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香港写照1945-196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張朝敦序

二戰後的香港,無論經濟或人口都經歷飛躍式的增長。在短短二十多年間,香港迅速工業化。香港當時的成功,有賴於人才和資金的不斷流入,亦有賴於具長遠目光的政策。當時許多影響深遠的政策,包括房屋、交通佈局、政制改革等,至今仍然和我們息息相關。細心解構這些政策的時代背景,可以幫助我們窺探當時殖民地政府的管治思維,用於今天的香港,不無裨益。

四五十年代,因着國共內戰,大量人口湧入本港。面對數以十萬計的新增人口,本地的房屋根本不能承受,新來移民只能在山邊搭建木屋。這些寮屋覇佔官地,而且建築物料不防火,住屋密度亦太高。港府遂興建符合安全規定的徙置屋,但徙置屋租金貴,數目少,一般家庭未能承擔。如果港府當時採取一刀切的態度取締非法房屋,將會有很多家庭在別無選擇下而流落街頭。所以當時政府採取了默許的態度,登記非法住屋,等待安置。

房屋政策彷彿在哪個時代都是主調,當下的香港亦然。公屋輪候時間長,而低收入家庭根本不能負擔正常住屋租金,導致劏房需求殷切。政府取締非法劏房之時,可否亦參考當年默許的態度,對一些沒有即時安全隱患的劏房採取較為寬鬆的處理手法?歷史是一個很好的參照,殖民地政府在五六十年代大量興建公營房屋後,才大力取締積壓的寮屋問題。

香港的戰後歷史,讀者或者已經耳熟能詳,或者只是略知一二。在資訊發達的今天,網上可以找到不少當時的資料。所以我認為,好的歷史書不單在於資料的詳盡,更在於能否將一片片的歷史串聯,形成一個視野。《戰後香港寫照1945-1967》很有架構地將戰後的歷史串聯,令讀者了解不同歷史片段背後相通的政策思維,這就是視野。有了視野,就可以放諸不同的時代,就可以借古鑑今。

張朝敦

丙申年夏

(城西關注組成員,香港大學精神病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