了中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标准。1987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投入产出部门分类和代码》,对各个产业进行了编码。1988年,《中国统计年鉴(1988)》首次使用三次产业统计,从而使中国的产业分类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一致。1994年,中国根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制定了中国的产业分类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
按照该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表是按照16个门类(从英文大写字母A-P)、99个大类(用2位编码表示;含7个大类的空码,以备未来增加或调整类目的需要)、360个种类(用3位编码表示,不包括空码)、812个小类(用4位编码表示,不包括空码)、类别名称、说明等6项内容来制表。归纳如表1-2所示。
表1-2 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类别名称与代码索引表(GB/T4754-94)
2002年,中国对1994版产业分类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颁布了2002年版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2003年5月,中国颁布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同时废止了1985年制定的关于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按照2002版产业分类国家标准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表,是按照20个门类(从英文大写字母A-P)、98个大类(用2位编码表示,包括3个大类的空码)、中类(用3位编码表示)、小类(用4位编码表示)、类别名称、说明等6项内容来制表的。除了3个大类的空码外,第一产业包括5个大类产业,第二产业包括43个大类产业,第三产业包括47个大类产业。将其归纳如表1-3所示。
表1-3 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类别名称与代码索引表(GB/T4754-2002)
二、企业理论概要
不管何种类型的产业,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企业所构成的。每一种产业,都包括成千上万个企业。对于企业理论的研究,按照发展的历史轨迹可分为:古典企业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厂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其中,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又可以分为以交易费用为核心的企业契约理论和以能力体系为核心的企业能力理论。企业契约理论是当前研究企业理论的主流理论,是在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基础之上,通过不断修正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一)新古典经济学厂商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在完全理性假设(指理性的企业,其唯一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完全信息假设(指企业不花费任何成本,就能够得到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信息如供求状况、价格等)和市场完全竞争假设(指市场的竞争是充分和自由的,能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下自动出清)下,认为企业就是一个根据市场竞争的结果(体现为价格),基于其所掌握的生产相关信息,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进行生产的一个生产单位。企业经过细致的生产数量决策,投入一定数量的各类要素,最终获得预期数量的产品产出,从而得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也就是一个投入产出组织。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主要贡献,是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的最优产量和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
由于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完全是由外部因素如要素数量与价格、产品价格等等因素决定,因此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不需要深入企业内部,对企业生产的制度结构以及企业内部的权利关系进行探讨。因而从技术的角度,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作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技术性“黑箱”。正如杨小凯所言(1994),此种以“企业生产”为核心的理论框架自然就忽略了对企业组织特性的研究。这是新古典经济学厂商理论的主要不足所在。所以,新古典经济学厂商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企业有大有小、有优有劣、有的能存在有的会死亡,也不能解释企业的合理边界问题。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推动了相关现代企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
1.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由科斯所创立。科斯把交易成本理论纳入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来修正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不足。科斯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市场机制运行和信息传递无成本的假设不符合现实情况,市场机制是有成本的而且信息也是不完全的。科斯把交易成本定义为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包括:一是发现价格的成本,二是谈判和签约成本,三是利用价格机制的机会成本。在市场机制运行存在交易成本的基础之上,企业是如何产生的呢?企业的边界如何决定?
科斯认为,这取决于企业组织生产的成本与市场交易组织生产的成本。两者的高低,决定了在企业——市场两分法下产品“在企业内部生产,还是从市场购买”。对于人们来讲,只要企业内部利用权威和科层制进行生产的协调成本低于其所替代的市场交易的成本,就会创立企业,推动企业的产生。由此可见,企业是作为以市场交易来组织生产的替代物而产生的。企业通过内部的威权关系能大量减少需分散定价的交易数量,使企业作为节约成本的市场替代物而得以存在。最终,企业通过权威来实现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主要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来实现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此获得人们预期的产品。但是,企业的边界是不能无止境地扩张下去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利用权威进行生产所产生的协调成本会不断上升,最终甚至会超过市场交易的成本。显然,企业的边界决定于边际企业协调成本与边际市场交易成本相等之处。
