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力
(1)促进供需结构再平衡
当前,我国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都在发生显著变化。从需求端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居民的需求结构正由传统的“衣、食、住”为主的物质消费向旅游、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为主转变,随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从供给端看,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无效和低端供给较多,部分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严重不足,供给结构的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由于我国长期实施需求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扩张收缩组合来调控经济波动,重在解决总量问题,而短期调控手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结构性问题,进而导致经济缺乏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不是量的扩张,而是质的提升和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来改善供给侧,出清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推进资产重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2)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
由于长期以来粗放的扩张性、高成本的增长模式,导致一系列的结构性矛盾不断累积,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低下。最为明显的是,企业大量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的透支性生产而不是技术创新,只注重速度和数量,而不是效益和质量。在这种高消耗、低效率的生产模式下,能源、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中低产能、传统产能、无效产能严重过剩,新的供给严重不足,产业长期处于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位置。过剩产能和库存使大量的厂房、土地、设备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闲置,生产要素无法从过剩领域流到有市场需求的领域、从低效率领域流到高效率领域,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传统行业同时出现周期性过剩和绝对性过剩,产品生产和供给远大于实际需求,导致工业品价格持续回落,加剧企业经营困难,产业资本投资意愿不断减弱,大量过剩产业资源流向虚拟经济领域,进一步放缓了实体经济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解决好产能过剩问题,引导资源向有市场需求的领域和高效率领域转移,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供给端的质量和效益。
(3)创新制度供给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当前诸多结构性矛盾问题的背后,都是体制机制制约,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干预仍然存在,在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的提供不足,以GDP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助长了重量轻质的发展冲动;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垄断和行政分割限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在行业间、行业内和不同区域的自由流动,行政配置资源的力量还比较强大;金融市场化改革滞后,资金配置效率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信用体系不健全,消费者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财税制度不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加剧地方债务风险,宏观税负较重和政府性收费名目较多,严重打击企业投资信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制度供给与制度创新实现政府管理经济、社会方式的创新,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和资源配置的干预,完善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发展的制度成本,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