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四)

(课程代码 03709)

第一部分 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能动性

B.消极性

C.积极性

D.被动性

2.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就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

A.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D.辩证的否定的原理

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 )。

A.建立公平分配的社会

B.建立合乎人性的社会

C.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

D.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4.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 )。

A.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B.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C.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

D.事物的质是基本不变的,事物的量是经常变化的

5.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感觉的集合

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6.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其理论依据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7.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A.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

B.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C.康德、谢林、费尔巴哈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8.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

A.指出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

B.指出人的认识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指出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

D.指出社会实践可以证明人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9.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 )。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C.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10.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

A.片面性

C.绝对性

B.相对性

D.全面性

1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哪一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

A.国家层面

B.思想层面

C.社会层面

D.个人层面

12.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 )。

A.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

D.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13.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共财产

C.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14.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

A.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

B.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

C.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

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

1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 )。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16.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17.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

A.生产阶段

B.流通阶段

C.购买阶段

D.销售阶段

18.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 )。

A.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

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C.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

D.都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9.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导致( )。

A.平均利润的产生

B.企业利润和利息的分离

C.利息的出现

D.高利贷的产生

20.垄断资本家制定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创造更多的商品价值

B.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C.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D.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

21.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后盾和基础是( )。

A.经济实力

B.政治实力

C.军事实力

D.外交实力

22.下列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方面新变化的是( )。

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

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

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D.信息产业的兴起

23.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24.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 )。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工人阶级和农民组成联盟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D.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25.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物质条件是( )。

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

C.马克思主义理论

D.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5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27.简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28.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29.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本质及其主要内容。

30.简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32.试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

33.试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以及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