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花:香港原生植物手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見過的香港鳳仙都長在終年潮濕的溪流旁邊,在充滿蕨類及苔蘚植物的林蔭下怡然開花,花色耀眼,姿態栩栩生動,如躍動的花仙子。

這位仙子於一九二七年在大埔首次被發現,並於一九七九年發表為新種。正如香港巴豆,香港鳳仙暫時僅於香港有紀錄,對於研究本港乃至中國植物區系均有重要的科學價值。遂被列為「瀕危」(EN),即屬極需保護的品種。

香港鳳仙屬多年生草本,高約六十厘米,全株無毛,莖直立。葉呈螺旋狀排列,橢圓形,邊緣具極淺圓齒。花是淡黃色的,具有紅色或淡紅紫色斑點。花朵外形與別不同,花萼下是獨特的囊狀構造,如春天的搖籃。蒴果棒狀,成熟後,對外界的觸摸非常敏感,碰下去隨時一觸即爆!彈射到幾米之外。鳳仙拉丁屬名Impatiens(意即:沒耐性的),把果實特性形容得活靈活現;有趣的是,中國清朝汪灝編的《廣群芳譜》亦不約而同地描述鳳仙「果實生青熟黃,觸之即自裂,故又有急性子之名。」

自宋代開始,閨閣兒女便懂得利用鳳仙花為指甲添色。她們將紅色品種的鳳仙花搗碎,加入明礬伴勻,再以小絲巾或紗布浸透後,塗抹束於指甲上;一晚後,褪去紗布,指甲上的胭脂色,數月不褪,紅艷如新。如此親切的花朵當然也是詩中常見題材;南宋楊萬里寫《金鳳花》:「細看金鳳小花叢,費盡司花染作工。雪色白邊袍色紫,更饒深淺四般紅。」描述古人利用鳳仙花作染料,漂染出深淺圖案不同的衣裳。

喜歡鳳仙的原因還有私人情意結。它淡黃的花色,像極小時候我最愛吃的、一種叫「鳳仙」的雪條。鳳仙雪條的結構有三層:最外層是淡黃色的香蕉味朱古力脆皮,把脆皮咬去,中層是雲呢拿雪糕,最內層是香甜的芒果味冰冰;一層層慢慢吃下去,滋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