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是青年走向社会前的最后课堂,是大学生积累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高尚品格成就更好自己的重要时期。社会变革迅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些都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新挑战。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言,心理健康是重要的保障。那么,当代大学生如何发展自己,做到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呢?在本书的第一章,我们将从心理健康的视角来介绍大学生的发展。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定义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22个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几种状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包含许多明确、具体的情绪情感与行为指标,但我们也应注意心理状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主要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开发潜能为目标,使人能在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积极有效地服务社会;狭义的心理健康则以预防心理障碍或问题行为为主要目的。
2.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提升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社会稳定和人际和谐、提升公众幸福感的关键,是培养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
心理健康影响生理健康。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人的生理疾病常常与心理问题互相影响,长期患有身体疾病可能会引发心理问题,同样心理问题长期积压也会引发躯体疾病。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悲伤或愤怒等情绪之中,又无法及时调整,那势必影响身体健康。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助于保持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也是学业成功的重要保障。相较于中学,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加自主,需要大学生自行安排时间。健康的心理可以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现实,做出长远的规划,并在遇到挫折时迅速有效地调整认知和情绪,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问题。比如,健康的自尊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当人们接收到消极负面的反馈时,如被人拒绝或被人责备,自尊心偏低的人会感觉十分羞愧、耻辱,他们也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如果人具有健康的自尊心,受到拒绝或责备时,虽然也会感觉失望或沮丧,但其反应来源于这个情境,不会过度,也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因此,心理更健康的同学,在大学阶段会更加客观地进行归因。例如,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有较多方面的原因,而不仅仅是“自己无用”“太笨”等原因。
3.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并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可以被具体和精准地测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大学生特有的年龄阶段和角色特征,决定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具有普遍特征又具有独特性。概括起来,大学生要拥有心理健康状态,须符合以下七个标准:
(1)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从各方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同时也能接受自己的优缺点,并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有较为合理的、满意的期待和规划,不会对自己有过于严苛和不恰当的要求。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对自己力所不能及之处也能安然接受,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
(2)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个体正常的心理需要,也是大学生融入集体、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之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其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在与人交往中,个体应尊重他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差别,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应对生活中的人际冲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非指从来没有矛盾,也不是表面的客气,而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不以自我为中心,也不讨好他人,自然、真实又平和地回应。
(3)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指个体与现实生活和谐相处的能力。大学生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能较清晰正确地认识环境,能够主动和外界保持良好接触,能接受和适应现实环境。但面对不理想的环境时,大学生同样能够积极应对,及时调整自己的需要和期望,让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各种环境中都能获得成长和发展。
(4)具有顽强的意志。
顽强的意志指个体在自觉、坚持、果断、自制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能够正确地对待学习、恋爱、就业、生活及家庭等各方面出现的困难,能够积极应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境,并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境。
(5)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大学生大多处于青年期,情绪情感体验丰富深刻,波动较大。大学生应当能够较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表现为情绪既能适当宣泄又能合理克制,情绪的表达既符合自身的需要又符合社会需要,能够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情绪稳定且积极乐观。
(6)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人格结构包括性格、能力、动机、需要等多方面,大学生应当在大学阶段对自己各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健康人格具有以下能力:第一,具有自我扩展的能力,能够将自我的感觉扩展到自我周围的人和活动上;第二,能与他人建立温暖的相互关系;第三,情绪安定,能自我接纳,有较高的挫折耐受力;第四,具有实际的现实知觉;第五,对自身具有客观的了解;第六,具有统一整合的人生观。健康成熟的人会“深刻领悟生活的目的”,具有清晰的自我意向和行为准则,具有统一的生活哲学,指导人格朝向将来的目标。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人的心理发展和年龄密切相关,年龄阶段不同心理行为特征也不同,所以心理行为特征只有与特定的年龄段相符合才能相得益彰。中国文化中有“少年老成”一说,指年纪小的人成熟稳重,显得像阅历深的长者。现在也指年轻人缺乏朝气。大学阶段,大学生正值青春蓬勃阶段,大学生在外形、衣着和气质上显得青春洋溢,乃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普遍处于18~22岁的年龄阶段,按照发展心理学的年龄阶段划分,18~35岁属于成年早期,大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提到:“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这种青春天性赋予青年活力、激情、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同时,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基本稳定,但由于一直身处校园,他们的发展特点已经承担各种社会责任的成年个体有很大不同。
