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一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9章 天人之作

刘健评论着:“李冰凿宝瓶口,充分显示了他的智慧。”

因“崖峻阻险,不可穿凿,李冰乃积薪烧之”,劈开玉垒山,凿成宝瓶口。一条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口子,形如瓶颈。

宝瓶口不仅是进水口,而且以其狭窄的通道形成一道自动节水的水门,对内江灌溉渠系起保护作用。

被分开的玉垒山的末端,状如大石堆,后人称做“离堆”。

在江心构筑分水堰,把江水分做两支,逼使其中一支流进宝瓶口。

宝瓶口,十分坚固,经历岷江激流二千三百年多年的冲击,依然如故,有效地控制了岷江之水。

李冰“又开二渠,一渠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称为外江,一渠由永康过郫入成都,称为内江”。

这两条主渠,沟通成都平原上零星分布的农田灌溉渠,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道网,灌溉十几个县,灌溉面积达三百多万亩。

华苗芮:“太精湛了,如此奇思妙想,真似天人之作。”

李游:“我们就住在渠道网的末端,是最受其益的。”

飞沙堰用竹笼装卵石堆筑,堰顶做到适宜的高度,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

后世在飞沙堰外部砌上水泥。

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以保障内江灌区免遭水淹。同时,由于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冲走了,在宝瓶口前后沉积的泥沙。

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春耕季节,内江水量大约占六成,外江水量大约占四成。洪水季节,内江超过灌溉所需的水量,由飞沙堰自行溢出。

华苗芮:我只能想到“匠心独具、巧夺天工”这几个字。

曹芝兰:+1

李游:+1

万强:+1

刘健:+1

同学们纷纷在后面跟+1。

从此,蜀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恣意咆哮的水流,经过都江堰,变成了涓涓细流,滋润着成都平原。

李冰还作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岁修时候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岁修的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

“深淘滩”,是说淘挖淤积在江底的泥沙要深些,以免内江水量过小,不敷灌溉用;“低作堰”,是说飞沙堰堰顶不可修筑太高,以免洪水季节泄洪不畅,危害成都平原。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历害的,就是岁修。

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教会了老百姓岁修的方法,将灌区水利工程维护的技术要领,刻在碑石上,世代传承。

从此,岁修这件事,人们一做,就坚持了二千三百多年,年年如此,未曾断过。这才是都江堰至今仍能运输、灌溉、分洪的奥妙。

李冰以其英灵领导着,一直领导着,两千三百多年来的蜀人,呵护着都江堰。这才是李冰最伟大之处。

试想一件事,坚持做二千三百多年,而且还将继续坚持下去,这是什么概念啊!

正如愚公所说:“子子孙孙无穷无尽。”

后世在都江堰渠首建二王庙,纪念李冰父子的治水伟业。

现代的都江堰灌区老百姓,视李冰为神灵。

每年的清明时节,岁修完工后,举办盛大的放水节,在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

万强:“如此看来,我们都受了李冰父子的恩惠啊。”

华苗芮:“很庆幸,在二千三百多年前,李冰来到了我们所居住的这一块土地上。”

刘健:“蜀王开通金牛道,是祸呢?还是福呢?”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谈到激动处,大家都感慨良久。

曹芝兰:“班长,疫情之后,我们来一个相约都江堰的活动吧。”

李游:“我们一起再去参观都江堰,一起去祭祀李冰父子。”

华苗芮:“我们一起去。”

同学们定下了都江堰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