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货币的演变
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货币的形式随着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演变。从其发展历程来看,货币经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支票货币、电子货币几个形态,逐步从商品货币演变为信用货币,呈现逐渐去物质化的过程。这些不同形式的货币,在不同时期发挥着货币的各种职能。从整体上看,货币形式的演变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商品货币和信用货币。
一、商品货币
(一)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指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和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的实物商品,即作为货币价值与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相等的货币。实物货币是货币最原始的形式。它是兼具货币和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各种商品,如贝壳、家畜、米、布等,都曾在不同时期扮演过货币的角色。
实物货币有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为:第一,许多实物体积笨重,不能分割为较小的单位,携带和运输均极为不便;第二,同种实物质量不一,有些容易腐烂磨损,不适合作为价值标准和用来价值贮藏;第三,实物数量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交易的需要。实物货币与原始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相适应,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以及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材料逐渐转到那些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属身上,出现了金属货币。
(二)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尤其是贵金属为材质的货币形式。
一般而言,担任货币的物体,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被普遍接受,二是价值稳定,三是便于携带,四是具有耐久性,五是价值统一和可分。金、银等主要金属都具备了这些条件和特征,与实物货币相比,金属货币可以人为制造,更容易控制和评估质量,并且可以实现货币单位的分割。因此,马克思曾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句话体现了同其他实物货币相比,金属货币更能有效发挥货币的性能。金属货币经历了由称重货币向铸币演变的过程。
1.称重货币
金属材料充当货币流通的初期,是以金属条块流通的,这带来诸多不变,因为每笔交易都需要称重、鉴定成色,还需要按交易额的大小对金属块进行分割。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一些富裕、有民望的商人在货币金属上打上自己的印记,标明重量和成色,以便于流通。虽然随着交易过程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自然磨损和人为磨损,但这种磨损却并不妨碍人们接受它。于是国家便开始有意识地制造与面值不相符的铸币。
2.铸币
铸币是指由国家铸造,打上印记表明其重量和面值的金属货币。最初的铸币形状多样,后来逐步过渡到圆形,因为圆形不易磨损且便于携带。
虽然贵金属货币具有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便于携带等优点,但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金属货币逐渐暴露出其不足:一是由于流通造成的磨损和人为削刮使铸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经常背离;二是世界范围内贵金属的数量有限,很难满足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三是金属货币流通费用较高,无法适应大宗交易的需要。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扩张,贵金属货币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出现了各种代用货币。
二、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指以信用作为保证、以国家权力作为后盾,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低于货币面值,其作为一种信用凭证,完全依靠政府信用和银行信用在流通领域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信用货币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的货币形态。
信用货币的存在形式多样,主要分为通货货币和存款货币两大类。通货是由国家货币当局发行的信用货币,是一国金融体系中流通现金的来源,具有最高的流动性,其基本形态为不兑现纸币。存款货币是商业银行体系以部分准备金为基础进行资产扩张形成的货币,这部分货币由商业银行存款账户进行管理,体现为银行向货币拥有者发放的支票和存折。具体而言,现实中的信用货币包括有实际形式的纸币和支票、基于电子载体的电子货币。
(一)纸币
纸币是指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以纸张为币材印制,具有一定的形状和面值。纸币经历了从兑现纸币向不兑现纸币的发展过程。
1.兑现纸币
兑现纸币主要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纸质货币。兑现纸币又称代用货币,其代表的是金属货币。因此,纸币在市面上流通需要有十足的金银准备,持有者可以凭兑现纸币自由向发行机构兑现金银。
代用货币代表金属货币在市场流通,与金属货币相比具有避免磨损、携带方便等优点。由于其具有十足的金银准备,可以保证随时兑现,因此具有较好稳定性。但是,对交易者来讲,其关心的不是流通手段本身的价值有无和价值量的大小,而是能否起到交换媒介的作用,因此兑现纸币逐渐被不兑现纸币替代。
2.不兑现纸币