1.大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生理及其功能越发成熟,应深入思考自己的未来追求和社会角色;同时,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也能使其有意识进行独立判断,思考人生价值,并做出自己认为合理的选择。大学时代是自我概念发展最快的时期,通过和他人的交往、比较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大学生不断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认识自己的潜能和局限,以此来完善自我认识。绝大部分新生缺乏对自我的全面思考与规划,他们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处于盲目和不了解的状态。但是来了大学后,有了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随着对专业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未来进行职业规划,大学生自身的全面规划在逐渐改善。
在社会问题认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开始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会从各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不再像以前那样简单和绝对化了。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与高中时期太不一样了,他们需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并调整学习方法,也会有更广阔的眼界和认识。但也有大学生的思维仍停留于事物“非黑即白”的看法上,或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判断模棱两可,不知道怎样反应才是正确的,这就容易造成认知困惑和行为不适。
2.大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
大学生的情绪相较于儿童和青春期少年,更加丰富和细腻,同时不那么直白和外露,具有复杂性、掩饰性和内隐性。大学生因为生活阅历较少,生活人际环境较单纯,生理发育成熟且向往爱情,相比于更成熟的成年人来说,又具有冲动性、波动性和两极性。大学生情结情感特点主要有以下内容:
(1)复杂性和冲动性。大学生在情绪体验上,有着丰富、强烈而又复杂的情绪世界,情绪体验往往较为迅速而强烈。心理学家常用“急风暴雨”来比喻这种激情性的情绪特征。大学生有较强的群体认同感,喜欢模仿,易受暗示,容易受当时情境气氛的感染、鼓动,容易表现出比个人时更大胆的举止。
(2)波动性和两极性。大学生的情绪年龄正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的阶段,在情绪状态上表现为两种情绪并存的特点。一方面,相对于中学阶段,大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和成熟。而另一方面,与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的情绪带有明显的起伏波动性,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大学生的情绪有时会表现为大起大落、大喜大怒。
(3)内隐性与掩饰性。大学生的情绪表现,虽然有时也会喜怒形于色,但不像少年时期那样坦率直露。不少大学生常会将自己的情绪隐藏。能够隐藏自己的情绪反应,表示大学生已经发展出较成熟的情绪调节能力,也会根据外在环境来决定自己是否表现情绪。
(4)阶段性。大学四年,不同年级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大学生的主要情绪也会在各个年级有阶段性区别。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在上大学以前,很多学生的生活是被家长和老师安排好的,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不多,人际关系的范围也局限于同班同学。进入大学后,每个大学生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进行更多的自主安排,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进行相处,自己还要去面对和处理一些事情,和更广泛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无论是个体性的人际交往,还是群体性的人际交往,均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群体规范与活动方式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一些典型特点。
(1)交往意识的迫切性。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在追求人际关系的个体性交往中,表现出强烈的迫切性。迫切性表现为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强烈,渴望与人交往。大学生在初入大学的新鲜感淡化之后,失落感和孤独感就会愈加明显,这个时候他们非常希望得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体贴、信任和理解,尤其渴望得到室友和同班同学的友情。
(2)交往对象、内容的开放性。大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为了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持有积极的心态,主动勇敢地与他人进行交往。首先,这表现在受到社会的发展和来自多方面相关因素的影响后,大学生对于与异性交往的看法会比高中阶段更为开放;其次,大学生的交往范围较宽,校际之间的交往也很频繁,与陌生人的交往也更加落落大方。
(3)交往方式的多样性。现代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为当代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了先进的信息传递手段,为大学生在传统的交往方式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开辟了超时空的广阔天地,大部分的学生不再抱有狭隘的交友观念,转而追求建立更加广泛、多样的人际关系。
4.大学生行为表现的特点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将面临一些从未遇到过的困难,以前有父母的照顾、老师的监督,而今一切要自己解决。因此,良好的生活适应是这个时期个体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部分同学在高中甚至初中就在校居住,生活自理能力较强,行为上较为独立;然而也有部分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当离开父母后自己处理事情时,一切都要从头学起。部分学生刚进入大学时会经历适应过程,要适应当地的饮食和气候,要融入集体生活,要独立地照顾自己,要学习不同的内容和方式。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地面对,从而适应大学生活,但也有同学消极面对或回避困难,导致更多的适应性问题。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较好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平衡好学习和学生工作。对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同学,由于缺乏家长和老师的监督,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同学会遇到不少问题,有的同学进入大学后就彻底松懈,因此耽误了学习。“拖延症”也是很多同学面临的阻碍发展的问题之一。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还表现在不能合理安排生活所需,月开支较大,购物随意不够理性等情况。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理、遗传等因素,生活事件、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学习经历等情景性外部刺激,以及逐渐形成的人格、自我、观念等内部因素,总之是个体、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各方面交互作用的结果。
