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声忍语:日治时期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家境貧困,無緣攻讀大學

我的祖母於1944年去世。父親比我年長25歲,是祖父第四房的獨子。父親年幼時從家鄉來香港讀書,隨後定居香港。他在皇仁書院讀書,(1)由於受過英語教育,畢業後便在剛創辦的《華僑日報》做記者,直到1975年去世為止。

打仗前我住在灣仔,也曾住過銅鑼灣的利園山道、禮頓道和勿地臣街,後來在香港仔住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我小時候在中區摩羅廟附近的小學讀書,那是一所政府津貼小學。以前讀書的班級是反過來計的,我從第八班開始讀,然後升上第七班、第六班。讀到第四、五班就轉到灣仔公立學校讀書,校舍就在現在的灣仔街市對面。1930年,我升讀皇仁書院,皇仁書院的班級分為第三班、第二班和第一班。升到第一班便要參加大學入學考試,及格就可以升讀大學。因家境貧困,我只在皇仁書院讀了兩年書。1932年,我考入政府做文員後,仍繼續自修。後來考得大學入學資格的成績,每月的工資馬上由45五元增加到75元。75元在那時候來說,已經是很多的錢,但我卻始終不夠錢入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