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拜访孔子
第二天一早,李游起来,父亲在跑步机上跑步,母亲在练瑜伽。
楼下,有人在小区里跑步。
这段时间,各个群里、朋友圈里,人们晒着各自阅读的书籍。
待在家里的日子里,人们更注意锻炼和学习,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读书。读书已经蔚然成风,成为一种时尚。
李游来到母亲旁边,先做热身运动,然后开始做无氧训练。
父亲跑完,冲洗后,去上班了。母女二人接着跑。
早餐后,收拾屋子的时候,母亲说:“游子,你好像瘦了。”
李游站到称上一称,”没有啊,还是九十二斤。”
站在镜子前,李游觉得自己好像是瘦了。不是瘦了,是肌肉长结实了。
今天坐在书桌前,李游翻开《孔子传》,走近孔子。
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在新的封建制,逐渐取代陈旧的奴隶制的社会大变动时期。
孔子自我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从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持之以恒,一直坚持到古稀之年,还因为看书的次数太多,太频繁而“韦编三绝”。
制定好一个目标,用一生去奋斗,孔子站上了人生的顶峰,站上了历史的顶峰,站上了世界的顶峰,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学习的时候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酷爱读书,曾经发出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只有贵族子弟们才享有的入学受教育权利,经过私人讲学之风,将教育引向平民百姓的子弟,将知识注入广大的平民子弟脑中。
有人评论“孔子兴办私学的成功创举,既是他本人伟大人生的最得意之处,更留给后世一笔弥足珍贵的丰富的精神遗产。”
现代教育,由孔子开始,至今经历了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
六经——《诗经》《尚书》《周礼》《周易》《乐经》《春秋》,因孔子编订,而变成了中国以后两千年来的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人之一,有人说他读完了当时所有的书。
孔子讲:“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这是博学者的自信,也是勤奋者的自信,只要资料充足,我就能证明它。
孔子也曾经自信地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以“温良恭俭让”为人之美德的孔子,非常认可自己的学习。
通过《孔子传》,叩开历史的门扉,去历史的星空下拜访孔子。
孔子对上古三代——夏商周的历史与文化作了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得出了“中华文明损益沿革至周而灿然大备”的结论。
这项研究总结工作的深远意义:自此中华民族对自身的历史与文明统系具备了一种充分自觉的意识。这是一个民族形态成熟的最为重要的标志。
这是中华民族的根。
孔子,一个让人崇敬的名字,一个具有许多优秀品格的人。“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他的修养已经炉火纯青、出神入华、恰到好处。
今天的拜访,让李游惊喜,也有遗憾。
惊喜的是收获颇丰,孔子“好学、私人讲学、编订《六经》、为中华民族寻根”这些壮举,让人仰视;而“温良恭俭让”,让人敬佩。
遗憾的是时间太短,想向圣人请教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面对疫情,孔子会做些什么事?在纷繁的电子时代,孔子会如何选择?在众多的现代书籍中,孔子能读完所有书籍吗?有什么方法?
李游真想到四维的空间去,走过历史的线,到二千五百年前的那个点,拜访孔子,释去心中的疑问,相信孔子一定有非常高明的答案。