1.遗传和生理因素
心理的发展有其生物基础,如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将影响心理。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也受基因的影响,其发病原因和遗传相关。这一点提示我们,不能单纯地从个体或外部的原因来看待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社会舆论中某些不恰当的归因,“因为童年阴影才导致抑郁症”。事实上,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的。
生理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尤其是较严重的身体疾病,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导致心理疾病。长期的神经性头痛、胃病及其他慢性疾病也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肢体上的残疾对心理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会给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困难,加上这些大学生会经常遭遇挫折、取笑和不恰当的怜悯,易产生自卑感,易贬低自己,丧失信心。
2.个性因素
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心理健康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个时期,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着光环效应,大多数大学生没经历过大的挫折,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往往会偏高。在实际生活中,周围人的一些看法和评价与他们的自我认识不一致时,就易有负面情绪出现,造成心理失衡。
性格优势是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具有性格优势的学生与周围环境融合较好,善于恰当处理自身与外在环境的不一致所产生的问题,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热情地投入生活学习中,不会把应激性事件扩大化、灾难化,而是积极地解决困难,表现出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因而心理症状也较少,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
有研究表明,具有人际关系性格优势的人的焦虑情绪和生理反应水平较低。具有此种性格优势的群体在面对应激性事件时会将其视作一种挑战,关注的点是解决问题,注意力集中于如何掌控局势和解决问题上,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接受和完成任务,会主动设法去管理困难解决困难,而不是感到畏惧;具有该优势的个体面对困难的挑战时,善于发现其乐趣和其积极的意义。这些个性特点会保护个体免受情绪和机体不适的困扰。
3.挫折性事件
挫折性事件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主要根源。相关研究表明,挫折性事件对个体的影响越大,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挫折性事件会对个体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力,如果个体不能正确面对,会影响其自信心与意志,甚至导致其认知出现偏差,诱发逆反心理甚至报复心理和行为。
然而,心理学家发现,有一些个体就算经历了大量的挫折或十分极端的挫折,也依然保持着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通过对这些个体进行研究,发现他们有一种心理品质,叫复原力。复原力指一种能够从逆境、不确定、失败以及某些无法抗拒的灾难中自救、恢复甚至提升自身的能力。因此,作为大学生,需要以更加坚韧和积极的眼光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不断增强复原力。
4.家庭因素
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职业、家庭关系和氛围,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来讲,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可能会导致学生情感缺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但这也不是必然的结果。相对于家庭结构来说,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同样关键。
父母教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类型:民主型,即父母对待孩子热情有爱,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意见;专制型,即父母不考虑子女的要求,要求孩子言听计从;溺爱型,即父母任由子女为所欲为。研究表明,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心理水平。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想法和意见充分理解,给予其关心和温暖,则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但如果父母对学生诸事有过多干涉,并经常拒绝或否定学生,则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家庭氛围和谐与否影响大学生心理和人格是否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氛围的和睦,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更有助于他们从容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父母间若相互敌视、经常吵架,会使学生产生恐惧、焦虑、缺少安全感等消极心理品质,若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5.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包括那些造成实际的和潜在的、不利的和有利的环境影响的要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尤其对于大学生这种明辨是非能力较差的群体而言更是如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学校各项设施的建设、学校教师的自身素质、学校整体的学风和校风、学校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以及文化环境的构建等因素对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环境中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例如,社交渠道有助于拓展人际圈;网络中信息量巨大,丰富了学习方式和内容;网络提供很多的平台,大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但我们也会发现网络有许多不良影响。例如,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较难分辨;大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不仅会危害其心理健康也会在现实方面造成影响。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网恋等也会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1.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健康的因素总结如下:健康=生活方式(60%)+遗传因素(15%)+社会因素(10%)+医疗因素(8%)+气候因素(7%)。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为青年期的大学生,为了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需要养成规律作息、定期运动的习惯。体育运动除了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使人产生一种非常美妙的情感体验,即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大学生通过运动获得激励,可以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添生活情趣。研究表明,体测成绩优良的大学生的性格也相对外向,情绪较稳定,具有较好的心理状态和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
