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节能经济机制设计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我国能耗强度的历史和现实考量

2.2.1 能耗强度变化历史数据梳理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持续增长,带动了能源消费总量的不断增加,但是从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性在逐步减弱,单位产值的能耗在不断下降。

如图2-7所示,我国的能耗强度在1980—2002年这个区间范围内是一条明显的直线下降趋势线,能耗强度从13.26吨标准煤/万元到下降到2002年的1.40吨标准煤/万元。史丹史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J].经济研究,2002(9):49-56.(2002)分别从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的视角分析了原因,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是这个阶段能耗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首先,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企业及行业间的竞争更加充分,经济效率得以改善;其次,随着财富的积累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工业内部的民营经济也得到发展,工业部门内部过分集中于重工业的结构性矛盾得以缓解。最后,对外开放加速了技术革新的步伐,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较低而产出较高的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流入,使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三方面的作用下,我国能耗强度持续下降,甚至在1997—1999年,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量不升反降。对此阶段能源消费量的负增长,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孟连等孟连,王小鲁.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估计[J].经济研究,2000(10):3-13.(2000)认为可能是高估了国内生产总值,或者低估了能源消费量导致出现负增长,史丹(2002)则认为这是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改善所致。

图2-7 1980—2014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和国家统计局网站,能耗强度为计算所得。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能耗强度的变化开始出现较大的波动。自2002年开始,长期以来的能耗下降曲线出现逆势上扬,200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较2002年增加了10.29%。而且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费骤然增加,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形势形成较大冲击,各地频现油荒、煤荒,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对经济增长的瓶颈约束凸显。部分学者认为工业内部重工业份额的增长导致了这一阶段性的变化。张宗成张宗成,周猛.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异常关系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4):41-45.(2004)、何建坤何建坤,张希良.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GDP能源强度上升的影响及趋势分析[J].环境保护,2005(12):37-41.(2005)等的研究认为,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导致工业部门整体份额提升的同时也使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产生变化,而高耗能产业份额增加导致的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则反映到能源消耗强度这一指标上。此外,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各自的占比来看,工业部门整体份额的上升,也拉高了全社会的能耗水平。无论如何,多种因素导致了这个阶段能耗变化的不规律性,这种不规律性不仅给能源供应带来巨大压力,而且增加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经济机制设计的难度随之加大。从这个阶段开始,政府不仅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关注能源消费,更关注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破解能源消费对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约束。正是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我国从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起,首次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下降指标纳入政府的规划纲要,从而抑制了自2002年以来的能耗水平上扬的趋势,并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能耗下降20%的目标。“十二五”期间能耗下降16%的目标也顺利完成。

2.2.2 能耗强度的区域及产业分布特征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征,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模式、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能源消费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能耗水平差异也较大。

图2-8是2013年各省份的能耗强度水平的一个数据对比,能耗强度值最高的是宁夏,为2.05吨标准煤/万元,而能耗强度最低是北京,只有0.38吨标准煤/万元,前者是后者的5.39倍。能耗水平同处高位的宁夏、青海、山西、内蒙古、新疆等既属于能源生产大省,又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沿海的省份和城市经济体,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能耗强度水平则比较低。因此,从区域的角度来看,能源消费强度的分布与传统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区域的划分十分契合,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能耗强度水平遵循逐渐由低到高的变化规律。

图2-8 2013年各省份单位地方生产总值能耗强度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和各省份统计局官网,能耗强度为计算所得。

从不同产业部门的能耗强度来看(见图2-9),能耗水平最高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能耗水平最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平均能耗强度均低于全国总体能耗强度,而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产业之间能耗变动的曲线各不相同,由于能源消费大部分集中在工业部门,工业能耗的变动曲线与全社会总体能耗变动曲线基本相同,这说明我国全社会能耗水平的降低将主要取决于工业能源消费的变化。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部门和商业、服务业等三产部门的能耗强度在前期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维持在一个较平稳的相似水平上,从2005年开始,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从图2-9中我们可以看出,能耗变化轨迹在不同产业部门存在差异,如果我们要实现既定的节能目标,那么工业将承担主要的能耗下降任务,因此,更多地关注产业内部节能目标的分解,似乎是保证全社会总体节能目标实现的必由之路。

图2-9 2000—2013年三次产业总体能耗强度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