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独立学院“95后”大学生道德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多以灌输性教育为主

独立学院甚至大多数高校对于学生道德培养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不管是从学生道德培养的途径,还是从教师在道德培养的思路上来看,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单一的课堂教学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教师也会因为学生反馈度不高,影响教育质量。最终可能形成老师不爱教、学生也不想学的局面。

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是一个不断内化并构建人格的过程,教师要在理解道德教育特殊性的同时,认识到单一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也就不利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提高。

(二)道德培养主体缺乏主动性

教师需要提高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认识,而对于培养对象——学生而言,增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最重要的。枯燥单一的道德教育,导致学生形成固定思维,他们认为道德培养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听老师讲几十分钟的课程,而没有意识到道德素质的培养体现在方方面面,并且要主动将老师的教学内容转化为自我的东西才是关键。因此,从独立学院许多学生的主动性较差、缺乏耐心等特点来看,如何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学校道德培养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三)道德培养缺少实践环节

道德培养的结果如何,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枯燥死板的课堂教学,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对于几门大学生必修公共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大多数老师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其实,独立学院及大多数高校都非常注重学生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但从道德素质培养的角度看,如何在枯燥的道德理论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在活动中了解社会规则,树立社会价值,是各个高校道德培养需要加强的环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