2.团队生产理论
阿尔钦和德姆赛茨认可科斯关于市场运行需要成本,市场交易费用越大,由企业代替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可能性越大的观点。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组织的监督成本越低,企业内部组织资源配置的比较优势也就越大”。不过阿尔钦和德姆赛茨认为,科斯把企业的生产组织认作是通过威权来实现的论述是不恰当的。企业并没有比普通市场具有更为优越的命令、强制和纪律约束等权利,企业本质上是由一系列契约关系构成的组织,组织内部各生产参与主体通过契约关系来进行生产的分工合作。因此,企业的实质是一种“团队生产”的方式。企业的产生主要是单个私产所有者为了更好地利用他们的比较优势,采用专业化原理进行合作生产,从而使合作生产的总产品大于他们分别进行生产所得的产出之和。由此,每个参与合作生产的人所得的报酬也比各自生产时要高。
3.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用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委托——代理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如威尔森(Wilson)、斯宾塞(Spence)、罗斯(Ross)、莫里斯(Mirrlees)等,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现代企业就是一个由委托——代理关系体系所构成并由之维持其正常运行的生产组织。企业所有者与职业经济经理人构成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职业经理人与企业中层管理者构成次一级的委托——代理关系……由此形成一个委托——代理关系体系,其中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尤其重要。通过这个委托——代理关系体系,企业按照所有者的意愿来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在委托——代理关系当中,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企业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这一顶级委托人、代理人的效用目标是不一样的。企业所有者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职业经理人追求的是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出现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比如监督制度的情况下,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甚至出现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就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为此,经济学家们建立了相关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来探讨如何设计最优契约。
4.企业能力理论
交易费用企业理论、团队生产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企业的产生,但均没有揭示出企业多样性的差异。以资源、能力为基础的企业能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企业的存在和企业的异质性。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假定为在任何给定时间内具有一定能力和决策规则的生产者,即生产性知识和能力的集合。但是,企业所拥有的知识是由个人掌握的,并专业化于某一领域,知识的专业性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知识的个人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有效的生产,要求某一制度安排能起到协调个人知识的功能。但是,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功能,因为知识的表达具有隐含性、知识的分布具有分散性,难以通过市场实现高效的集聚来实现协作生产。于是,企业作为一种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安排就出现了,企业创造了能使多个个人集中使用各自拥有的专业知识的环境和条件。也就是说,企业是生产活动所需要的知识的获得、运用和积聚的有效制度,尤其是它通过提供大规模的增量学习过程,使得部分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得以在组织中积聚。由于企业中知识的积聚,是多个拥有不同知识的个人在共同协作生产中产生的,是各个个人所拥有知识的聚合、融汇和升华,因此企业所积聚的知识已超越单个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成为由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即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企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由于知识创造的专业性、知识表达的隐含性等特点,具有异质性、不能完全模仿性和不可交易性等特点,由此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同。不同企业所拥有的不同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使得企业大小、专长和优劣各不相同。
除了上述企业理论之外,还存在一些其他流派的企业理论,如中间组织理论、代理成本理论、证券设计理论等。
三、企业的产业作用
作为产业的主体,企业对产业的形成、存在、演化具有决定性作用。概括而言,企业是促进产业关系形成的主体,是决定产业垄断程度的基本力量,是实现产业的社会协作体系的主体。
(一)企业促进产业关系形成
1.进入退出关系
任何一个已经形成的产业,总存在着企业的进入退出现象。在产业发展周期的某些阶段,产业外的企业会集中设法进入该产业;而在另一些阶段,会出现产业内的企业会集中设法退出该产业。但在大部分情况下,企业将根据各自战略目标的要求,同时出现产业内的企业设法退出产业、产业外的企业设法进入产业的交互活动。企业的进入退出产业活动,会形成特定的进入退出关系。较为典型的,是通过设置进入障碍而形成的企业进入退出关系。
在资源型产业中,企业为了阻止其他企业进入,会设置一些进入障碍如资源垄断障碍、产能垄断障碍、产业链长度障碍等。这些障碍,提高了进入退出的难度,既阻止了产业外企业的进入,反过来也形成对产业内企业退出时的障碍。这使得资源型产业的组织结构,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状况。在知识型产业中,主要的进入障碍为对产业形成和变化的知识(主要指关键和核心知识)的掌握和转换。不过,由于知识的传播性和扩散性很强,不可能长久被某个企业所垄断,能很快运用于其他产业活动中,因此知识型产业的进入障碍表现相对不明显。并且,知识型产业中企业的竞争力不表现在对物质资源和产能规模的追求上,从而退出障碍也相对较小。这使得知识型产业的内部结构不像资源型产业那样稳定,产业寿命周期也相对较短。
2.替代关系
