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经济效益及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经济效益的概念及一般表达式

一、经济效益的概念

现代社会的一切实践活动,无论是物质生产领域还是非物质生产领域,都是围绕着取得预期效益为目的,只不过效益的表现形式和取得方式有所不同。在物质生产中,创造了物质财富,同时也支付了社会劳动,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有用成果和全部的劳动耗费(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占用和消耗)的比较,构成了经济效益的概念。

1.有用成果

有用成果是指对社会有益的产品或劳务。有用成果可用价值或使用价值表示,即该成果既符合社会需要,又能够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工程项目投资经济效果主要是指工程项目投资与形成的固定资产、生产能力及社会效益的比较。它不仅反映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而且反映在投产后的生产过程中。因此,工程项目投资经济效果具有两重含义:一是表现在价值的成果上,即形成固定资产和生产能力;二是表现在使用价值的成果上,即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工程项目投资不是单纯为了形成固定资产和生产能力,所以,应把这两个方面的效果结合起来对工程项目投资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

工程项目投资经济效果包含的因素主要有:①个别工程项目的投资经济效果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投资经济效果,即包括微观经济效果和宏观经济效果;②工程项目投资经济效果要统一考虑建设过程中和投产使用后两方面的效果,尤其是后者。所以,工程项目投资经济效果包括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两个方面;③工程项目投资经济效果不是某一个方面可能完全反映的,即它不仅反映在工程造价上,还反映在工程质量、建设速度上,因此,它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经济效果。

2.劳动耗费

劳动耗费是指为取得有用成果而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占用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物化劳动消耗是指进行劳动所具有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它既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等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还包括厂房、机器设备、技术装备等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磨损折旧等。活劳动消耗是指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并掌握一定生产技能的人,消耗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发挥一定的技能,有目的地付出的脑力和体力所花费的劳动量。

劳动占用是指技术方案从开始实施到停止运行为止长期占用的劳动,即投资的占用。例如,为进行生产所购置和安装的机器设备和建造的厂房等,就属于物化劳动的占用。而它们在生产过程中逐渐磨损和消耗,则是物化劳动的消耗。同时,为保证生产过程得以顺利地连续进行,经常需要建立一定数量的材料储备,这也属于物化劳动的占用。它们被分期分批地投入生产而被消耗,则是物化劳动的消耗。活劳动的占用是指在一定生产时期内所占用的全部劳动力的数量。而活劳动消耗则是指劳动者为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或生产过程所花费的劳动量。

二、经济效益的一般表达式

人类所从事的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而且都可以获取一定的效果,这些效果称为该项活动的劳动成果,如各种产品、劳务等。但是要取得这些劳动产品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付出的代价通常称为劳动消耗。

所谓经济效益就是指人们在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较。这种比较可以用“比率法”“差值法”或“差值-比率法”三种方法表示。

1.比率法

用比率法表示经济效益,就是用比值的大小来反映经济效益的高低,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E——经济效益;

B——劳动成果;

C——劳动消耗。

式(1-1)实际上是单位投入产出比,其比值越大越好。投入产出比可以用四种形式表示:①劳动成果和劳动消耗均以价值形态表示,如劳动成果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表示,劳动消耗可以用固定资产投资、总成本、工资总额等指标表示;②劳动成果以价值形态表示,劳动消耗以实物形态表示;③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均以实物形态表示;④劳动成果以实物表示,劳动消耗以价值表示。

2.差值法

差值法是以减法的形式表示经济效益的大小,其数学表达式为

在差值法中,无论是劳动成果还是劳动消耗,都必须用价值的形式表示,劳动成果用财政收入、销售收入等价值形态表示;劳动消耗用财政支出、成本支出等价值形态表示。计算出来的收支差额用纯收入、利润等价值形态表示,要求E≥0,而且差额越大越好。

3.差值-比率法

除比率法和差值法两种表示方法外,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表示经济效益,即

该式反映单位消耗所创造的净收益,如每百元固定资产创造的利润等。这种表示方法综合了比率法和差值法的优点,其应用也非常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