健康积极的心态是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是相对而言的,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与挫折,抱着积极心态的个体,更容易从积极的一面去思考,积极采取行动,努力面对。健康积极的心态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拥有这种心态的个人享受生活中的一切过程。
生活中免不了挫折和不顺遂,但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来应对,个体就会更加平和,事情也更容易有转机。
健康积极的心态,个体可以通过刻意的训练而不断培育,方法如下: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当你尝试这么去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心态更阳光,会拥有更多的正能量。第二,懂得放弃,不再纠结已经放弃了的选择,不让自己陷入后悔的情绪旋涡。第三,宽容谅解,更好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原谅他人的无意过错,也让自己少些烦恼和抱怨。第四,学会放下,放下阻碍和他人交往的隔阂,放下影响自己前行的包袱,用宽容和博爱的心胸“轻装上路”。
3.主动协调与环境的关系
适应是一个人调整自身,使其个人需要在与环境互动中得到满足的过程,适应也是自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良好生存状态。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可分为消极适应和积极适应。消极适应过程是个体认同并顺应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的过程,它压抑了自身的积极因素及潜能,未能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有的同学不喜欢所在学校或所在专业,就消极应对学习、回避人际交往、埋怨父母、自怨自艾,而不是努力改变现状。积极的适应是指个体在客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不适应,从而使自身得到发展。
每个人都存在着潜能,环境只是发展的条件。任何环境都存在着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因素和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消极因素,如果个体能正确分析自身的特点和环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获得积极适应,自我得到发展。比如,有的同学家里条件较差,进入大学后申请勤工助学,或者在校外兼职工作,吃苦耐劳,积极肯干,不仅帮助自己改善生活条件,在工作过程中也锻炼了能力,收获了经验,甚至发现了商机,毕业后他们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很有优势。
4.建立人际支持网络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情绪与人际关系的好坏有着密切联系,人际关系通常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身心状况。人际关系不仅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支撑因素,有心理问题的人通常都缺少社会支持网络。当一个人感到难过悲伤、抑郁焦虑时,有亲人的安慰、朋友的关怀,他会感到慰藉和力量,从而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办法;相反,如果没有他人帮助和支持,甚至受到他人嘲讽贬低,他的情绪会更加糟糕,会更加贬低自我,坠入失望的深渊。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同学们每天都要和许多人交际交流。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人,通过他人也可以不断了解自我,就像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所说:“你认识你的面孔,因为你经常从镜子里看到它。现在有一面镜子,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这面镜子就是关系的镜子。”我们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帮助,这让我们可以克服困难,与他人交往让我们不孤单,生活更幸福。
链接:两个动物实验表明心理健康的意义
心理学的发展与心理实验的进展息息相关。以下的几个经典实验,有效地表明了心理健康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大白鼠求生实验
预实验:将一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会拼命地挣扎求生,而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
正式实验: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一只大白鼠,在它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一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若干天后,再将这只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结果真的令人吃惊:这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是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的3倍。
第一只大白鼠,因为没有逃生的经验,它只能凭自己本来的体力挣扎求生;而有过逃生经验的大白鼠却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它相信在某一个时候,会出现一个救生的跳板。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积极的心态。
习得性无助的实验
实验人员把狗放在矮板隔开的室内,一边有电击一边没有,狗只要跳过板墙就可以回避电击。之后,实验人员把狗固定在地板上进行反复电击。最后,实验人员给狗松绑再电击。实验表明,这些狗都趴在地上忍受电击,不进行反抗,也不逃走。
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小白鼠渡过难关,最后存活下来,而消极的心态会让实验中的狗消极应对。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心理健康的意义不仅仅是帮助我们活着,更帮助我们满怀希望幸福地生活。总体来讲,健康的心理帮助我们获得幸福快乐、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人生价值;相反,不健康的心理将会成为我们成长发展过程中极大的阻碍。
小结:
心理健康的定义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有利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是学业成功的重要保障。大学生要拥有心理健康状态,须符合七个标准: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顽强的意志,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大学生在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都有自身的发展特点,需要遵循发展规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理、遗传等因素,生活事件、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学习经历等情景性外部刺激,以及逐渐形成的人格、自我、观念等内部因素,总之是个体、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各方面交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要培育健康心理,需要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主动协调与环境的关系,建立人际支持网络。
思考题:
1.进入大学,你的观念和人际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对照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