不兑现纸币是兑现纸币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的货币形式。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爆发,世界主要国家放弃了金本位和银本位,其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现。
不兑现纸币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仅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不兑现纸币还包括辅币,即以贱金属铸造的劣金属铸币,其本身包含的金属价值低于其货币价值。世界各国的铸币权都由政府独占。
不兑现纸币在带来方便、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又由于其购买力水平的波动受到批评。纸币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防伪和保管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现代银行体系的发展,支票和电子货币逐渐弥补了纸币的不足。
(二)支票
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客户向银行签发的无条件支付命令书。支票本身只是一种票据,活期存款才是真正的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因此这种可签发支票的存款通常又称为支票货币或存款货币。
与纸币不一样的是,支票没有政府作为担保,它是在银行信用的基础上产生的。支票的付款人是银行,比商业票据有更强的信用保证,因此流通范围比较广泛。当支票被存款人用来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它只是作为一种普通的信用凭证发挥作用;但当支票被存款人用来向第三者履行支付义务时,其性质发生了变化,从一般的信用凭证变成了信用流通工具,代替货币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支票在使用中表现出几个优点:一是便携性,支票使人们无须携带大量通货便可以从事交易;二是便捷性,支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三是运送便利,在支票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非现金结算,即转账结算,不但可以减少因使用现金而遭受损失的风险,而且也减少了支付制度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的效率;四是流通性,支票收讫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通。
(三)电子货币
随着电子科技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为金融业的业务扩张提供了新的电子化技术手段,催生了电子货币。但电子货币出现的历史较短,其概念并不统一。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电子货币是指“储值”或“预付”类电子支付工具,其中存放着消费者可以使用的资金或币值,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电子设备以及在互联网上执行支付功能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所谓“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中用来支付的价值,这种介质又被称为“电子钱包”,当其储存的价值被使用后,可以通过特定电子设备向其储存价值。所谓“预付”,是指存在特定软件或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以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称为“数字现金”。
1.电子货币的类型
(1)储值卡型电子货币。储值卡型电子货币简称储值卡,一般以磁卡或集成电路卡(IC卡)形式出现,其发行主体有商业银行、电信部门、商业零售企业、政府机关、学校等。发行主体在预收客户资金后,发行等值储值卡,使储值卡成为独立于银行存款之外的新型“存款账户”。储值卡在消费时以扣减方式支付费用,也就相当于存款账户支付货币。
(2)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简称信用卡,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等发行主体发行的贷记卡或准贷记卡。用户可以在发行主体规定的信用额度内贷款消费,之后在规定时间还款。信用卡的普及使用可以扩大消费信贷,影响货币供给量。
(3)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主要有借记卡、电子支票等,用于对银行存款以电子化方式支取现金、转账结算、划拨资金。该类电子化支付方法的普及使用能减少消费者往返于银行的费用,致使现金需求余额减少,并可以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
(4)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互联网网络环境使用的且将代表货币价值的二进制数据保存在微机终端硬盘内的电子现金;另一种是将货币价值保存在IC卡内并可以脱离银行支付系统流通的电子钱包。该类电子货币具备现金的匿名性、可用于个人间支付、可多次转手等特性,是以代替实体现金为目的而开发的。该类电子货币的扩大使用,能影响通货的发行机制,减少中央银行的铸币税收入,缩减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等。
2.电子货币的特征
(1)发行主体多元化。商业银行、电信公司、大型商户和各类俱乐部等都可以成为发行主体,其数量规模基本由市场决定。
(2)货币形态的无纸化。电子货币是一种电子符号或电子指令,不再以实物、贵金属或纸币的形式出现,其存在形式随处理的媒体(磁盘、电磁波或光波、电脉冲)而不断变化。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借记卡、贷记卡、磁卡和智能卡等为媒体。
(3)技术先进。电子货币采用先进的密码技术、生物统计识别装置、智能卡技术等,并且进行多层加密,提供支付过程的全部安全保障,克服了纸币易伪造、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会面临安全问题的缺陷。
(4)货币流通的国际化和网络化。电子货币打破了传统货币在流通上的区域界限。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电子货币逐渐成为未来货币的主要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