替代品的存在,使得产业内企业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替代品一般指两类:一类是处于同一产业、在功能上具有替代关系的不同产品和服务,如轿车和摩托车;另一类是不同产业产出之间形成替代关系的那些产品和服务,如煤和电在取暖功能上形成的替代。企业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竞争压力上,迫使企业采取两类行为:一是将替代品生产者视为产业竞争对手,采取针对性的竞争行为,使自己产品的价格——效用比更有利于消费者;二是通过一体化行为,如合资、兼并、联盟等,将替代品变为自己可以支配的产出。前一类行动使企业在同一产业中的活动类型增加,形成产出在同一产业中的多元化,后一类活动使企业进入不同的产业,形成企业业务种类的多元化。
3.一体化关系
随着分工的深化,产业中的产品形成活动被有效分割,形成由各个专业化生产环节所构成的产业链。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由于所从事的产品形成活动特征及所创造的附加价值量不同,在链条上的地位也不同。每个企业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产业链环节及其发展战略,决定其与前后向企业之间的特定关系。企业战略的独占性要求越高,社会协作体系越不完备,同一产业链上附加价值分布越不均匀,产业竞争越激烈,企业就越需要采取一体化行动,形成对前后向企业的支配力量。
(二)企业决定产业垄断程度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拥有一定量的资源。在经济活动以物质资源为主要投入要素的情况下,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源量越多、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能力越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绝对结果量就越多。同时,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会更低。因此,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总是具有追求规模的冲动,从而总是具有攫取更多物质资源的欲望。但是,由于物质资源是稀缺的,这一稀缺性不仅限制了经济活动整体的资源使用量,使企业攫取更大物质资源的欲望受到限制,而且由于经济活动的相互制约作用,还限制了市场对企业产出量的接受程度。为此,企业将对规模的追求建立在对资源和市场的独占程度的追求上,由此造成了垄断。不同的产业中,企业的垄断能力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产业中产业垄断程度不一样。
资源型产业中,由于产能形成和转移需要较长时间,同时垄断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力的产业进入障碍,且垄断本身具有累计推动的能力,因而企业垄断的能力较强,一旦形成垄断格局就能维持较长时间,从而资源型产业的垄断程度一般较高。在知识型产业如信息产业中,知识要素是主要的投入要素之一,企业实施垄断主要依靠增强对知识的积累和转换能力。知识的可共享、易传播、变化快等特征,使得企业实施垄断的时效、绩效均有局限,企业垄断的能力相对较弱。从而相较资源型产业,知识产业的垄断格局具有不明显和稳定程度较低的特征。
(三)企业实现产业社会协作体系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细化,几乎没有企业能将整个产业链作为自己的活动领域。企业往往选择产业链中的某些环节作为活动领域,同时以处于其他产业环节或其他产业中的企业作为自己的供应商或用户,由此形成了社会协作体系。企业选择社会协作体系,是出于成本或战略两个方面的考虑。从成本来看,利用社会协作体系一方面使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活动长度缩短,能将资源集中使用于某一项或几项活动上,提升在该项活动上的规模实力,逐步达到成本最低的规模。另一方面,利用社会协作体系,能使企业较快地积累起从事该项业务活动的经验,从而提高活动效率。社会协作体系的作用犹如杠杆功能,能使企业在拥有较少的资源所有权的情况下,产生出数倍的影响。企业利用社会协作体系,可以根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产业链上选择最适合自己、能使自己获得最大价值的业务环节,同时利用不同业务环节上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形成对其他企业的一定程度的支配力量。
社会协作体系是企业理智选择的结果。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产业成熟程度以及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因素,对社会协作体系进行选择,由此形成不同产业及不同产业成长阶段(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中社会协作体系之间的差别。在产业形成初期,一般不存在产业内的协作体系,这时的社会协作体系往往表现为社会基础产业对新产业的支持。随着产业发展进入成长期,产业一方面进行内部分解,形成产业内的协作体系;另一方面形成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促使相关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产业间协作体系;再一方面社会基础产业不断适应新产业的活动规律,围绕着该产业形成完整的社会协作体系。在接下来的较长一段时期内,社会协作体系将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变化、成熟,协作效率将逐渐提高,直至产业进入衰退阶段。衰退期内,产业或是进行结构改变,重新焕发生命力,或是逐渐死亡,两种情况下社会协作体系均会发生根本变化。前者情况下,社会协作体系将随之进行结构调整,并重新形成协作规则;后者情况下,社会协作体系将逐渐削弱直至瓦解。
思考题
1.试举例分析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2.试列出某地区的产业类型、相关统计数据及各产业的代表性企业。
【推荐阅读书目】
1.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M].纪沫,等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邬义钧,胡立君.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高程德.现代公司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惠宁.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简新华,杨艳琳.产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邬义钧,胡立君.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许光建,苏汝劼.应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6.杨公仆,夏大慰,龚仰军.产业经济学教程[M]. 3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7. COASE R. The Nature of The Firm [J]. Economica,1937,4:388-390.
8. ROBERT K YIN. 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 [M]. 4th ed. Thousand Oaks, CA:Sage,2009.
9.阿尔钦 A,德姆赛茨 H.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M]//科斯 R,阿尔钦A,诺斯 D.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0.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M].纪沫,等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