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养老思想的相关理论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程度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民生关键问题之一。党的十三大曾明确提出,“要注意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倾向,及时采取正确的对策,”这表明养老问题在党的十三大就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点。
随着我国老年人规模的扩大,养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头戏,尤其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迁移的距离范围日益扩大,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倒置特点。相对城市而言,农村老龄化程度更深。在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公共建设和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差异化程度更深的背景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下的养老思想进行审视,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展现,也是对新时代下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又一番创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养老思想
“养老”一词可以拆分为“养”和“老”两个字,“养”表示供养、奉养、伺候,“老”表示老年人口,“养老”主要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医疗健康等养老需求的照料和满足。“养老思想”可以拆分为“养老”和“思想”两个词,“思想”是思维和想法,是对待某件事情的看法和观点。因此,可以将养老思想看作是奉养老年人的态度和想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均寿命增加,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老年人比例不断增大,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却没有随之完善,养老供给显得不足。为此,明确当前中国社会养老现状,端正养老思想,有助于完善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养老思想贯穿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传统文化中的养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中国社会养老思想有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尽管提倡以“孝”为基石进行养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对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家庭的和睦和稳定提供了一定的氛围基础支持;另一方面,养老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养老思想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尤其是城市能够不断吸引年轻的劳动力,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并呈现出不断加重的趋势。在当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问题主要体现为养老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养老思想主要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背景下,农村人口对于养老的观点和看法,主要表现为对农村老年人基本经济供养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健康保障需求、精神慰藉需求等养老需求以及现阶段农村养老支持和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和满足情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养老思想建立的理论依据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面临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生思想在“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根本立场上具体体现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个方面,其中,老有所养成为当前中国社会老龄化、少子化大背景下必须要着重考虑的内容。与此同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下,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居民大多为年老、体弱的老年人口和幼龄儿童,而且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深,这就意味着满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成为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一)社会福利制度理论
农村老年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其养老面临着多种困境。一是农村老年人的贫困程度重、范围广。农村老年人往往在青壮年时期以务农或者外出务工为主要职业,在其进入老年后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退出劳动力市场,自身没有工资收入也没有退休金支持,生活保障往往依靠国家社会的补助以及子女的支持,而国家社会的补助往往水平较低,子女支持又常常仅能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故农村老年人的贫困问题较其他群体更加严峻。二是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低。根据2016年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乡发展报告No.9——迈向健康城市之路》一书所述,中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寿命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平均寿命,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较差、生活质量较低,且能享受的社会保障也远远低于城市老年人。三是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压力较大。《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显示,中国农村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自杀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城市老年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且农村男性老年人的自杀率远远高于城镇男性老年人。而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造成农村老年人高自杀率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困境,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程度重,农村老年人在遭遇重大疾病或者长期处于“长寿而不健康”的状况中,极易产生极端思想而造成悲剧。
养老保障体系是为了降低国民老年风险进而提高人们老年生活品质的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福利体系。社会福利制度指的是国家依照法律法规,结合社会的发展现实,以保证人们一定的生活品质,并尽可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制定和实施的制度。社会福利制度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尤其要重视社会弱势群体。农村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其本身的养老思想很受限,对养老的诉求常常难以被社会重视,但其养老需求相较于城市老年人而言更加迫切。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的福利大多由政府来提供,尽管福利多元理论认为,政府、市场和非正式组织是社会福利的供应方,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因此中国社会的福利往往由政府主导和供应。对农村老年人而言,其老年生活容易陷入贫困、压力大、健康水平低的困境中,其老年生活的保障和改善可以随着政府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得到提高,这就意味着政府福利制度的完善能够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提供一定的保障。
(二)农村养老风险理论
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城乡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国情现实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有一定的风险性。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探索和实践,整个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活逐步从传统走向现代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过分强调经济增长,其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这导致了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建设水平存在一定的失调,尤其是在转型期间,城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尽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城乡之间户籍壁垒和相对隔离的发展模式仍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在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更加不平衡,这也造成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风险增加。而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之间较大的差距便使这一差距得以彰显。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农村养老思想具有更高的风险性。
风险理论可以追溯到1986年,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通向一种新的现代化》中提到,风险社会阶段,工业化的发展势必导致风险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就必须将缓解和分配这种风险作为核心;吉登斯将风险社会理论与现代制度相结合,指出现代社会是机遇和风险相结合的产物,并提出“失控的世界”。当代中国社会正进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诸多问题交织的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面临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尤其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的现实下,农村大范围的老龄化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风险,农村老年人在面对老龄化加剧带来的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时更加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势必产生更多的担忧和恐慌,而这种处于担忧和不确定性的农村养老恐慌不仅会带给整个农村家庭压力,严重的话还会形成整个村庄,甚至整个社会的养老恐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提高农村老年人的老年生活品质,就必须正视农村养老思想中这种源自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带来的养老恐慌,通过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降低农村养老风险,减少农村养老恐慌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品质。为此,要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品质,就要从以下方面来提高社会福利制度的有效性:一是社会福利要以“需要”为前提,要明确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而“对症下药”,切实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二是社会福利要满足“公平”原则,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现实是中国社会的国情之一,养老保障作为一项社会福利制度,就必须兼顾“公平”原则,将不断提高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完善性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来做,要逐步缩小城乡老年人由于养老保障制度差异带来的差别;三是社会福利要吸纳社会资本,中国社会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主要由政府承担,但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使政府的养老保障资金入不敷出,甚至在多地出现“养老金匮乏”的状况,这就要求养老保障系统吸纳社会资本的进入,并将养老作为产品纳入市场运作,进而增加养老金的多样性来源,减轻政府的养老负担。
(三)马斯洛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类的需求按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以及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个方面,且只有满足了前一层次的需求,人类才会对下一个层次产生需求。中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且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中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思想发展史实质上是不断满足其养老需求的历史,虽然大致上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但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一定的中国特色。
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满足农村老年人的生理需求指的是满足农村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需求。现阶段,我国农村老年人有所依、有所食、有所住、有所行基本上得到了满足。但在个别偏远的落后地区,交通不便和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使其难以得到基本的物质保障,部分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较弱而需要长期照料,这就可能由于缺乏子女供养或者经济状况较差而难以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这就要求必须加快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尽可能地将所有老年人纳入养老体系中。
第二层次是安全需求。农村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其对安全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安全感和慰藉感的追求上,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村老年人的安全感。
第三层次是爱和归属感需求。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迁移流出导致农村的老龄化程度重、范围广,老年人长期缺乏子女在身边陪伴,社区融入和人际交往受限,强烈的爱与被爱的感情没有归属,导致农村老年人往往较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压力更大。
第四层次是被尊重的需求。中华民族自古推崇“孝悌”之义,主要体现在“养老”和“敬老”两方面。一般而言,尊敬父母长辈往往是中国农村养老思想建立的基石,且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保留至今,即农村老年人对尊重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即使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主要还是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农村老年人对尊重的需求也一直存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老年人和后辈之间的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尊重需求也是农村养老思想的关注重点之一。
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农村老年人由于身体技能退化而赋闲在家,“老有所为”难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体现在照顾孙辈方面,这就要求在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时候要关注农村老年人“被需要”的需求,进而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心理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